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汇纳百川 > 第49章 罡尽则气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晨的演武场空荡荡的,只有王耀阳的身影在晨光里起落。

他握着那柄凡铁剑,一遍遍演练《白莲剑典》的招式。剑风扫过青石板,带起细碎的尘土,却不再是往日的刚猛,多了几分沉凝。“一气沉丹田”时,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股新凝聚的气在经脉里流转,比之前的剑罡更内敛,却更坚韧;“二意凝指尖”时,指尖的锐意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像藏在鞘里的锋芒。

一三五练剑,这是他给自己定的规矩。没有弟子围观,没有林松的叫好,只有剑与风的声音,反倒让他更能沉下心。他不再执着于“剑罡之后的路”,只想着把每一个招式练到极致——挥剑的角度再准一分,气流转的速度再稳一分,握剑的力道再匀一分。

“原来踏实练剑,比瞎琢磨更管用。”他收剑而立,额角的汗滴落在剑身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二四六的时辰,他会去后山。带着《观山看海篇》,找块背风的石头坐下,一看就是大半天。

春日的溪流涨了水,冲刷着岸边的岩石,在石缝里冲出深浅不一的凹槽。王耀阳看着水流的轨迹,忽然看懂了——这是最天然的“分流阵”,靠着地势的高低,把一股水分成无数股,既不冲撞,又能滋养岸边的草木。他拿出纸笔,把石缝的位置、水流的角度一一画下来,旁边批注:“柔能克刚,分流即卸力。”

夏日的雷雨过后,山壁上的藤蔓沿着岩石攀爬,竟在崖顶织成一张绿色的网。雨滴落在网上,顺着藤蔓的纹路往下淌,刚好避开崖下的一株珍稀药草。“这是‘引雨阵’的雏形。”他摸着藤蔓的走向,心里豁然开朗,“阵法未必需要灵石,草木本身的生长轨迹,就是最好的阵纹。”

日子在练剑与观山中悄悄溜走。林松偶尔会托人送来新画的地图,上面标着他发现的奇山异水;周奇隔三差五塞来些新炼的药膏,说是“练剑磕着碰着能用”;苏长老则会在他常去的石头上留下新的阵图残片,等着他去发现。

没人来阵道坊时,他就把那些从自然里悟到的阵法画下来,配上机关术的注解,攒成一本新册子,取名《自然阵解》。册子的第一页,他写下:“天地即阵,万物即纹,凡根亦能悟之。”

这天练剑时,他忽然觉得丹田处的气团猛地一涨,顺着经脉涌向剑峰。他下意识挥剑,没有耀眼的光芒,却听得“嗤”的一声,身前的青石竟被无形的气劲劈开一道细纹——不是剑罡,却比剑罡更凝练,更内敛。

王耀阳愣住了。他低头看着凡铁剑,忽然明白苏长老说的“罡尽则气生”是什么意思。这股气,不是灵气,是他日复一日练剑、观山、琢磨阵法攒下的“势”,是属于凡根的“力”。

夕阳西下时,他提着剑往回走,路过阵道坊,见门口堆着几个竹筐,里面是弟子们送来的新竹片,上面还贴着小纸条:“王执事,这是新砍的楠竹,做机关鸟最结实!”“弟子画了张溪流阵图,您帮看看对不对?”

王耀阳笑了。原来大家不是不来了,是知道他在“沉淀”,悄悄把关心藏在了竹片和纸条里。

他走进空荡荡的阵道坊,点燃油灯,翻开《自然阵解》,在新的一页画下今天劈开的青石纹路。灯光下,他的影子投在墙上,握着笔的手沉稳有力,再没有半分当初的局促。

安静的日子,原来不是冷清,是让心沉淀下来的机会。就像后山的溪流,只有在无人打扰时,才能慢慢冲刷出属于自己的河道。

王耀阳放下笔,望着窗外的月光。他知道,这样的安静不会太久,新的挑战总会来,但他已经不怕了。

因为他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练剑时聚气,观山时悟阵,不慌不忙,一步一步,把凡根的路,走成自己的道。

油灯的光晕里,《自然阵解》的纸页轻轻翻动,像在应和着他此刻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