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捡漏漏啦!舅舅快开门收国宝 > 第193章 坏人又在做坏事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谭知知的小眉头拧成个疙瘩:“那个文物大体长什么样?”

宋俊涛挠了挠后脑勺,军绿色的书包带滑到胳膊肘:“我爷爷说看着像块玉,雕着只小刺猬。送礼的人没留名字,就放在我家院门口的石桌上,用红布包着。”

“红布包的?”谭知知眼睛突然亮了,想起以前无聊的时候陈老师讲过的盗墓贼规矩——送赃物时都用红布裹着,说是“见红辟邪”。

她拽住宋俊涛的袖子:“快带我去!说不定是骨董会的人送的!”

夏玲和王咸菲一见谭知知这架势,立马跟着行动了起来,她们也要去!

陆宴洲的车刚停在幼儿园外的步行街,就看见自家外甥女像颗小炮弹似的冲出来,身后跟着个戴五角星帽子的胖墩,正是以前见过的那个小胖宋俊涛,不过这小子比上回见长高了些,也更胖了。

“舅舅!去宋俊涛家!他爷爷收到个玉刺猬,可能是坏东西!”谭知知扒着车门蹦,书包上的刺猬挂件甩得飞起。

陆宴洲皱眉:“什么玉刺猬?”

“就是刺猬部落那种!”谭知知急得踮脚,“宋爷爷是老军人,坏人肯定想拉拢他!我们得去看看是不是假的!”

宋俊涛在旁边连连点头,帽檐差点戳到陆宴洲的腰:“我爷爷说拿不准,让找个懂行的看看。知知能看出假青铜器,肯定也能看出假玉!”

陆宴洲微微拧眉,在心里犹豫着要不要通知汤彦祖。

算了,看完情况再说。

车子刚拐进军区大院,谭知知他们就被门口的哨兵拦住了。

宋俊涛的脑袋从车窗里伸出来:“韩叔叔,是我的朋友!请放行!”

有了宋俊涛的刷脸,车子顺利通过。

陆宴洲不着痕迹地转头看了眼副驾驶的小胖,还有点用处的嘛。

宋俊涛的爷爷宋德胜接了乖孙子的电话,早已等在院门口。

老爷子穿着洗得发白的军绿色中山装,手里拄着根红木拐杖,见了谭知知就笑:“你就是谭知知吧?俊涛天天念叨你,说你能给刺猬当翻译。”

“爷爷好!”谭知知笑着跟宋爷爷打完招呼,又开始介绍了起了陆宴洲,“这是我舅舅,咱京市古玩商会的副会长……”

谭知知越来越聪明了,知道她一个小孩子不太容易让人信服,所以拉着个看上去靠谱的使劲吹。

宋德胜一听这话,面上一喜,古玩商会他是听过的。

“那快快进屋,帮我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客厅的八仙桌上,红布包着的物件正端端摆着。

谭知知伸手想碰红布,陆宴洲拦了下。

王咸菲和夏玲两个也觉得这红布好像有点邪乎,吓得抱在了一起。

他的右眼皮跳了两下,心里有些不安:“我来。”

“好,舅舅你来。”

宋俊涛有些无语,昨天爷爷都打开看过了,他们到底在怕什么呀!

陆宴洲表示,你小孩子家家的不懂,就你爷爷那一身正气,鬼都怕的!

只见陆宴洲的长指轻轻捻着红布的一角,掀开红布的瞬间,倒吸一口凉气——那是只巴掌大的玉刺猬,玉质泛着蜡状光泽,背上的刺雕得歪歪扭扭,眼睛用两颗劣质玛瑙镶嵌,透着股说不出的廉价感。

不用谭知知开口,他也能看出来这是假的,不然这半年白跟古玩打交道了,他陆宴洲在古玩鉴赏方面也成长了!可不再是被人随便骗钱的冤大头了!

“假的!”谭知知见这玉刺猬周身黯淡无光,便知道这是假的,但是她需要找出令人信服的赝品破绽。

又认真观察了好一会儿,谭知知的小手指着刺猬的肚皮,“这里有机器打磨的痕迹,像我幼儿园手工课用砂纸磨的。真的玉刺猬肚子是光滑的,我在邙山见过的!”

宋爷爷眯起眼,从抽屉里摸出个放大镜:“我就觉得不对劲,这玉摸着发涩,不像博物馆里的和田玉温润。”

他突然敲了敲拐杖,“送礼的人肯定没安好心!前几天还有个穿西装的找我,说要给军区图书馆捐批书,我看他贼眉鼠眼的,没敢收。”

陆宴洲掏出手机拍照,想发给陈建冰和汤彦祖那边,镜头扫过玉刺猬底座时,突然顿住:“这里有个刻痕,像个‘牡’字。”

谭知知凑过去看,突然想起陈老师说的骨董会会长“牡丹”:“是牡丹的‘牡’!肯定是她送的!想用假文物拉拢宋爷爷!”

宋爷爷的脸色沉了下来,拐杖在地上磕得咚咚响:“这群混账东西!以为老骨头好欺负?我这就给保卫处打电话!”

“等等!”谭知知突然按住玉刺猬,小鼻子凑上去闻了闻,“有股松节油的味道,跟舅舅工厂里的仿制品一样!说不定是从何南工厂出来的!”

陆宴洲立刻给汤彦祖发消息,附带玉刺猬的照片和刻痕特写:“查河南巩义的高仿工厂,最近有没有流出刺猬形玉饰,底座带‘牡’字的。”

汤彦祖秒回:“刚收到线报,骨董会在洛阳牡丹园附近租了仓库,可能在筹备明年的活动。这玉刺猬说不定是试探,看宋老会不会上交。”

宋爷爷听得直拍桌子:“想得美!我当年在朝鲜战场缴获的美军罐头都上交了,还能被块假玉收买?知知,这东西你拿着,给你们当证据!”

谭知知小心翼翼地把玉刺猬放进了书包里,突然想起什么:“宋爷爷,您知道刺猬部落吗?他们的小米可好吃了,我种的快成熟了,分您点尝尝?”

宋爷爷被逗笑了,皱纹里漾着暖意:“好啊!等收了小米,爷爷给你讲当年在陕北种小米的故事。那时候我们开荒种地,小米粥能顶半个馒头,比什么山珍海味都香。”

离开军区大院时,夕阳正染红天际。谭知知扒着车窗,想着书包里的假玉刺猬,突然叹了口气:“他们为什么要做假文物呢?真的玉刺猬不好吗?”

陆宴洲揉了揉她的头发:“因为真的文物会说话,能告诉我们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就像你的小米苗,假的长不出穗子,真的能结出金灿灿的米。”

谭知知听得有些云里雾里。

终于到家,刚一进院,谭知知就看见暖房里的小米穗在晚风中摇晃。

她将书包里的假玉刺猬取出来,蹲在暖房边,对着金黄的小米穗小声说:“你们看,这是坏人做的假刺猬。他们要继续干坏事了,唉,不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