罡风如刀,卷着碎雪抽打在断云峰的岩壁上,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峰顶的试剑台边缘,一袭玄色剑袍的青年正负手而立,腰间悬着柄古朴长剑,剑鞘上“天罡”二字被风雪磨得发亮。他便是天罡剑宗这一代最受瞩目的弟子,也是内定的第三代剑主继承人——沈砚秋。
试剑台下,三百余名弟子身着统一的青灰色劲装,屏息凝神地望着峰顶。今日是天罡剑宗每二十年一次的“问剑大典”,按照规矩,继承人需在此时通过三重重考验,方可正式执掌剑印。沈砚秋的指尖轻轻摩挲着剑柄,目光掠过台下一张张紧张的脸,最终落在远处云海翻腾的天际——那里藏着他与师父的一个约定。
“砚秋,记住,剑主之责,不在杀伐,而在护持。”十年前,师父临终前攥着他的手,枯瘦的手指划过剑鞘上的纹路,“天罡剑脉起于乱世,历代剑主以‘守正’为要,你手中的剑,既要斩妖邪,更要护苍生。”那时他才十二岁,握着比自己还高的长剑,似懂非懂地点头,却将“守正”二字刻进了骨血。
第一重考验“心剑”已过。半个时辰前,他在幻境中面对的不是凶神恶煞的妖魔,而是须发皆白的自己——一个沉溺于力量、屠戮无数的“魔剑主”。幻境中的“沈砚秋”狞笑着挥剑斩断了山门匾额,叫嚣着“强者为尊”,而他只是静静举起剑,以剑身而非剑尖对准对方。“剑可杀人,亦可护人,”他当时说,“你不懂天罡剑的真意。”话音落时,幻境应声而碎。
此刻第二重考验“气剑”正悄然展开。试剑台周围的积雪突然无风自动,凝聚成数十柄冰剑,剑尖齐刷刷指向沈砚秋的周身大穴。这是历代剑主以自身剑意凝聚的“罡风剑阵”,每一缕剑气都带着先辈的意志,稍有不慎便会被剑气侵入经脉,废去武功。
台下的长老们神色凝重,掌门更是捻着胡须的手指微微发颤。他们都清楚,沈砚秋的剑道天赋百年难遇,十六岁便领悟了“天罡九式”的第七式,可“气剑”考验考的从不是剑招——当年第二代剑主在此折戟,便是因为急于破阵,以力硬撼,最终被先辈剑气震断心脉。
沈砚秋深吸一口气,缓缓拔剑。剑身出鞘的刹那,没有惊天动地的锐鸣,只有一声清越如泉的轻吟,仿佛山涧溪流撞上了玉石。他没有急于挥剑格挡,反而闭上眼,将灵力沉入丹田,回忆着师父教他的“听剑”之法。
“每一缕剑气都有其韵律,像风有风声,水有水音,剑亦有剑语。”师父的声音仿佛还在耳畔,“罡风剑阵是先辈在教你如何与剑对话,而非对抗。”
冰剑刺来的瞬间,沈砚秋突然动了。他的身影在剑阵中穿梭,步法轻盈得像一片被风吹动的雪花,手中的天罡剑始终未曾真正出鞘,只用剑鞘轻轻拨动那些冰剑。奇妙的是,被剑鞘碰触的冰剑竟如遇到指引的归鸟,纷纷改变方向,擦着他的衣袍飞过,落在试剑台边缘,化作剔透的冰棱。
“是‘流风步’!”台下有弟子惊呼。这步法看似柔弱,却是天罡剑宗最难掌握的“卸力式”,需将自身灵力与天地之气融为一体,以柔克刚。第二代剑主正是嫌此步法“过于迂回”而弃之不用,最终落败。
沈砚秋的额头渗出细汗,并非因为吃力,而是需全神贯注捕捉每一缕剑气的轨迹。他能感受到先辈们的剑意——有的凌厉如雷霆,那是曾镇守边关的初代剑主;有的温润如月光,那是修订剑谱、广收门徒的第二代剑主之妻;还有的带着几分稚拙,想必是早夭的第三代预备继承人……每一缕剑意都在诉说着天罡剑宗的过往,有荣光,有遗憾,更有对后来者的期许。
当最后一柄冰剑被他用剑鞘引向天际,在阳光下炸开漫天冰晶时,试剑台周围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掌门捋着胡须,眼中泪光闪动:“好一个‘听剑’,好一个沈砚秋!你师父若在,定会为你骄傲。”
第三重考验“意剑”在暮色降临时开启。沈砚秋跟着长老们来到后山的“剑冢”,这里埋葬着天罡剑宗历代剑主的佩剑,碑石上刻着他们的生平。最中央的石碑前,放着一个紫檀木盒,里面便是象征剑主之位的“天罡剑印”。
“意剑者,问的是你的剑心所向。”掌门打开木盒,里面的剑印通体乌黑,上面刻着北斗七星的图案,“你需以自身剑意注入印中,若印上七星亮起,便证明你与天罡剑脉心意相通。”
沈砚秋将手掌按在剑印上,闭上眼睛。刹那间,无数画面涌入脑海:初代剑主在城楼上挥剑退敌,身后是哭喊的百姓;第二代剑主在灯下修订剑谱,身旁是研墨的妻子;师父临终前,将他的手按在剑谱上,轻声说“莫忘苍生”……
他想起三年前在山下遇到的那个小女孩。当时山洪暴发,他正赶着回山复命,却见那孩子抱着一棵断树在洪水里挣扎。他毫不犹豫地拔剑斩断拦路的荆棘,跃入洪流将人救起,为此错过了宗门的考核。师父非但没有责罚,反而拍着他的肩说:“这才是天罡剑该做的事。”
灵力顺着掌心注入剑印,乌黑的印身渐渐泛起微光。先是天枢星亮起,接着是天璇、天玑……当第七颗摇光星绽放出璀璨的光芒时,剑冢里所有的佩剑都发出了共鸣般的轻鸣,仿佛在齐声应和。
掌门走上前,将刻着“第三代剑主”的玉牌系在沈砚秋腰间,声音带着哽咽:“从今日起,你便是天罡剑宗的掌舵人。记住,剑印的光芒,从来不是为了照亮你自己,而是要让身处黑暗的人,看到希望。”
沈砚秋单膝跪地,将剑印高举过头顶,声音在剑冢中回荡,清晰而坚定:“弟子沈砚秋,定以剑护持苍生,不负先辈,不负宗门!”
夜风穿过剑冢,吹动他玄色的袍角,与无数佩剑的轻鸣交织成歌。远处的云海不知何时散去,一轮满月悬于天际,月光洒在试剑台的冰棱上,折射出万千光点,像极了那些曾被天罡剑守护过的、闪烁在人间的灯火。
台下的弟子们望着峰顶那道挺拔的身影,突然齐齐拔剑,剑尖指向苍穹,齐声高呼:“愿随剑主,守正护生!”喊声震落了枝头的积雪,也惊动了山脚下的村落。村民们推开门,看到断云峰顶亮起的七星剑印,纷纷点燃灯笼,遥遥致意——他们知道,又一位会为他们遮风挡雨的剑主,诞生了。
沈砚秋站在峰顶,望着山下连绵的灯火,握紧了手中的剑印。他知道,这枚印承载的不仅是权力,更是无数人的信任。就像师父说的,天罡剑的锋芒,永远该对着黑暗,而它的温度,要留给那些需要守护的人。
夜色渐深,剑冢的佩剑渐渐归于沉寂,唯有沈砚秋腰间的玉牌与剑印相互辉映,在月光下勾勒出一道清越的轮廓。属于第三代剑主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