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十章:余波未平

残阳如血,将紫禁城的琉璃瓦染成暗红色。成王爷谋逆一案虽已尘埃落定,林悦父亲的冤案也得以昭雪,但京城的空气中仍弥漫着一股令人不安的气息。街头巷尾,百姓们三五成群地议论着,眼神中既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又有隐隐的担忧。茶馆里的说书人敲着醒木,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成王府覆灭的故事,却不知暗处有无数双眼睛正盯着这表面的平静。

萧蘅身着蟒袍玉带,端坐在肃国公府的书房中。案头堆满了密密麻麻的文书,都是关于成王爷党羽的调查报告。窗外,寒风卷着枯叶拍打着窗棂,更添几分肃杀之气。他揉了揉疲惫的眉心,对一旁的管家说道:\"明日一早,我要去宫中面见皇上,商讨进一步清查余党的事宜。\"话音未落,林悦轻盈地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盏冒着热气的茶。

\"萧公子,喝口茶歇一歇吧。\"林悦将茶盏轻轻放在桌上,美目流盼间满是关切,\"这些日子你日夜操劳,身体怎么受得了。\"

萧蘅端起茶盏,苦涩的茶香在口中散开:\"如今成王爷虽死,但他的党羽遍布朝野,不彻底清除,始终是个隐患。\"他放下茶盏,目光坚定,\"我身为肃国公,自当为皇上分忧,为京城百姓谋太平。\"

林悦微微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我今日与李夫人闲聊时,听她说起一件怪事。西郊有座废弃的白云寺,近日常有神秘人出没。那些人总是趁着夜色前往,每次都带着沉甸甸的包裹,行为十分诡异。\"

萧蘅闻言,神色一凛:\"此事透着蹊跷,看来我们得去探个究竟。\"他沉思片刻,又道:\"今晚我亲自带队,你留在府中,千万不要出门。这些余党狗急跳墙,难保不会对你下手。\"

林悦刚要开口反驳,却见萧蘅眼神中的担忧与坚决,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那你一定要小心。\"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萧蘅带着二十名精锐侍卫,骑着快马悄无声息地朝着西郊奔去。清冷的月光洒在荒郊野外,远处的白云寺如同一只蛰伏的巨兽,阴森可怖。寺庙的围墙早已斑驳脱落,露出里面残破的佛像和断壁残垣。

萧蘅等人悄悄靠近寺庙,还未走近,就听见里面传来阵阵低语声。他示意侍卫们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靠近。透过破旧的窗纸,只见十几名黑衣人围坐在大殿中央,桌上摊开一张详细的京城地图,上面用朱砂标记着皇宫、各大衙门以及重要官员的府邸。

\"时机已到,我们必须在三日后动手。\"为首的黑衣人声音低沉而阴冷,\"虽然王爷已去,但我们不能让他的大业毁于一旦。这次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可是肃国公防范严密,我们如何突破?\"有人提出疑虑。

\"哼,再严密的防守也有漏洞。\"黑衣人冷笑一声,\"我们先在各处制造混乱,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趁虚而入......\"

萧蘅心中一紧,正要下令行动,突然听到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原来,另一批黑衣人接到消息前来支援。情况紧急,萧蘅当机立断,大喝一声:\"动手!\"

刹那间,侍卫们如猛虎下山般冲进寺庙。黑衣人没想到会有人突袭,顿时乱作一团,但很快便抽出武器,负隅顽抗。刀光剑影中,喊杀声震天。萧蘅剑法精妙,寒光闪过之处,黑衣人纷纷倒下。

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大部分黑衣人被制服。萧蘅擒住为首的黑衣人,厉声问道:\"你们到底在谋划什么?还有哪些同党?\"

黑衣人咬牙切齿,一口血水吐在萧蘅脚边:\"你们休想从我嘴里得到任何消息!\"就在这时,外面的支援队伍已经赶到,密密麻麻的黑衣人将寺庙团团围住。

萧蘅知道寡不敌众,当机立断:\"撤!\"他带领侍卫们且战且退,终于杀出一条血路。回到肃国公府时,已是黎明时分,萧蘅的衣袍上沾满了鲜血,不知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

得知此事后,皇上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全城戒严,调集禁军加强京城防卫。大街小巷,士兵们手持长枪,严密盘查过往行人。茶楼酒肆里,气氛变得压抑起来,百姓们不敢再随意议论,生怕惹来杀身之祸。

林悦看着疲惫不堪的萧蘅,眼中满是心疼:\"这些余党实在太顽固了,真不知何时才能彻底肃清。\"

萧蘅握住她的手,轻声安慰道:\"放心,邪不压正。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将这些余孽一网打尽。不过,接下来你一定要小心,尽量不要出门。我担心他们会对你不利,以此来报复我。\"

林悦坚定地点点头:\"我明白。但我也不会坐以待毙,我会继续利用我的人脉,为你提供线索。我们一定能守护住这来之不易的太平。\"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京城陷入了一场无声的较量。萧蘅与林悦密切配合,一个在明处指挥搜捕,一个在暗处收集情报。每一个可疑的线索,都可能成为破获阴谋的关键;每一次行动,都伴随着生与死的考验。而在这场较量的背后,是他们对正义的坚守,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