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用靠过来!”
见人要往这边扑,衙役忙上前护着管月娆和知县,不让人往这边扑来。
郑谨生怕百姓惹恼了仙人,忙拦在管月娆前面。
向亡者家属说道:“此事我会向府衙禀明情况,到时候会组织人手缴灭海寇,会还大家一个公道的。”
“等府衙派兵,得什么时候!”
“海寇都逃了,上哪去找他们。”还是找仙人靠谱。
百姓们对县衙府衙的能力并不信任。要是有作为,海寇也不会常年滋扰渔村,又是劫财又是杀人了。
“仙人就在这,请仙人帮我们找出海寇,血债血偿。”
“请仙人帮我们!”
“请仙人帮我们!”
死亡家属把希望寄予仙人身上。管月娆听了狂暴汗。
“统啊,能搜索到海寇的位置吗?”
系统:……
“不能吗?你不是神通广大的统吗?”
“我只监测时空交易周边。”
得勒,这是做不到。
管月娆看着一群痛哭流涕跪到她面前的亡者家属,又见码头上摆了一排的棺材,心情沉重。
见大伙目光灼灼,一脸期待地看她,只好说道:“世间万物皆有因果,我不能强行干扰因果。你们要相信知县大人。”
郑谨附合:“对,这事县里府里会负责到底,会给大伙一个交待的。”
“给什么交待,人都死了!我只想拿那些海寇生祭我儿子。”
码头上又哭倒一片。
管月娆听了不好受。招来庙祝,耳语了一番。
庙祝连连点头,心里直道仙人大义。对着亡者家属说道:“仙人决定给每一位亡者发放一百两的抚恤金,以便家属生活。”
到码头工作的都是家里的青壮,人这一走,可能有些家里就失了生活来源了。
“一百两!”
围观的人眼睛都瞪圆了。
开始听到仙人不能帮他们找到海寇,心里有些微词的人,现在听到仙人给亡者家里发一百两,立刻又觉得她形象高大了起来。
郑谨听完也跟着说,“县里也决定给每家发放五十两抚恤银。”
想想两年前风潮的时候,县里的抚恤银才几两银子。不过现在他们县有钱了。
相应的主家也纷纷出来表示,也给五十两抚恤银。
“这就有二百两了!”
“在码头干一辈子工能挣二百两?”
“你这说的什么话,钱是不少,可是人没了啊。”
“要是能让我家里人过得好一点,我也愿意的……”
周遭围观百姓悄声议论,说什么的都有。
对于昨晚示警的曾豹子,管月娆也给予一百两奖赏,县里也给了五十两。
把他高兴坏了,对着管月娆和知县连连谢恩。
安抚完百姓,管月娆邀知县郑谨往海边走。
“仙人有事请吩咐。”郑谨态度毕恭毕敬,要不是仙人,百姓还没那么容易安抚。
“倒也没事吩咐,我是想选一个地方,把灯塔安上去。”
“灯塔?”
对,灯塔。
此波引来海寇,她和系统都多少沾了些因果,管月娆便和系统商量,给此地增设一个灯塔。
一来可以做为引航给夜归的渔民指点方向,二是可以在上面安置安全员。
下次海寇再来,也可提前示警。
听完管月娆的解释,郑谨一掬到底,“小民郑谨替万千百姓感谢仙人大义。”
旁边跟着围观的人没听见他们说什么,只看到知县大人向仙人行了大礼。
越发不肯走,不远不近地跟着看热闹。
“仙人,这个位置如何?”
离码头不远,又离海边盐场很近,正是当中位置,位置显要。
管月娆看了看,称许地点头,“这位置确实不错。就这吧。”
“那小民现在就招人开工?”
郑谨其实听得不甚明白,只知仙人要送他们一座夜里也能看得见的灯塔,能给渔民指路,又能做巡防之用。
放在海里,那还要建引桥,要底座,建……
“不必。定好位置就行。”
“是。”郑谨心里打鼓,也不知道仙人要怎么建。
扭头就看到仙人伸手往海里一指,正疑惑,就见海里竟是凭空出现一物!不像塔的样子,圆柱状,下粗上细,全身都是红色,红色的外墙,很是显眼。
郑谨下巴差点砸地上。以为自己眼花了。
不仅海里出现一座灯塔,连接岸边还出现了一座石桥。离他就十几步远。
郑谨心脏扑通扑通乱跳,娘勒,这是什么神通!
倾刻间,竟凭空出现了一座桥,一座塔!
郑谨知道山上那个神迹是凭空出现的,但他没见过。他来的时候,那交易站就在半山腰了。那样子好像一直就有,没给他带来多大震撼。
可现在他结结实实体验了一把凭空造物的神奇。
看向管月娆的目光里越发敬畏。
郑知县为维持人设,腿站得直,没软,跟在身后的百姓就不淡定了,见仙人手往海里指,也都顺着那方向看。
结果倾刻间,就好像换了时空一样。
这还是他们认识的海?
原本无一物的海上,凭空出现一座塔,连接着它的还有一座桥!
神迹!
果然是仙家才有的手段!
“仙人!”扑通跪地声响成一片,特别虔诚。
管月娆颇有些尴尬。只听系统说会自动投放,让她指位置就行,结果,这么神奇?
靠!要不是为了维持人设,她也要跟着跪了。
“郑知县,要不要跟我去参观一下?”笑得很得体。
郑谨却是颤着声,“这是小民的荣幸。”同手同脚地跟着仙人往桥上走。
“那里容不下太多人……”
郑谨一听,立刻命衙役守在桥头。只让许村长和里跟着。
引桥只有几十米,管月娆知道大宁人没见过灯塔,便一路走一路跟他们介绍。
“有十五丈高?”几人走到塔下仰头看,好高啊。
管月娆看了实物介绍,知道这塔高四十八米,按一丈三点三米来算,将近十五丈。
“……这灯塔不能建得太低,太低,远外的船只看不到灯光。但也不能建太高,因为若有云雾,灯光一被遮蔽也看不见。”
几人听得连连点头。
打开塔门,几人鱼贯进入。
“嚯,没想到里面还挺宽敞。”
“可不宽敞吗,外面瞧着好大一座。”
里正连番感慨,现在摸着墙壁,还觉得不真实。
“一楼可当仓库,或是补给仓,”管月娆讲着灯塔的构造,登上楼梯。
几人都没登过这种楼梯,打着旋一路往上,不宽,仅能够一人行走,三人好奇地四下打量。
一楼空间最大,有个一丈半,二楼空间略小些,越往上越小。
“三楼是安全员的居室。”
“这居室不算小。”
屋里两面有窗,可以看到岸上和海上,住着一点都不闷。屋里不仅有床,有简单家具,还有一个茅房!
“就没见过这么好的茅房。”许村长都恨不得住这里了。
几人再往上走,“这就是安全员观察室了。”
是灯塔最重要的地方。
观察室里有灯光系统和各种仪器,望远镜,水文监测器,风象仪,温度计等等。
管月娆每向他们说一样,几人就哇哇一叫,嘴巴就没合上过。
再站到窗前往外望,看得无比清晰。一望无垠的大海,碧莹莹的翻着浪,让人此刻像置身在茫茫的大海上,让人生畏。
透过望远境,还能看到好远好远的海鸟,还有远处正在浪里翻腾着前行的渔船。
这灯塔真是好东西!
郑谨感受并不深刻,但许村和和里长他们都是渔户,家里都是靠打渔为生的,最是知道在海里的险状,若有个灯光能引路,就不会迷在海里回不来了。
他们每年死在海里的人不少。
“这灯光……”
“白开不能为你们展示,等晚上你们就知道了。”
几人都不甚明白,这灯光在哪里,油又倒在哪里,往哪里点亮。
“这灯是日光灯,吃日光,会把日光转化为灯能,不吃油。”
“那要是下雨或是天气不好……”
“那也没事,它自带存储灯能装置,会把用不完的灯能储存下来。”
“那要是坏了……”
“它自带修护功能。不需要你们维护。”
三人连连点头,仙家出品,自然没有那些顾虑。对管月娆又真心诚意地谢了一番。
管月娆见他们明白,便也没有多呆,也没回岸上,从灯塔里直接离开了。
几人磕了头,也没急着走,在观察室商量了一番此后如何安排人员等事宜,商定如何选人,这才下楼往岸上走。
这灯塔里的东西闻所未闻,郑谨已经着急回去布置了。
还有这桥头,必须派人看守,里面干系重大,不能让百姓上去。
因为灯塔晚上才能亮灯,郑谨留了下来。
和知县一样,几乎所有人都等在海边,打算看这凭空出现的灯塔如何亮光。
听知县说视距二十五海里。什么视距,什么海里的,他们也没听懂。
只知道是仙人说的,灯光能照出好远好远。
说是在海里,好远的夜归船都能看到这灯塔的亮光,能跟着这灯光回到岸边来,再也不用迷路。
好多人围着村长和里正问这问那,都想知道那塔里有什么。
他们也想上去,但知县派人守在桥头。说以后只有安全员能上去。
“我能应征安全员不?”
无数人跑来海边看灯塔,说它高,说它红色的外墙好看,议论说上面有什么。
一边议论一边蹲在岸边等着灯塔亮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