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 第66章 我们可以用心理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穿过乾正宫的大庭院,到乾正宫的正门前,高悠的心跳微微加快。

他害怕看到皇上憔悴不堪,脸色苍白的样子。

略微定了定心神,高悠放轻脚步跨进了乾正宫的正门。

守在大殿里的那些太监,宫女看到他来了,急忙要进去向皇上通报。

高悠冲他们轻轻地摆了摆手,然后轻手轻脚走到寝宫的门口,往里面看去。

房间内,皇上半靠在龙榻上,淡黄色的寝衣显得有些宽大,露出微瘦的手臂和肩膀。

他的面容清秀依旧,但眼下略显青黑,双唇微微发白,透出几分病容。

一缕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床前,映照着他苍白的脸色,更显出他此时的疲惫。

龙榻的前面,厉刚、卢齐江、周景秦、余权四人穿着官服,坐在凳子上。

此刻,皇上正在与厉刚,余权他们商议着西北战事,气氛显得有些压抑。

太监李富站在皇上的龙榻面对门的一侧,突然一抬眼,看到了高悠,惊喜地对皇上说道:“皇上,太子回来了!”

皇上原本略带倦意的目光,瞬间变得炯炯有神,缓缓从床上坐直身体,朝着门口望去。

果然,是他最牵挂的儿子回来了!

顿时,脸上立刻绽开了一抹欣慰的笑容,仿佛一股暖流注入了全身。

厉刚、卢齐江、周景秦、余权等人也赶紧挺起身来,恭敬地迎接太子归来。

高悠身形挺拔,衣服上虽然满是尘土,却难掩他的英姿。

他几步走到窗前,单膝跪地,向皇上行礼道:“父皇,儿臣回来迟了,让您担心了。”

“起来吧,起来吧!”

皇上急切地说道,目光上下仔细打量着高姑,仿佛要将他从头到脚都看一遍,确认他毫发无损。

“能平安回来就好,能平安回来就好!”皇上的语气充满了喜悦与欣慰。

“父皇的身体怎么样了?”高悠关切地问道,眼神里带着担忧。

皇上不想让高悠为自己担心,笑着说道:“太医说了,不过是操劳过度,没什么大问题,休息几天就好了。”

他尽量装作轻松的样子,但还是忍不住露出了一丝虚弱的神色。

高悠担心皇上骗他,侧头看向丞相厉刚,眼神中带着询问。

厉刚明白他的意思,微微欠身说道:“太医的确是这么说的,太子不必担心。”

听到厉刚也如此说,高悠这才放下心来。

皇上笑着让人给高悠搬来了凳子,让他坐下。

“快说说,西北的情况怎么样了?”皇上迫不及待地问道,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高悠清了清嗓子,语气中带着一丝得意道:“父皇不用再为西北担心了,西狄国的三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他们的大元帅单鹏也被杀了。

延凉城、上宏郡、平源府,全都安然无恙。”

寝宫里顿时一片寂静,余权等人仿佛被一道惊雷劈中,全都愣住了。

前天他们还接到延凉城、上宏郡、平源府告急的奏报,皇上就是因为这件事情才病倒的。

怎么才短短两天的时间,形势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转变?

西狄方面可是整整有三十万大军,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全军覆没呢?

“到底是怎么回事?”皇上连忙询问,语气中带着疑惑和不解。

高悠随即将整个经过对皇上说了一下,然后又从怀中取出陈启勋写给皇上的信,对皇上说:“这是我回来的时候,舅舅亲写给您的信。”

皇上接过信,迫不及待地展开阅读。

随着他的目光在字里行间游走,原本略显疲惫的神色逐渐变得精神起来,脸上也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这封信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他不适的身躯,让他重燃了希望之火。

皇上毫无征兆地从床上放下了脚,连鞋子都顾不上穿,便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想要起身走动。

高悠连忙想要去扶他,却被皇上欣喜若狂的挥手给推开了。

“哈哈哈哈!”

皇上大笑着在寝宫里来回走了两趟,步伐虽然略显蹒跚,却充满了力量和活力。

他的笑容如春风般温暖,驱散了寝宫里的沉闷气氛,也照亮了厉刚,余权等人脸上欣喜的神色。

皇上走到高悠跟前,大手落在他的肩膀上,目光灼灼地看着他,道:“自从西北战事吃紧以来,这件事就成了朕的一块心病,每天吃不好,睡不好。

现在你一举将西狄三十万大军消灭掉,不仅是解了西北之危,更是替朕去了一块心病。

悠儿,朕得好好地感谢你啊!”

皇上的声音饱含着感激与骄傲,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这句赞扬烟消云散了。

高悠连忙恭敬地说道:“儿臣身为大恒太子,保卫大恒的疆土和百姓,本就是儿臣该尽的责任。”

厉刚、余权、卢齐江、周景泰等人听到高悠的话,纷纷点头不已。

皇上对高悠的回答非常满意,觉得自己在他身上所付出的心血,全是正确和值得的。

他想起当初那些反对的声音,那些想要废黜高悠、立高擘的人,心中暗自庆幸:“如果当初真的听他们的废了悠儿,立了高擘,那现在大恒恐怕早就已经千疮百孔,分崩离析了。”

高悠看到皇上还光着脚,担心他病体加重,连忙搀扶着说道:“父皇,您的身体还没有恢复,还是赶紧到床上去休息吧。”

皇上点了点头,在他的搀扶下回到了床上。

他看着一脸风尘却精神奕奕的高悠,眼中充满了慈爱与心疼,道:“你连续奔波了这么久,肯定很累了,赶紧回去好好的休息吧。”

“儿臣不累。”高悠恭敬地答道。

随后他问道:“父皇,这几天大魇国和江南的情况怎么样了?”

提起大魇国和江南,皇上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忧愁。

他看了一眼余权,示意道:“你来跟太子说吧。”

余权随即道:“大魇国大军已经到了咱们北境边关外面扎下大营。

大魇皇帝派人送来了信,说要想避免战争,就必须让出边境的九座城池,否则就要跟我们全面开战。

目前,我们在北境的军队已经做好跟大魇国开战的为准备,所需要的粮草也都全都送去了。”

他的声音沉稳而略带担忧,仿佛能感受到北境战场的烽火气息。

“至于江南。”

余权继续说道,“前几日魏鸿泰派了他手下的五员大将,各自率领三万人马,从五个不同的地方,同时发动进攻,想要打过江来。

好在太子您离开的时候,提前派人通知各州府做好了准备。

所以他们攻打了几次都没能够成功,最后全部退回到了江南。”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庆幸,也赞叹着高悠的周密部署。

寝宫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大魇国的威胁如同一座大山压在所有人身上,而江南的叛乱又如同锋利的刀刃随时可能刺向大恒的心脏。

原本西北战事告捷带来的喜悦,仿佛被一层阴影笼罩了起来。

高悠沉吟片刻,缓缓说道:“父皇,大魇国无论是兵力还是财力,都远远要胜过魏鸿泰。

如果我们现在就跟大魇国全面开战,就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再来对付魏宏泰。

他要是趁这个机会再来进攻,我们将腹背受敌。

西狄国虽然这么被我们打败,但如果我们表现出衰败的势头,他们必然不会放过对付我们的机会。

到时候,我就将面临时三线作战的危险,这乃是兵家大忌。”

皇上和余权等人全都点头,对高悠的担心表示赞同。

皇上看着他,叹了口气,道:“我们也知道同时面对大魇国和魏鸿泰,压力会很大,但现在我们没有更好的办法。

总不能答应大魇皇帝,把边境九城割让给他们,换取他们退兵吧。”

高悠想了一下,道:“儿臣有个想法,不知道行不行。”

皇上这段时间为了大魇国和江南的事情没少操心,头发都白了不少,却始终想不到好的解决办法。现在听到高悠说个想法,立刻精神一振,急切地说道:“这几天大家为了这件事情,没少伤脑筋。既然你有想法,就赶紧说出来!”

高悠的声音沉稳有力道:“我们可以用心理战,动摇大魇国皇帝跟我们开战的决策。然后我们趁着这段时间,把魏鸿泰解决了。

只要咱们内部没了威胁,就能够全力对付大魇国。”

“心理战!”

皇上和厉刚等人对心理战这个词很陌生,问:“什么是心理战?”

高悠解释道:“就是在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通过一些假象,让敌人的决策者,产生担心害怕的想法,从而影响他的判断,不敢轻易做出过激冒险的决定,为自己争取有利的时间、条件或态势。”

“原来如此。”

皇上微微点了头,问:“说说,你这个心理战怎么个打法。”

高悠道:“西狄军不是刚被我们打败吗,咱们可以大肆宣扬,让所有人都知道,咱们全歼了西狄军三十万人马。

这样能既够鼓舞民心,增加百姓对朝廷的信心。

同时也能透过大魇国的探子,把消息传给大魇国皇帝,让他知道大恒军队不是纸糊泥捏的,真打起来,他们未必赢得了。

毕竟西狄国的实力不比大魇国差,我们既然能打败西狄国,就能也打败大魇国。

另外,也能震慑江南的魏鸿泰,不敢再有过江进攻我们的念头。”

皇上没有插话,只是点了点头。

高悠继续说道:“接下来,父皇再面向全国下一道旨意,把我们遭到大魇国威胁的事,公开告诉百姓。

并表达出朝廷决不向大魇国妥协,决定跟大魇国开战,而且一旦开战,就誓要把大魇国彻底消灭掉,呼吁全国的百姓跟朝廷一起共同对抗大魇国。

然后让兵部在全国各地增设招兵点,把声势造得越大越好,营造出我们已经做好与大魇血战到底的氛围,让大魇国皇帝看到我们的决心。

同时,下旨阻断与大魇国的任何商贸来往,凡是大魇国需要又不能自己生产的物品,一律严加管束,任何人不得私自卖与大魇国,违令者斩。

军事上,让我们边境的军队,表现出比大魇军队更强硬的态度,只要他们胆敢做出任何挑衅,坚决加倍反击回去,让大魇国的人知道,我们真的不在乎与他们发生战争。”

略微停顿了一下,高悠继续道:除了以上这些外,咱们再派一个能言善辩的使者,去一趟北珲国。”

“派使唤者去北珲国!”皇上一怔。

高悠道:“北珲国跟大魇国是世仇,他们先后跟大魇国发生过七次大规模战争,四任皇帝都是死在了与大魇国交战中,举国上下都对大魇国恨有极强的仇恨。

只是他们的国力不如大魇国,所以才一直蛰伏着,没有轻举妄动。

我们只要能够说服他们配合我们,大魇国皇帝定然不敢轻易对我们发起进攻。”

“你是说让他们出兵攻打大魇国?”皇上问。

高悠摇了摇头,道:“在没有看到大魇国有明确衰败的迹象前,他们不会贸然去攻打大魇国。”

“那他们如何牵制大魇国?”皇上不解地问。

高悠淡然一笑,道:“我们只需要他们往边境增添兵力,频繁地做出一些异常的军事部署,营造出有要进攻大魇国的样子就行。

这对他们来说,完全没有什么困难,也不需要承担什么风险。

毕竟在他们自己的境内,怎么调兵部署是他们自由。

当然,我们也得对他们有点表示,比如可以表示将来把大魇国灭了,可以将大魇国的一部分领土给他们,相信他们肯定会答应的。”

余权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对皇上道:“陛下,太子此计甚妙,臣觉得完全可行。”

“臣也觉得可行。”厉刚也说道。

皇上又想了一下,点了点头,同意了高悠的办法。

随后,他们又在一起商量了一下,派谁去出使北珲国的事。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决定派新任礼部侍郎韦明去。

韦明是进士出身,学识渊博,口才出众,又在地方为官十三年,对朝廷忠心,百姓对他的口碑也极佳,是最合适的人选。

商量完后,皇上马上拟了三道圣旨。

一道交给厉刚,让他去告诉韦明,准备一下,明日便动身去北珲国。

一道,是按照高悠的意思,以朝廷的名义,在全国范围内张贴榜文,把情况向百姓说明。

最后一道,九牛一毫他以兵部的名义,在全国范围内开设招兵点,营造出要广招兵勇,与大魇国血战到底的样子。

厉刚等人接旨后,离开了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