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 第62章 你这不肖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此周全的安排,标儿应该不会像韩成预言的那样英年早逝了吧?

“对了,重八,你有没有问过谁是永乐大帝?”

在确定朱标的命运出现转机后,马皇后突然向朱元璋提出这个问题。

(本章完)

------------

坤宁宫内,马皇后向朱元璋询问起永乐大帝的事。

朱元璋闻言一怔,随后在自己大腿上拍了一巴掌。

“算了,这事就别再提了!”

“问完标儿的事情和那件怪事,我就走了!”

“唉!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当时就没想起来问问呢?!”

先前,一心只想着标儿的离去,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事端,还有那个让人惊愕不已的‘手鸡机’。

竟将永乐大帝的事情抛诸脑后。

此刻,听马皇后提及,朱元璋猛然醒悟,随即满心懊恼。

马皇后未曾发问之时,他并未察觉有何异常;

可如今,马皇后一提起,他便如坐针毡,内心烦躁难安。

是啊,既然永乐大帝并非标儿,那永乐大帝到底是谁?

能被称为永乐大帝,定然成就非凡,否则难以服众。

自己后代之中,又有谁能具备这般能力?

马皇后得知朱元璋未向韩成询问此事后,心中颇感失落。

说起来,她也很想知道这位神秘的永乐大帝究竟是谁。

“或许是允炆那小子吧?”

“这小子年纪虽小,却相当机敏。”

朱元璋开口道。

本来,长孙朱雄英应是皇太孙,这是毋庸置疑的大明第三代继承人。

然而,不幸因患天花,数月前撒手人寰。

而按原有历史,标儿也会在洪武二十五年辞世。

这样一来,皇位自然要传给第三代,即标儿的嫡子。

标儿原本有两个嫡子:雄英和允熥。

按照长幼之序,雄英亡故后,允熥理应登基。

但眼下局势已变。

太子妃常氏辞世后,次妃吕氏晋升为新太子妃。

吕氏成为太子妃后,她所出的儿子便成了嫡子。

允炆比允熥年长一岁,为嫡次子,依序该由允炆继位,成为皇太孙。

秦朝以前,即便诸侯妻室众多,只有原配所出才是嫡子。

秦朝之后,情况不同。

若原配亡故,小妾得封或续弦,则其子同样为嫡子,并依年龄排序。

原本的嫡次子允熥成了老三,而庶长子允炆则成了嫡次子。按常理,若太子妃去世,正妃的位置通常是空着的,以免皇位继承变得混乱不堪。然而当时朱雄英已被立为皇太孙,即便吕氏成为正妃,朱允炆年纪尚小,也不会对朱雄英的地位构成威胁,所以朱元璋并不担心。

不过问题出在朱雄英早逝上,这使得局势突然变得复杂起来。朱元璋一贯重视长幼秩序,这也是他认定永乐大帝是朱允炆的原因之一。

此外,朱元璋设身处地考虑过当时的情景:朱标去世后,蓝玉等将领是他留给朱标的。有朱标在时,这些人自然受到压制。可朱标一走,无论是允炆还是允熥都无法驾驭这些骄横的将领。

蓝玉个性缺陷明显,容易骄傲自满。在自己年迈、继承人年幼的情况下,朱元璋很清楚自己会采取什么行动。若允熥继位,蓝玉作为舅爷,辈分和权力过高,而允熥年纪又轻,根本无法控制局面,只会导致外戚专权,这绝非朱元璋希望看到的结果。

因此,他不得不先清除部分人。如果先解决掉蓝玉等人,再让允熥继位,允熥会怎么看,旁人又如何看待允熥呢?失去天子威严,就无法指挥群臣。况且,允熥的性格似乎也不如允炆温和。

综合种种因素,朱元璋最终确定由朱允炆继承皇位,而永乐大帝自然也就是他了。马皇后听后思索片刻,点头表示认可,也认为永乐大帝就是朱允炆。

当然可以。以下是对您提供的内容进行改写后的版本:

---

毕竟,天子最强势、最容易成就大事的时期,是在前几代,后世想要维持祖业,都显得有些艰难。

朱元璋只要开口,立刻就能行动,这时候他想立即询问韩成及其孙朱允炆有何功绩,为何被称为永乐大帝。

然而,被马皇后劝阻,建议改日再议。此刻天色已晚,尚有许多事务待处理。

更重要的是,她还有些话想对朱元璋说。

“你方才提到手机,这是何物?为何有这般怪异的名字?听你的语气,它似乎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东西。”

听到马皇后发问,朱元璋顿时来了精神,暂时搁置了询问韩成之事,决定好好讲解一番,也让妹妹增长见识。

在妹妹面前,他想炫耀一番。

“这手机并非普通的家禽,而是一种工具,具备千里传音的能力……”

随着朱元璋的叙述,马皇后惊讶得张大了嘴。

数百年后的后代竟如此厉害,如此神奇?

居然掌握了如同仙人般的能力?

短短数百年间,竟然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得知朱元璋打算让韩成日后在大明推广这些技术后,马皇后深以为然。

同时,她也更加坚定了收韩成为义子的决心。

正当两人讨论得兴起时,忽然听见外面传来哭号之声——“娘啊!我的亲娘啊!!!”

(本章完)

---

---

“娘啊!!我的亲娘啊!!”

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了朱元璋和马皇后正在热烈交谈的兴致。

两人先是一怔,脑海中迅速浮现的第一个念头便是:是谁家的不肖子孙,哭喊得如此刺耳?

这念头稍纵即逝,他们随即意识到,这难听的哭声竟出自自家之子。

而且,他们很快辨认出,来者正是次子秦王朱樉。

朱元璋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马皇后也面露不悦。

这小子,回来得可真快啊!

恰逢许久未曾活动筋骨,如今正好借此机会舒展一下,当作锻炼身体。

朱元璋起身便向外走去。

马皇后十分配合,将鸡毛掸子递给了朱元璋。

这一幕宛如慈母手执利器,游子需受教化,父亲注视孩子成长,画面温馨且意味深长。

朱元璋接过鸡毛掸子,立刻如疾风般冲出马皇后所居的寝宫,在朱樉这逆子到达坤宁宫之前,将其拦下。

“你这混账东西!嚎什么丧?

你母亲还健在,好好活着呢!”

朱元璋看着朱樉那哭得涕泗横流、横冲直撞往坤宁宫跑去的样子,心中满是怒火。

朱樉哭得迷迷茫茫,满心只想着母亲是否安好,能否见到最后一面。

突然看到有人影冲出来挡在面前,耽误了自己的行程,不由勃然大怒。

他随手将那人推到一边。

这是谁啊?

宫里的太监如今这般没眼色?

自己不过离京三年,竟已认不出自己了吗?

认不出来也罢了,耳朵怎么也聋了?

难道没听见自己一直在哭喊娘亲?

简直是胆大包天!

竟敢挡住自己的路!

若是换作在陕西封地,有人敢如此放肆,早就一刀斩了!

但朱樉心里已经决定,待见过母亲后,必定告知父皇此事。

让父皇严惩这个不知轻重的太监。

想必以父皇的性格,绝不会放过这个糊涂人。

殊不知,这位他认为糊涂的太监,此刻早已气急败坏。

朱元璋虽体魄强健,毕竟年过五十,加上老二朱樉天生力大无比。

猝不及防间被朱樉这么一推,哪里承受得住?

直接被推到一边,脚步不稳,差点摔倒。

“逆子!!真是逆子!!!”

朱元璋大声呵斥。

几步冲到秦王身旁,一把抓住朱樉,手中的鸡毛掸子便抽了过去。

朱樉被拦住又挨打,反应迟钝的他顿时暴怒。

这太监!竟有这般胆量!

刚才阻拦之事暂且不论,眼下他居然胆敢直接向自己出手?!

这难道是要掀翻天地吗?

在我的地盘,还能任由你这太监欺凌不成?

一个太监,竟还敢辱骂我是逆子?

简直是自寻死路!

内心正如此思忖,已然准备反击。

手已伸出一半时,猛然察觉有些异样。

这个胆大妄为、偏要触霉头的太监,怎么如此像父皇?

他似乎……长着胡须!

随手抹了抹迷离的泪眼,眼前的景象立刻变得分明。

“父……父皇,怎……怎么会是你?你不是太监吗?!!”

朱樉瞬间傻眼,心中所想脱口而出。

朱元璋本就怒气冲天,此刻听见这话,更是气得七窍生烟。

见过诸多孝子,却从未见过这般不孝之徒!

“你这不肖子!!”

朱元璋大声斥责,手中的鸡毛掸子如雨点般落在朱樉身上。

“父皇,孩……孩儿错了,您……您不是太监。

孩……孩儿是心急见母后,一时认错了人。

您……您先告诉我,母后的病情如何?”

朱樉双手护头,一边承受着朱元璋猛烈的攻击,一边焦急地询问。

听闻朱樉提及马皇后,朱元璋这才暂时住手。

“病已好转,无大碍了,再过些时日,便能痊愈!”

一听此言,朱樉顿时喜形于色。

“真的?!父皇,您……您可别哄我!”

他全然不顾身上的痛楚,满脸期待地看着朱元璋,再度确认。

朱元璋道:“我何时骗过你?我又岂会拿性命开玩笑?!”

朱樉听后稍加思索,确实如此!

父皇怎会在这种事上撒谎?

随即咧嘴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