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儿他们一行人离开了,围观的村民们自然也全都散了。
毕竟没有热闹可瞧了,他们留在这里那不是浪费时间么?
他们可都还没有吃午饭呢,这会儿还得回去做饭。
见大家都散了,杜老二对自己大儿子说道:“老大,你快去看看人都走了么?”
杜子腾闻言,来到门口探头朝外面张望,见外头没人,于是扭头对杜老二说道:“爹,人都走了。”
杜老二说道:“快把门关好,小心被人偷听我们的谈话。”
另一边,姜奶娘和巧儿上了马车。
马车上,姜奶娘迫不及待地问道:“巧儿姑娘,你为何突然让我答应他们,等十日之后再来?”
巧儿露出神秘一笑,说道:“姜姐姐,这杜家不肯说出玲玲的下落,非要拖延时间,肯定有蹊跷,我之所以让你答应他们,不过是为了降低他们的警惕,好探听消息。”
“一会儿我偷偷回去偷听,说不定能够听到有用的消息。”
姜奶娘听到巧儿的话,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巧儿让她答应的原因。
等离开了杜家,趁着没人的时候,巧儿又重新折返了回去,躲到了杜家的房顶上偷听杜家人说话。
虽然如今是青天白日,但是别忘了巧儿原先是做什么的了。
她是暗卫出身,最擅长的便是隐匿自己的身形,杜家人不过只是普通人罢了,根本发现不了她。
杜家人全都围在了一起。
杜子源焦急地询问杜老二道:“爹,十日之后咱们上哪去找孩子去啊?”
杜老婆子也说道:“是啊老头子,玲玲那孩子都没了一个多月了,十日后姜氏来找我们要女儿,我们去哪里拿孩子给她。”
张氏这时埋怨说道:“都怪大嫂,要不是她,玲玲她能出事么?要是玲玲不出事,我们这会儿也不会交不出孩子。”
其实比起刘氏,张氏更喜欢姜奶娘这个大嫂,毕竟姜氏干活勤快,对她这个弟妹也多有照顾。
何况要不是杜子腾娶了刘氏这个大嫂,姜奶娘这个大嫂也不会和杜家闹翻,他们家每月都还能得到姜奶娘寄来的五两银子,他们杜家也不会得罪了贵人。
听到张氏的埋怨,刘氏辩解说道:“二弟妹,那都是意外,我又不是故意的!”
原来姜奶娘的女儿玲玲根本不是被杜家给藏起来了,而是已经没了。
玲玲的死虽然瞧着是一个意外,但是当时家里就只有刘氏在家,所以张氏这才会怀疑是刘氏害的玲玲。
毕竟玲玲又不是刘氏的女儿,而且刘氏平日里表现得对玲玲也并不喜欢。
不过张氏也没有证据,何况刘氏肚子里如今还怀着孩子,自家公公和婆婆对她肚子里的孩子十分重视,所以她且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便一直没敢说出自己心里的怀疑。
眼见着他们就要吵起来,杜老二连忙呵斥道:“都别吵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内讧!”
众人见杜老二这个大家长发话,都安静了下来。
杜老二见状这才说出自己的打算。
“我打算去镇上买个两三岁的女娃娃,到时候就跟姜氏说这是她的孩子。”
听到杜老二的打算,杜老婆子有些不放心说道:“这......能成么?”
杜子腾说道:“怎么不能成,姜氏都两年没见过孩子了,她哪里懂得孩子长什么样子,还不是咱们说是就是。”
杜子源附和说道:“大哥说得对,姜氏哪里认得出来孩子。”
“只是这两三岁大的女娃娃去哪里找啊?镇上也不见得有卖。”刘氏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
虽然刘氏没去过牙行,但是也知道,人牙子也不会收那么小的孩子的,毕竟那么小的孩子买回去了也干不了活,还得需要人照顾,这也太不划算了,根本不好出手。
这要是七八岁大的女童,还好找一点。
杜老二说道:“我就是担心不好找,所以才和姜氏说了半个月之后,只是姜氏只给了十日的时间。”
“不过不要紧,十日时间也足够了,这年头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出得起价钱,肯定能够找到一个两三岁大的女童。”
姜奶娘每个月都会寄回家五两银子,有时候得了赏赐,寄回来的银子更多,因而两年时间下来,杜家一共从姜奶娘那里得了一百多两银子。
这两年来杜家虽然建房子、买地,给杜子腾娶妻花了不少银子,但是手头上还是有不少银子,买个女童的银子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没有。
杜老婆子心疼说道:“这买个孩子得花好几两银子吧?”
村里也有家里穷卖儿卖女的,故而杜老婆子知道买一个孩子回来少说也要花上好几两银子。
他们全家辛苦在地里劳作,一年也攒不下这么多的银子,杜老婆子如何能不心疼。
杜老二说道:“你也不想姜氏知道玲玲死了,到时候闹起来吧?如今她是公主的奶娘,可不是咱们这些小老百姓能够得罪得起的。”
杜老二知道,姜奶娘之所以放过他们,不过是因为孩子在他们手上,还有看在他们是孩子亲人的份上,可要是姜奶娘知道孩子没了,她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杜老婆子听到了杜老二的话,也只能叹气,不再言语。
她自然知晓事情的轻重,只是心疼花那么多的银子罢了。
要知道那可是几两银子呢,可不是几文或者几十文。
不过也幸好玲玲死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对外到处宣扬,而是随意挖个坑将孩子给埋了,所以村里人也不知道玲玲已经死了的消息。
要不然那些村里人肯定早就说出来了。
就是有些担心村里人会认出孩子来。
毕竟村里不少人见过玲玲那孩子的长相。
张氏将自己的这个顾虑说了出来。
杜老婆子说道:“这有什么可担心的,小孩子长得快,变化也快。何况玲玲很少出现在人前,他们不见得记得玲玲长什么模样。就算有人怀疑,我们也可以说他们瞧错了,或者是孩子变化快。”
杜家人闻言,十分赞成。
没错,他们是玲玲的家人,玲玲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他们说那孩子是玲玲,那孩子就是玲玲,有谁敢说比他们更熟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