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皇权枯骨 > 第10章 上下其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到底是吏部堂官,职房边上就有一个休息室,也算是宽敞明亮。

就这一个休息室就比普通主事的职房还大。

王宁远跟在姚尚书身后洗过手,招手让刘槐把打饭盒拿过来。

‘给我吧,你也快去吃饭!’

饭菜摆上,虽然吏部的饭菜虽然卖相差点,可食材倒是实打实的。

至于别的部伙食如何,关王宁远什么事。

‘持正,玉堂酱园是你们兖州府的吧!’

看到王宁远又要躬身答话,姚夔摆摆手。

‘哪来那么多规矩,还不如堂树公来的洒脱。’

王宁远这才扶着姚夔坐下,嘴里也没闲着。

‘到底是家乡的作坊,父亲在时就很照顾他家,在任职治中期间愚也就多照顾了些!’

‘堂官要是喜欢我打发人去交代一声!’

姚夔笑着点点头,‘能多叫我声世叔,就更好了!’

上了年纪的人好哄也不好哄!

姚夔嘴上说着要吃清淡的,筷子却伸向了红烧肉的盘子。

要不说人家能身居高位呢,只三块红烧肉他就在没有多看一眼。

‘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说着还笑眯眯的看着王宁远。

‘若没了这点口腹之欲人生何其苦也。’

怎么话里话外都是适可而止的意思。

只半碗杂粮米饭,姚夔就放下碗筷,从袖笼里掏出手帕擦擦嘴,用茶水漱漱口,然后端着茶杯看着王宁远吃饭。

到底是浙江人,他的菜都偏甜,配上重油重盐的公食倒也勉强算得上相得益彰。

指指剩下的杂粮米饭,姚夔笑着点点头。

‘持正自便即可!’

细嚼慢咽的总算把所有的食物塞进肚子里。

‘到底是年轻人,食肠宽大!’

看着王宁远清理完口腔,姚夔看了一眼外面的日头。

‘陪本堂溜达溜达!’

陪领导散步聊天也算必修课,赶紧拿起披风帽子整理好,两人溜达着出了吏部。

‘黄岩黄侍郎在四川公干你可晓得!’

王宁远点点头,扭头看看承天门(天安门)边的侍卫,这才小声说道。

‘是因为云南的事嘛?’

一位正三品的侍郎,尤其是吏部侍郎出门公干,处理的事当然非同一般。

姚夔点点头示意王宁远接着说。

‘沐家驻守云南百五十年有余,如今那里却越发不稳,盗匪横行不说,互市收入更是锐减。’

‘如果朝廷一直放任不管,恐会糜烂川南三省。’

两人进了承天门内的金水桥,姚夔这才停下脚步。

‘难怪汝能和陛下畅聊!’

什么畅聊,就知道陛下去自己家释放出来的信号不同。

现在好了,算是把自己摆在台面上了。

那就别藏着掖着了。

‘愚认为北方九镇动一发牵全身,陛下慎重乃是盛名之举。’

姚夔嗯了一声,王宁远赶紧说道,‘北静王独占九镇中的六镇,只能缓缓图之。’

‘西宁郡王占两镇倒是一把钥匙,只是在这之前保证粮草军需。’

姚夔看了一眼王宁远,‘堂树公在四川任职时青天之名川南三省之甚。’

‘压的沐家一动不动,何其雄哉。’

‘行了,就到这吧!’

王宁远躬身送姚夔,直到姚夔身影进了奉天门,这才转身离开。

还真是坏了事的义忠亲王,他这一下耽误了多少年的大业。

华夏民族的族人对于土地的渴求就没有停止过。

三年时间足够王宁远了解到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了。

四王控制着北,西北,山东半岛,两广之地的军权。

想要土地,要粮食收入西南是最好的突破口。

从父亲的笔记中也能推测出已经在为蚕食西南做好准备了。

科举中的策问那是闹着玩的,真以为凭着四书五经就能登上天子堂。

策问中杀伐之气之甚如血气扑鼻一般。

工具人就做好工具人该做的事。

王宁远老实的回到职房接着看自己的资料去。

这一下午,员外郎,主事,典吏,刀笔吏来来往往,还得王宁远多饮了好几杯茶。

总算到了下班的时间,带着刘槐溜溜达达的往家走。

刘槐在耳边不停说着他在吏部被各种试探的话。

买了一只烧鹅,两人这才回到府里。

东跨院里一片欢声笑语,一看这才发现德哥儿正带着一群少年在那里忙活呢。

换了官服,王宁远也赶了过去。

‘爹,您回来了!’

‘这是干嘛呢?’

德哥儿停了手里的活,让边上的少年接手。

‘下午西山庄子上的管事来了,商量送收成过来的事。’

王宁远点着头,看着少年用简单的榫卯结构的木条搭了一个鸡舍。

‘娘让他们送点活鸡过来,每天的剩饭剩菜也有个去处。’

‘踏英过来!’

黑色的细犬听到召唤,也不围着马转了,如箭一般的奔着德哥儿就跑了过来。

王宁远摸着踏英的脑袋,‘下的鸡蛋够你们吃的不?’

几个少年哈哈一笑,‘回二老爷,我们都商量过了,一半尽够!’

德哥儿这才解释道,‘顺忠王推荐了两位武师过来,明儿开始我们就要晨练了。’

‘爹,先生的事您也快决定!’

实在插不上手,王宁远这才点点头,起身准备离开。

德哥儿眼睛一眨,就跟在父亲身后准备一起离开。

进了正院,王宁远这才问道。

‘贾家怎么样?’

德哥儿摇摇头,一副看不明白的样子。

‘贾琏的确是贾家难得的明白人,我就是想不通他对庄子,铺子的事了如指掌,怎么还能败的这么快。’

‘估计问题出在宝玉他妈身上,这事您得问我娘去。’

父子穿过一进院,进了西跨院,从夹道到了第三个小院的门前。

德哥儿敲敲门,一位布衣木钗的妇人打开门。

‘老爷,三少爷!’

德哥儿嘿嘿一笑,‘韩家婶子,韩叔不会又在高卧吧!’

妇人笑笑,伸手从德哥儿肩膀上取下一根干草。

‘哪里那么清闲,正和大少爷一起看书呢!’

王宁远打头进了小院,直奔堂屋而去。

刚进堂屋,就听到西屋里韩彬给令泰讲案例的声音。

进了西屋,王宁远摆摆手就坐到炕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