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皇权枯骨 > 第12章 上下其手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感受到王熙凤眼里的不满,张穗是一点也不在乎。

喊了一声听春,‘去让王顺过来!’

王顺到了过厅,听完张穗的吩咐转身就离开了。

王顺去哪了,出了垂花门,直接进了西跨院,回到第一个小院自己家里。

王福看到儿子回来还纳闷呢,‘你不在院里听用,怎么还跑回来?’

王顺摸摸边上的茶壶,倒了一杯茶喝下去这才说道。

‘贾家来求官了,夫人让去问问老爷,这不就躲过来了!’

王福躺在躺椅上晒着太阳,笑着说道。

‘二少爷没有老爷的周正,行事却让人更舒坦。’

王顺又纠正了一次父亲,是老爷不是二少爷了,换来父亲的一对虎目。

‘以后庄子上的产出就归到德哥儿门下管了,你小子好好敲打敲打那些主事,要是敢打迷糊眼,就狠狠的收拾。’

王顺砸吧砸吧嘴,就德哥儿,想唬弄他可不容易!

‘能身在王家也是咱们家的福分!’

王顺立马点点头,自己大哥能在邹县当上衙役班头多亏了二老爷。

‘爹,我能分不出个好歹,多少是多!’

‘孔家的佃户,家奴过的什么日子我是亲眼看到的。’

王福哼了一声,‘衍圣公,虚有其表罢了!’

‘我随老爷求学时,老爷就说过,千年的世家,也就剩一个名了!’

王顺听了点点头,还是德哥儿说的更狠。

孔家嘛,朝廷立的一杆大旗而已,用来安抚读书人罢了,皇家统治的一种手段罢了!

过厅西屋里已经摆上了午饭,李纨却不停的看向门外。

张穗看着李纨焦急的神色,咯咯直笑,好不容易这才忍住。

‘兰哥儿都快七岁了,你总不能把他绑在腰带上过日子吧!’

李纨听张穗这说,俏脸通红,用手帕遮住脸低着头想反驳却又无法开口。

张穗看着李纨的样子,心里却不停的感叹。

人人都骂曹孟德,人人都想成为曹孟德不是没有原因的。

古人成亲都早,年纪轻轻的少妇,身材神色都到了妇人的巅峰,食髓知味的男人哪个能受得了这个。

王熙凤搅着手帕,遮住自己的脸颊咯咯的笑着。

‘我当官家夫人是如何的了得,不过表嫂话糙理不糙,说的也恰如好处!’

‘兰哥儿毕竟是小男子汉,怎么能长在咱们妇人手里。’

‘好嫂子你就放心吧!’

这王熙凤的确是玲珑剔透,一句话就知道了张穗的作风。

李纨正想狡辩,就听到外面传来的朗诵声。

贾兰被德哥儿安排在乙班跟着上了一堂课。

谭松先生授课,一节开蒙的三字经也是讲的精彩纷呈,听的贾兰入迷不已。

随着乙班的孩童一起排队,知道这是午食。

倒是是国公府的孩子,虽然只有六岁,可个头自然不矮。

德哥儿作为家里的主人,学问自然不差,这会也当起了先生。

把贾兰安排在队伍里,看到前后和左边的同龄人都一脸的认真,贾兰也学着他们挺胸抬头。

德哥儿走到队伍前,身体站的笔直。

春种一粒粟,

说完一句,下面立马大声的跟着念起。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念完一手毫无停留,接着喊道。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张穗几位在屋里听到的就是这个喊声。

最后也是一句春风吹又生里结束了午饭前的唱诗。

贾兰被后面的童子推了一下,这才跟着接过仆妇手里的木盘。

木盘很奇特,三个如碗一般的凹槽。

一勺五花肉白菜豆腐,土豆片,打饭的仆妇看了一眼唇红齿白的贾兰,又拿了一个鸡蛋放到木盘上。

屋里的摆设让贾兰耳目一新,随着童子坐到木桌边。

临时的同窗没有立马坐下拿起筷子,而是又排着队拿起木碗去打汤。

真是舍得,木耳鸡蛋番茄汤,看到前面有人忍不住喝了一口,贾兰也小小尝了一口。

酸酸甜甜确实可口。

回到自己的位置边,这才发现本来空着的位置上已经放了木盘。

刚放下木碗,德哥儿手里端着汤也走到贾兰身边。

德哥儿拍拍手,‘饭不够自己去领,汤管够,不许浪费,开动!’

贾兰自然是不明白,这种简单的命令就是在点点滴滴中慢慢培养起来的。

一声开动,饭堂里说话声,咀嚼声,就大了起来。

‘兰哥儿,快尝尝能不能吃的惯!’

玉米面的杂粮馒头,按说贾兰是吃不惯的,看到同桌吃的痛快,贾兰也掰着慢慢吃了起来。

一只黑手伸到自己木盘上,贾兰抬头看去。

这位留着冲天辫的临时同窗笑笑,利索的剥好鸡蛋。

把鸡蛋放到贾兰手里,这才笑笑。

‘放心,打饭前都仔细的净过手和面!’

说完小心的收拾桌案上的鸡蛋皮放进桌下的木桶里。

‘他家在外城难有一间猪舍,不光这些,还有几间食铺的厨余也要拉回去喂猪。’

贾兰这才仔细的看看,屠夫一家或者养户家的孩子也不算强壮。

这位不正是背九九口诀时磕磕巴巴的人嘛!

饭菜可口嘛,自然不如荣国府的饭食,可贾兰却吃的香甜。

饭后几个甲班的同窗却主动收拾起餐盘。

贾兰看到刚才刚才的同窗小心把厨余拢到两个大桶里。

休息了两刻钟,院里响起了竹哨声。

老实的排好队,这次是两个壮汉主持课业。

从乙班开始,五五分队,一个枣核状的球放在中间。

哨声一响,德哥儿嘴里喊着就冲向对面的同窗。

如果有现代人就能认出,这是五人版的橄榄球。

贾兰突然被同窗们迸发出的激情给惊住了。

看了一场,这才大致了解了这个运动的精髓。

一个个在深秋里流着汗水回到贾兰身边。

揉着肩膀腰部,一个个还在讨论刚才的传接不对,丝毫不见刚才在场上的剑拔弩张。

贾兰正听的高兴呢,场上甲班的已经准备好了。

各个侧打着绑腿,认真的围成两圈,仔细听着被围在中间那位的布置。

这一开始,贾兰眼睛瞪的溜圆,相抵的两人肩膀碰着肩膀,脸都快贴到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