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皇权枯骨 > 第92章 百姓的力量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顺忠王看到王家仆人胸口竖写的秉公堂三字还好,看到旁边的标志忍不住问道。

‘这个小天平挺有意思,谁的手笔?’

王宁远无奈的说道,‘还能是谁,还不是家里那个臭小子!’

顺忠王听了一笑,‘挺好!

看来持正是彻底继承了秉公堂。’

王宁远冲着山东方向拱拱手,‘大哥的意思,持正受之有愧!’

‘你怎么跑来了,府上过年的事宜都准备妥当了?’

家里这些下人是真能抓住主心骨,连说话的语气都带着骄傲的劲。

‘老爷,少爷说国槐树木料不错,特意让小的过来挑些好的采买回去。

将来也是做个家具,铺地板的好料子。’

看到王宁远眼里的不悦,还忍不住撇撇嘴。

‘这是少爷传信回来的,夫人都说少爷会过日子。

再说了,这些鲜木料价格又不低,换成干木料建房还省事安全呢。’

边上的顺忠王忍得的连鱼尾纹都能夹死蚊子了!

这还了得,啥时候德哥儿的话到了如此好使的地步。

‘滚一边去,大拉拉的也不怕人家笑话。’

仆人脸一板,立马恭敬的让开位置。

只是嘴里的嘀咕还是没少,‘少爷说的也没错,这么好的料子直接建屋子不是败家嘛!’

王宁远这个气啊,今天就没看黄历。

已经提心吊胆了半天,现在连下人都开始质疑自己了,还有没有规矩。

顺忠王一把拉住王宁远的胳膊,‘行了,当老子的就能不讲道理。’

说着用眼神示意王宁远看,果然不远处就能看到几位衣着不错的豪奴在挑选木料。

扭头在往右边一看,干嘛,没放倒的树上也已经绑上了布条。

看来各家藏好木料的事都是相通的。

‘不要太高估高门大户的操守,没人把这事挑破,价格也不会炒起来。

看来你家那小子也是懂人心人性的。’

说着停下脚步向后看去,王宁远那张脸啊,真是精彩异常。

刚才那位家仆又口若悬河的在那显摆呢,生怕这里的木料卖不掉!

就是这种出头的事能不能让别家去干,什么事都自己冲上去算什么本事。

‘怎么持正还不高兴了,这样挺好,让那些商人参与进来,有王家压着那些狗眼看人的文臣也能低调点。

你真以为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文人不会压着价买木料。

槐木做的家具给家里闺女做婚嫁的嫁妆足够。’

王宁远嘴角直抽抽,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文臣占皇家便宜成雅趣。

只是雅着雅着就成了巧取豪夺的遮羞布。

‘王爷,不请陛下过来?’

顺忠王这才对身后的苏培盛点点头。

破败的寺庙彻底没了踪影,反倒是起了一排平房。

破门帘上用白灰画着标志。

平房后面有青烟冒出,还时不时的有打铁声出来。

真行在这里办公也不嫌吵的慌,木槿这忍耐力还真不一般。

一位明显是小贩打扮的年轻人从门帘上画着算盘的屋里出来。

一脸的笑意的看着手里的凭条,头都没抬,脚步顺溜的就进了门帘上画着铜钱的屋子。

盏茶的工夫,身上背着一个麻袋,就快步往林外大路走去。

‘见过王爷,持正兄!’

两人正盯着小贩快速出了林子,上了远处停着的牛车。

木槿也不知是啥时候悄咪咪走到两人身边的。

‘王爷,那位是贩卖柿饼的小贩,有胆量来卖,某家自然敢收。

还付了些订钱,明天还有柿饼送来。

过年怎么也得给大家添些嚼头不是。’

顺忠王点点头,‘几车柿饼才值几个钱,大家安稳才是正事。

那些秃驴的铜钱可还好使。’

木槿拱拱手,满眼都是笑意。

‘持正兄果然有手段,那些得道高僧连讨价还价都没有。

直接拉着铜钱过来的!’

木槿也是会阴阳怪气了,什么得道高僧,不还是贪婪红尘的繁华。

‘行了,忙你的去吧,我们随意转转。’

没看到咱们顺忠王没有聊天的心思嘛!

木槿看到正自己清理身上异物的雍庆帝,更是连告辞的礼数都遗漏掉,转身就走。

‘一边去,看到哪个干粗活的还有人伺候。

你一过来看把贾家人给吓的,腿都软了。’

苏培盛被训的连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满眼都是祈求的看向顺忠王和王宁远。

看到雍庆帝手上的红痕,王宁远总算明白这位陛下身边的官宦在担心什么!

‘陛下,这身子骨一活动是不是松快多了!’

雍庆帝点点头,用棉衣袖子擦着额头上的汗珠。

‘别说,这种活计还真是和练功不同。

这一停下来,心跳的声音自己都能听到。’

雍庆帝直接无视苏培盛递过来的手帕,抬腿就走。

‘咱们先去看看,真舒坦!’

那可不,在宫里,在百官面前,谁敢让您甩开膀子挥舞斧头。

作为天下最尊贵的男人,可那也是男人。

对于自己身上的力量美难免会有自恋感。

加上用斧子劈下去的那种破坏感总能激起人性中最原始的破坏欲。

尊贵又能怎么样,还不是被各种礼法限制着。

反而没有普通汉子过的那般洒脱,真的遇到这些最底层的百姓,反而处处新鲜。

绕过办公房,后面是一排更宽的临时库房。

几位东平郡王府的侍卫手握长枪,腰挎钢刀守护着。

苏培盛从赶来的人手里接过腰牌,这才悄悄的递给雍庆帝。

推开第一道门,里面全是破旧的木架,雍庆帝眉头一皱,伸手就推推木架。

虽然卖相差点,可架子依然牢稳。

看到架子上篮子里的鸡蛋,鸭蛋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陛下,这些鸡蛋是专门为孩子准备的,只有十二岁以下的孩子每天早上才有一个煮鸡蛋。

今天中午大桶的蛋花汤绝对不超过四个鸡蛋。’

雍庆帝点点头,‘怎么老人也不能分到一个白水煮蛋?’

王宁远摇摇头,口气肯定的回答道。

‘不能,这些鸡蛋已经将京城周边农户的都收买来了。

孩子才是他们的将来,这一点如果看不清,相信木槿有的是法子收拾他们。’

雍庆帝深深看了一眼王宁远,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不是你整天挂在嘴上的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