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皇权枯骨 > 第94章 民不可欺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着满身补丁的妇人从水井里打水,提着倒进围着几个刚长出发茬的女童前的女盆里。

女童们手指通红的洗着木盆里的白菜,辣椒。

身边几个木盆里已经满满的都是白菜。

不用问也知道这里是伙房,王宁远指指只有屋顶的棚子。

‘这里只允许妇人和孩童在这吃饭。

所有的男子都在自己的劳作的地方用餐,一视同仁没有例外。’

雍庆帝点点头,看看旧砖垒起的厨房。

‘有章法就好,比朕想象的有条理。’

绕过厨房房是一片还没放倒的国槐林,只是树林里被清理的异常干净。

王宁远指指树林里黑色的地面。

‘这里本该有近两尺的落叶,是孩子们清理出来,专门用来积肥。

加上人黄,各类牲畜的粪便一起在粪坑里发酵,肥力不错。

粪坑是在司农寺张玉汝张大人的指导下修建的。’

雍庆帝微笑着点点头,‘你们倒是守望相助,总不忘了给对方夸功,朕晓得!’

穿过树林,十几个鼻青脸肿的光头少年在一队顶盔掼甲的侍卫目光下扎着马步。

柴让看到王宁远一棍子抽在少年的背上。

下手之重,连王宁远的眉头都不由跳动一下。

‘与你何干,目视前方,连左右都分不清的蠢货。’

被打的少年回头时眼睛里还流出一丝怨气。

只是动作却做的毫无瑕疵。

柴让手里提着木棍从两排扎着马步的少年人中穿过。

双手竖持木棍对着王宁远三人躬身施礼后这才笑着问道。

‘老爷,您怎么来了?’

王宁远点点头,突然一脚踹向他的右胯。

柴让身子一晃,眼里露出一丝笑意。

在府里学堂,他们常被王宁远偷袭,都成养成习惯了。

只是这出乎意料的动作,惹的雍庆帝和顺忠王都纳闷的看向柴让。

看着个头不高,勉强算的上敦实的少年下盘居然如此扎实。

真是人不可貌相,刚才的凶狠,此时的憨厚和骄傲都让人眼前一亮。

‘一个个都忙的脚不沾地,他们是怎么回事?’

柴让哼了一声,‘一个个野性难驯,欺负人都成习惯了。

小小年纪作威作福,让他们干活反而拖慢了进度。

我这安排完事过来操练一下他们。’

柴让的战斗力王宁远自然了解一些,没忍住还是嘱咐两句。

‘别没个轻重,他们身子骨能和你比嘛?

别打坏了,最后还得花钱治。’

柴让嘿嘿一笑,看看雍庆帝和顺忠王。

‘昨儿朝天宫来了四位牛鼻子老道。

正骨的手法娴熟,连草药都是自己带来的。

有他们在,我更能放开手收拾他们。’

吆喝牛车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劳驾让让,小心磕着碰着。’

四人让到一边,雍庆帝这才问道。

‘在打什么,需要这么多铁锭?’

牛车经过侍卫的检查往后面的后面走去。

‘陛下过去一观便知!’

说着王宁远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看到一排十余座铁匠炉,一瞬间都感觉自己置身于京城的铁匠胡同。

看到脚踩风囊的孩童,雍庆帝不由的看向王宁远。

‘不劳作不得食是这里的铁律。

被铁匠铺收下来也算给他们找一条生路。

不能人人都奔着科举而去,三百六十行,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更需要的是平衡。’

雍庆帝突然发现王宁远说话太有吸引力,不自觉的回说着思路继续想下去。

这种洗脑的话语连顺忠王都听出来了,下面就该说工匠的问题。

总之开国期间各种政策越来越不适应当下的国策。

都看出朝廷矛盾不少,可有机会总要给上位者施加压力也让陛下和决策者非常不舒服。

看到用石碾压出来的铁皮,雍庆帝一脸的好奇。

王宁远一把拉住雍庆帝的胳膊。

‘小心,铁皮锋利,小心伤着。’

雍庆帝任由王宁远拉住,听的进入劝也是优点。

‘如此薄的物品,用于何处?’

不得不佩服当下铁匠的手艺,只要表述明白,他们就能打造出所需要的物品。

更别说他们还能根据你的要求做的更加完美,甚至比要求打造的更好。

王宁远看看铺子深处摆放的物品。

‘贵人稍等,那两个铁炉的炉盘还在沙模里放着,不能给供给处送去。’

铁匠说着,用鉄钳夹着铁块放进炭炉。

黝黑的脸庞一转身立马就变的严厉起来。

‘愣着干嘛,放下手里的活,将铁炉抬出来。’

听到铁匠严厉的话语,王宁远小心的解释道。

‘这些铁匠都是从铁匠胡同特意请过来的。

都知道这里有皇后娘娘的脸面,都是铺子里的大匠亲自坐镇。

更何况这里很多器具都不是外面常见的,所以管理异常严格。’

雍庆帝看着炭炉由衷的点点头,‘到底有底蕴,连人家铺子里的炉子都连锅端过来了!’

看到搬出来的炉子,两位真正的贵人一下好奇起来。

‘持正脑子果然异于常人,居然能有如此妙法。’

顺忠王指着铁炉后部方形的炉桶。

‘这里是能加热的吧,这里还能做饭,果然好构思。

只是这生铁的炉子,国朝生铁的产量有限,够北方百姓用嘛!’

顺忠王自己说完,又感觉不对。

‘持正是否已经对生铁冶炼有了新的思量。’

王宁远听到顺忠心王这么说,都觉得无奈。

封建时代的人智商真不能小看,只从一点能想到产业链上的问题,这种人谁能小觑。

‘五弟不用捧他,要是没有猜错他手里是不是握着墨家人。

苏培盛,去请田先生过来!’

这还怎么藏,这些在政治斗争圈里长大的人心思转变之快简直出乎王宁远的预料。

雍庆帝和顺忠王已经拿起拐脖和烟囱开始试装。

王宁远接过雍庆帝手里的腰牌开始出去调动侍卫和羽林卫。

等守卫人员安排完毕,王宁远回来的时候脸都变了。

田氏兄弟都到了不说,还有几位头发花白的中年人已经跪在雍庆帝面前。

铁匠营里的匠人更是一个外人都没有。

‘王大人,陛下请您过去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