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皇权枯骨 > 第106章 各方利益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穗看到跟在自己屁股后面,嘴里嚼着蜜三刀的儿子就烦。

‘娘,也蜜三刀也不甜,您怎么想起吃这些的。

还有这糖角,都不如老家大集上卖的好吃。

娘您慢点,现在您可是家里最尊贵的人。’

张穗停脚步,抬手就给了儿子一下。

‘就你话多,吃东西还堵不住你的嘴!’

说着还示意儿子看在一边站着的老嬷嬷。

‘这是宫里来的徐嬷嬷!’

德哥儿自然早就看到徐嬷嬷,只是母亲没有开口,德哥儿也没多问。

掏出手绢将手擦干净,这才拱手弯腰施礼。

‘徐嬷嬷好!’

突然觉得不对,又抬起头看向这位鹤发童颜的老妇人。

徐嬷嬷仪态端方,虽然气质典雅,不开口还真不会夺了主人的光彩。

徐嬷嬷双手交叠放于腹部,只是轻轻的点头。

微笑间这才显示出岁月的痕迹,额头深纹和脖间的横纹异常明显。

嘴鼻间的法令纹弧度出来,徐嬷嬷脸上的温和让德哥儿都防备心大减。

‘德少爷叫一声徐嬷嬷就好,要是少爷愿意叫一声徐奶奶,老身也不介意!’

德哥儿立马痛快的叫了一声徐奶奶。

一声徐奶奶叫完,徐嬷嬷脸上的皱纹也随着柔和起来。

王宁远夫妇俩对她还有防备心理,更多的还是在审视。

可德哥儿一句徐奶奶算是接受了自己。

徐嬷嬷心里刚放松一点,德哥儿就走到徐嬷嬷身边。

‘徐奶奶,您皮肤真好,放心用不了两天我娘就得向您取经。’

徐嬷嬷嗯了一声,抬头看向张穗。

张穗礼貌的笑笑,就准备在椅子上坐下。

‘夫人,您气血充足,食欲渐长,更该多走动走动。

有老身看着,您且放心。’

嘴里说着,徐嬷嬷走到张穗身边扶着张穗的胳膊又在屋里溜达起来。

德哥儿也想学着托住母亲的另外一只胳膊,没想母亲一甩胳膊不想接受这份殷勤。

‘臭小子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说吧又有什么事?’

德哥儿嘿嘿一笑,‘娘您是在广宁门外买了两个破院子?’

张穗嗯了一声,低头看看跟在身边的儿子。

‘我记得说这事的时候你在跟前,本来打算在那里建一个客栈的。

金陵那里要用银子,这事可能得耽搁两年。

正好广宁门外不少人家去了海甸,那里原有的客栈也够用。

怎么你也用,说来听听!’

说着张穗脚步一顿,‘你们互助社有银子租院子嘛?’

德哥儿吸吸鼻子,‘瞧不起谁呢,我们哪个不是富家子!’

刚说完脑袋上就挨了一下,一只葱白般的食指就戳在德哥儿的脑门上。

‘你结社,我们当父母的不管,只要不耽误学业就好。

可你也不能如此口无遮拦,都是官员子弟,怎么能说富贵!’

德哥儿站直身子,脑袋一低立马老实的受教。

‘真以为自己多有号召力,不全是看在你李爷爷,你父亲的面上才让后辈入社的。

擦亮你的眼睛,年纪小正是三观形成的时期,心思变化更是如海般难测。’

德哥儿看了一眼母亲身边的徐嬷嬷,这才小声的回答道。

‘娘,一共二十二个社员,全都是我和夏奶奶特意筛选出来的。

都和标哥儿差不多大,无论家世和家教都是上上之选。’

张穗那一眼,徐嬷嬷读懂了,满是我儿相信你,我们家也就接纳你。

在宫里一辈子,见过宫女斗心眼使绊子。

见过宫妃争宠将身边的太监宫女弃若敝履。

皇子之间反目成仇,父子之间为了权力互相虚与委蛇。

皇帝,皇后对于皇子,皇女,宫女,太监有绝对的话语权,生死宠爱也只在一念之间。

身在深宫,徐嬷嬷见过太多黑暗,各种毒辣心思。

突然出宫时的忐忑一点不比当初入宫时少。

深宫里那些无家可归,无人照料的老宫女,老太监是如何落寞,有一口薄棺已经算是优待。

不抱团取暖那种凄苦又怎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出宫前皇后娘娘说的清楚这是给自己找的养老人家。

皇后不需要自己给宫里提供任何信息,只需为了自己不多的后半生努力融入王家。

回想起王家老爷看自己时探究的眼神,夫人审视的眼神,想融入更需要敞开心扉。

徐嬷嬷扶着张穗坐下,倒了一杯菊花茶,微笑着递到张穗手里。

张穗接过茶杯喝了一口,不由抬头看向正转身去倒水的徐嬷嬷。

德哥儿自然也注意到母亲的动作,忙用眼神询问。

张穗微微一笑,三小口将不多的茶水饮完。

‘夫人,屋里有火炉,空气干燥,要多补水。

夫人嘴角起了些干皮,老身做主换成了菊花茶。

夫人气色充足,肠胃通畅不需要添加蜂蜜。’

德哥儿听着徐嬷嬷的叙述不由看向母亲,嘴角有干皮自然能看到。

气血和肠胃又是怎么判断的?

‘德少爷,喝点温水就好!’

德哥儿接过茶杯,笑着说道,‘徐奶奶,叫我德哥儿就行。’

一口水进入口腔,德哥儿总算知道母亲为什么满意!

听春跟在母亲身边多年,这份贴心还真是不如这位老嬷嬷。

‘接着说咱们的,怎么剔除社员我和你父亲都无权干涉。

可他们的父母更重视的还是他们的学业,都是官宦人家的孩子,为官出仕才是家之根本。’

德哥儿靠在母亲身边的椅子上,‘这我能不明白嘛!

社规的第一条就是大家在学业上互助,取各家之长。

以后入社我们会用推荐考察制度。’

看到儿子一心想着自己起社搞事,当父母的能怎么办。

谁叫儿子的心理年纪已经趋于成熟,是头破血流还是康庄大道那也是孩子选择的路。

‘想要院子就是已经凑了够了银子,也想好干什么了?’

德哥儿嗯了一声,‘我们凑了一百两,向夏奶奶借了一百两,顺忠王府三管家答应借一百两。’

张穗一盘算,修整院子一百五十两足够,剩下的算是起步资金。

‘社员里有一位工部主事子弟,家里有资源,我们打算聘用那些老工匠。

我们打算做高中低档益智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