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皇权枯骨 > 第130章 大幕拉开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宁远将酒杯递到金长史面前。

示意他将桌上的蹄花端过来。

金长史无奈只能转身端起蹄花,接过王宁远手里的酒杯。

他是见识了,上午雍庆帝和百官的庄重,中午宴会时的放浪。

现在更是眼界大开,勋贵和文官之间面对面的对喷。

总会有人注意到三人的动作,吏部尚书姚夔站在文官前列纹丝不动,吏部四司官员也慢慢的向王宁远靠拢。

随着掉书袋的官员加入争论,王宁远这个看戏的团体位置越来越靠后,同时熟人越来越多也就更加的显眼。

随着勋贵队伍里的一句‘彼其娘也’出口,礼官和御史也正式下场。

围在王宁远身边的十多位官员又悄悄的退到大殿柱子后。

张玉汝伸出头看了一眼乱哄哄的场面,一脸的狐疑。

‘持正兄怎么看着这么熟悉,这些御史到底是哪边的?

不说正事,怎么又把太妃的事扯进来,现在到底是商量郊祭还是弹劾太妃失礼?

不是没钱嘛,怎么没一个人说。’

说完也不知谁递过来一杯酒,张玉汝接过就倒进嘴里。

‘能不熟悉嘛,只要乱起来,这事就会不了了之。

今日的祭天大典也会虎头蛇尾,从尊礼隆重到满殿无礼狂吠。’

‘梦白兄点睛之言甚妙,来饮盛!’

‘平日理国公也并不粗鄙,今日倒是一反常态,不知战场上可有此雄风。’

‘理国公府,还雄风?娈童之风还差不多!’

这话一出口王宁远立马扭过头来,个子高也有点不好,太显眼。

原来是兵部职方司郎中方钝。

王宁远给这位同僚倒了一杯酒,笑着小声问道。

‘明锋兄有礼,勋贵世家养兔爷,娈童又不是什么新鲜事,说点我们不知道的!’

方钝对着王宁远拱拱手,‘持正兄有礼,职方司可不比文选司,就是个清水衙门。

到哪里去听那么多新鲜事去!’

说完一群人都伸长脖子看去,果然还是御史有战斗力。

刚才还一副雍容华贵,犹如国母气势的甑太妃已经起身离席。

方钝拉拉王宁远的衣袖,平时也就寒暄几句,今儿怎么就这么热情。

看到这种笑容王宁远心中一紧,必定是有所求。

两人又往角落里移动几步,方钝这才小声埋怨道。

‘前两日光侍郎突然登门。

本官在职方司任职已有八年有余,三品侍郎登门拜访还属首次。’

王宁远嗯了一声,‘可是兵部右侍郎光时亨光侍郎。’

王宁远掐指一算,挑起眉头问道。

‘时锋兄,光侍郎该是和你同科吧,关系不该至此吧。’

嘴上称兄,这位方钝方郎中年近五十,虽然安稳嘴严,可这年纪没跨过五品官的界线已经没了培养价值。

王宁远深怕这位也是来跑官,可在一眼心里瞬间又释然。

到底是清水衙门,也没听说这位方侍郎家里有多富裕。

‘光侍郎让我重整奴儿干都司的舆图和天气水文地质进行增补。

可我识得北静王,人家知道我是哪个。

持正兄莫提北静王府的诗词风雪会,我还没糊涂到那种地步。

东平郡王补给本官一份,南镇府司是真没法?’

说着就对着王宁远拱拱手。

‘时锋兄是不是拜错庙门?

奴儿干都司的具体情形本官怎么会了解!’

今儿是不是时运不对,怎么还和外东北干上了。

‘持正兄莫谦虚,东平郡王可是提过,王家有商队在那里收中药和皮草。

据说商队掌柜还会当地的语言。’

王宁远心里骂了一句东平郡王,笑着拒绝道。

‘那都是抬爱之言,如何能当真。

若是时锋兄想要增补文书,我代时锋兄去问问南镇府司如何!’

商队是有收集当地资料的任务,可这事是秘密进行的。

也是王宁远再三给大嫂保证后,大嫂才勉强答应帮着收集信息。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没想到消息不是在外族泄露,居然在合作商那里泄露。

获得当地异族的信任不易,有个万一再想建立这种信任可就是千难万难。

商队以后可是有大用,为了这么点事露底那才是得不偿失。

王宁远指指对面几个伸着脖子看热闹的罗斯人。

‘他们不是来谈国事的嘛,肯定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

以时锋兄的才情混入鸿胪寺商谈团不难吧,相互印证之下增补文书不是唾手可得。’

说完王宁远将手中酒杯放到嘴边,示意这事到此为止。

雍庆帝倒是心情不错,还给自己看着斟酒呢,爷俩还能小声交流着饮酒。

对于大殿没泾渭分明的对喷队伍丝毫不在意。

武英殿大殿里热闹,王家府里可就温馨多了。

德哥儿大早起来,武还没练完就被王顺叫了回去。

张穗打着哈欠嘱咐德哥儿,‘一会你爹的那些下属和同僚家里来拜年,你在前面应酬着。

那些女眷直接让她们进二门。

都是你爹臂膀之子,不可怠慢,可省得!’

德哥儿好奇的看向母亲,‘娘,也不用这么早吧,天才刚泛白。’

张穗摆摆手,‘也是我困的差点忘了事!

要不是徐嬷嬷提醒,还真忘了这一茬。

主人家怠慢登门来客就是不尊重,更是失礼。’

母子俩正交流呢,听春就疾步来报。

‘夫人,柴夫人带着子女来给夫人磕头拜年。’

张穗看了一眼儿子,德哥儿说了一声,快请!

转身就回自己房里换衣服。

穿的和红孩子一样的德哥一脸笑容的进了正堂。

看到母亲面前的两个蒲团,德哥儿对着柴主事的一儿一女拱拱手。

‘窦夫人,小的贪玩贪睡,您见谅。’

窦夫人一脸的笑容,刚起身还没开口,德哥儿一拉棉袍已经跪下。

‘德哥儿给窦夫人磕头拜年,愿您福寿绵长!’

‘好孩子,如何使得,如何使得!

快起来,快起来!

三年不见,当初话都不愿多说的孩子,现在已经成玉树少年。’

德哥儿扶着窦夫人坐下,‘那会年岁小,见了长辈不知如何言语。

可我记得窦夫人做的桂花糕和豌豆黄好吃,至今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