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皇权枯骨 > 第134章 大幕拉开十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纨带着三个孩子刚过垂花门,就二院里跪了一片。

王家先祖的灵牌已经请出祠堂,有些老人磕头后,让孙子孙女扶着走到供桌前念叨两句。

这才从包袱里掏出祭品摆在供桌上。

磕过头的老妇人,小闺女都被张穗请着去了三院正堂。

老头子也被王顺请着去了外院招待厅。

看到衣着华贵的李纨和贾环三个也只是微微点头。

眼里只有好奇,毫无一丝羡慕贪婪之色。

阿桃乌雅请着半大小子们去了德哥儿房间。

德哥儿站在父亲身边,看着父亲握住老妇老头子的手依依拜年。

听他们唠叨孩子,唠叨收成,脸上没有一丝不耐烦。

甚至对于家里孩子来府上读书吃的好,别让主家亏空。

多么朴实的庄户,明明是剥削他们,可他们却把王家当作带领他们跨越阶级的领头人。

德哥儿都能感觉到,等着这位老头子时,从父亲身上传来那种安心感立马消失。

‘老先生怎么称呼?’

德哥儿好奇的看着这位面色黝黑手指修长的老人家,可身上的气质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庄上的教书匠。

亓之伟苦笑一下,冲着王宁远拱拱手。

‘罪人欠堂叔公一个道谢,可却不知该如何报答堂树公救乡民之情。

因亓之伟一心上位,牵扯进皇权斗争。

莱芜羊庄亓家三堂满门抄斩罪人认,可太上皇因寻不到亓之伟要屠灭满村,实在酷毒。

当时神志不清,怒火攻心的太上皇也只有堂树公敢仗义执言,力挽狂澜之下才救下羊庄两百余户近千人。

就连堂树公仙逝,亓之伟都不敢到人前送行,只敢委身在庄子里遥祭。’

王宁远再次上上下下打量一遍亓之伟。

身体消瘦,身上穿着虽比老农强,却也强不到哪去。

虽然全身透着温润的气质,可哪里还有一点当年名扬济南府铁“铁面”那股挥斥方遒的气势。

正是在任宣大(河北宣府、山西大同统称)阳和卫兵备道时,既能治兵又能治民。

不但守住西北的蒙古,还能修建水利,发展商业。

作为京城屏障,宣府的各种举动必入皇帝法眼。

正是有此功绩,亓之伟,亓坦之才的得以入户部。

‘德哥儿,请亓先生从侧门去我书房。’

德哥儿看到李纨带着贾环几个,没有一丝犹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看着李纨带着三个孩子给堂树公上香磕头,心里却想着怎么安排这位亓之伟。

留在身边当然能做幕僚用,对于朝堂上的老官员,尤其是对勋贵太上皇一系异常了解。

在府里学堂当先生就会多一些暴露的危险。

贾环为首三个孩子利索的又给王宁远磕头行礼。

接过王顺递过来的荷包笑着给三个孩子。

‘出门前可有给父母请安禀明去处?’

李纨蹲身一礼,‘出门前特意给大夫人,姨娘禀明。’

王宁远将贾兰脑袋上的红缨球摆好,揽着他的小肩膀问道。

‘路上冷不,可吃了早食?’

贾兰仰着脑袋,‘回舅父的话,吃了,还想喝府上的果子露。’

王宁远摇头轻笑,看了一眼李纨。

挺会顺竿爬,现在就称呼上舅父了,还知道要东西吃喝。

‘你们呢?’

贾环拉着贾琮又躬身施礼,‘回表哥的话,不冷,癫了一路倒是有点饿!’

贾环在外人前倒还真没有那么不堪,礼仪规矩,穿着举止算大方。

‘一会随德哥儿去,先用些点心果子露,中午多用些正食。

去吧!’

德哥儿回来领着三个小的去了他房间。

‘来王家拜年,府上可曾为难你?’

李纨诧异的看了一眼王宁远。

‘昨儿晚上就请示过老太君。

今早伺候婆婆用饭时多交代了表妹两句,被公公给挡了回去。

公公说晚两日再下帖登门给表哥拜年。

大夫人只问一句去哪,多嘱咐了两句。’

王宁远嗯了一声,示意徐嬷嬷请李纨进入吧。

李纨进了正堂,虽然有所准备,可还是被满屋的妇人,女子,闺女给吓了一跳。

不分尊卑的就这么拉着手说话,也没顾忌是否有未及笄的闺女,说的都是生孩子的事。

听春和画冬手里端着笸箩,正给大家发干果糖果。

‘纨姐儿过来坐!’

张穗拉着李纨的手,笑着给大家介绍道。

‘这位是老爷的表妹,大家伙有见过的,有没见的。

这些都是家里的庄户,有些是跟着公公讨生活来的京城,有些是我家的。

都习惯拿府上当娘家,初二过来拜年。’

李纨施了一蹲礼,这才用手帕遮住眼睑。

一声纨姐儿差点让她落泪,真是多年没人这么叫她。

偌大的荣国府只有她和独子相依为命。

披风被取下,手里就已经塞上了干果。

‘都尝尝,是正经的西域果脯蜜饯,吃着也耽误说话。’

看到有小闺女往口袋装,张穗咯咯一笑。

‘都有,先甜了自己嘴再说,每家都有东西押着回去。’

小闺女脸一红,‘想带些回去给爹甜甜嘴。

今儿庄上生牛犊子,爹没法来磕头。’

张穗冲着闺女招招手,等闺女过来搂着一番亲香。

‘真可人疼!’

说着用手捏捏她身上的棉衣,这才放心。

小脸通红还以为是冻的。

李纨算是见识了,聊的都是庄子上的收成,鸡鸭牛马的,虽有攀比话里话外却是在为庄子谋划。

德哥儿屋里,一群小子嘴里吃着东西,安静的听贾环白话除夕夜东西两府在祠堂祭祀的场面。

话里话外却在贬低贾宝玉,祭祀位置连贾琮都不如。

贾家人偏心已经到明面上的话都讲了出来。

宗祠祭祀,男孩的站位和手捧的物品,仪式的先后顺序才是家里男丁的地位。

贾环倒是挺能说,还拉着孩子们在房里站位,只是礼器的名称他是丝毫不懂。

德哥儿却听出不少东西,两府还是宁国府为首。

荣国府没贾赦为首,和家庭地位,政治地位正好相反。

这种情况贾家外房的人私下就不议论嘛,还是都只认族里的分红,丝毫不顾忌家族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