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皇权枯骨 > 第231章 打破平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以下的话是贾家人传出来的,不过我却认为是真!

贾化在贾政面前自降辈分,用子侄礼待贾政。

开口更是撑王子腾为舅父!’

大皇子听了都是一愣,一个大府的知府,如此恬不知耻也是让人瞠目结舌。

‘那是贾雨村还没拿到金陵知府职位前对他们的称呼。

高中进士,自认才高八斗,一路顺风顺水做到一下州知州的位置,目空一切的心态并不难理解。

突然被同僚弹劾孤立,那种身份和地位上的差别岂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大皇子一愣,这才想起文选司对江南几位官员罢黜时的评语。

‘江南官员落马身后有贾化在推动?

贾化还没有那么大的威望,少不了王家、贾家、甑家的参与。’

王宁远点点头认可了大皇子的话,接着补充道。

‘同样也少不了陛下和朝廷六部的推动。

江南的文官世家既然如此膨胀,我等推动一下也无不可。

更何况江南勋贵和文官世家之间也不是没有嫌隙。’

‘如此说来贾化出任兵部侍郎已经板上钉钉喽?’

王宁远伸出手感受着雨点打在手心上的感觉,不知不觉中雨已经越下越大。

也不知道儿子到了通州没,好在是新式官船,安全还不需要担心。

更不知闺女回府没,这么大的雨,闺女应该又高兴的冲到院中玩耍。

只是不知媳妇是种什么态度,想来应该是叉着腰无奈的训闺女吧!

‘有什么不可嘛,小人贤臣如何用,只在陛下一念之间。

能成事即可,殿下也需记住,用人之妙就在其中。’

大皇子用心体会着王宁远的话。

离开胡同,回到大路上,王宁远看着坑洼的地面也是无语。

都是石板铺成的地面,由于日久加上拉重物的马车增加,坑洼些并不奇怪。

只是王宁远这会已经在考虑从哪抽银子完善顺天府的基础建设。

‘先生,最近父皇点贾政的次数是不是过于频繁,明显有给他增加政绩的架势。

还有就是母后已经入住海甸行宫,宫中庶物竟全然托付于贾元春贾女官之手。

此时地位明显高于其它母妃,是不是过于抬举荣国府。

如今再加上贾化,还有巡边的王子腾!’

大皇子说完顺着王宁远的目光看去,满眼都是雨中更显壮丽的法华寺。

‘殿下既然心中有疑惑可有用心探究,出言询问左右春坊的学士?’

大皇子点点头,‘探究倒没有,只是关注了一下礼部。’

听到王宁远嗯了一声,这才解释道。

‘最近似乎贾政外礼部的日子并不好过。

虽然其它大人嘴上客气,可私下排挤的形式却越发明显。

难道到此地位,官员的出身竟然如此重要?’

王宁远微笑着点点头,认可了这种说法。

在任何时期空降而来的领导必受议论。

更别说是口含金汤勺的二代,若是能力不如自己更是会被同僚下属看轻。

当他得到的政绩越多,表现的越夺目受到的同僚的压力就越大,同样追随的人也越多。

这种空降必须有,站在更高位置的执政者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属下部门铁板一块。

一言堂更是要不得!

王宁远看着大皇子微微一笑,‘若我在礼部同样会排挤贾政。

十年寒窗,一步一步如今好不容易才得一个五品郎中。

可贾政呢,在工部混了十几年,一个员外郎最擅长的就是泡茶,研究诗词歌赋。

背靠着太上皇对其父的宠爱,荣国府的荣光,一入中枢就是从五品起步。

殿下在文选司将近一年,对多数官员的履历已然了然于胸。

同本官同科的进士中,五品以上的一手可数。

本官的同科多数还在六品七品晃悠。’

说着王宁远对着西苑的位置拱拱手。

‘太上皇看重先父堂树公,京中混乱时简拔先父入刑部,更受封建极殿大学士。

虽未入阁,却有次辅之明,本官也是在父亲掌权时科举。’

大皇子心中一动,忍不住问道。

‘春闱?’

王宁远摆摆手,‘宠臣之子自然会被另眼相看,起点自然不同。

只是没殿下想象中的那么糜烂。

林如海高中探花,更成为荣国府之婿,林家也是姑苏名望。

入驻扬州盐政是太上皇和勋贵共同运作的结果。

只是时过境迁,如今从扬州盐政抽血最狠的也是太上皇和勋贵。’

大皇子一愣,‘林如海有一女,如今正教养在贾老太君身边。

难道?’

王宁远扭头看向大皇子,示意他接着说。

‘质子?’

王宁远摇摇头,‘林如海并未在信中提及!

金陵护官符中的贾史王薛富可敌国。

财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皇城司和镇府司应该有他们每年礼物来往的礼单副本,殿下一观便知。

林如海牵扯到太上皇、勋贵、江南文臣世家、盐商太多密文。

那笔烂账必须留在扬州,扬州也是林如海的埋骨之地。’

‘父皇!’

王宁远哼了一声,‘内阁六部也不允许林如海跳出来。

牵扯这么多利益集团,估计就连夏吉也挡不住这场风雨。

陛下抬举贾政,就是让林如海明白,有些人需要被扔出来为扬州盐政负责。

殿下觉得,林如海之女和三殿下合适嘛?’

如此跳脱,让大皇子措手不及!

‘先生,荣国府必倒?

这是皇爷爷和父皇共同的达成的?

皇子妃,父皇还真看的起林家,听说那位林家女天生娇弱。

本宫不同意!

只牵扯盐政,还未到荣国府取死之地吧?’

王宁远点点头,‘京营中事殿下可曾关注?’

王宁远叹口气,‘不得不佩服代善公的识人之明。

经过多年裁撤调整,京营七十二卫,还有六卫将官是出自代善公门下。’

到底是出身最大的政治世家,大皇子随口就说出六个名字。

然后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羞涩,‘还是二弟提醒,我们共同确认的。

二弟谈起他们六卫将官满眼的佩服,也时常去六卫去观察。

父皇还训斥过他不务正业,可后来也允许他入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