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缓缓走下地下室,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仿佛这地下室隐藏着什么重要的秘密。当他们来到地下室门口时,李岩用力地将那扇框架铁门拉过来,伴随着一阵哐啷声,铁门被紧紧地锁住了。
李岩转过身,看着冯梦龙,一脸严肃地说道:“这是九宫八卦锁,设计得非常巧妙。如果从外面进来,需要按照九到一的顺序开锁;而如果要从里面出去,就必须按照一到九的顺序开锁。”
冯梦龙仔细端详着那扇铁门,心中暗自惊叹这锁的精妙设计。他点点头,表示明白。
接着,李岩带着冯梦龙走进地下室。一进入地下室,冯梦龙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整个地下室灯火通明,宛如白昼,让人感觉不到一丝黑暗和压抑。
冯梦龙环顾四周,发现这里竟然是一个宽敞的大厅,地面平整如镜,仿佛经过精心打磨一般。李岩微笑着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冯梦龙向前走。
冯梦龙迈步向前,李岩紧跟在他身旁,边走边介绍道:“这里每隔九里就会有一个这样的大厅,每个大厅周围都修建有囤货的房间,还有四口用于取水的地下井。此外,还有延伸出去的温室农田,一律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
冯梦龙听着李岩的介绍,心中对这个地下室的规模和设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不禁赞叹道:“真是了不起啊!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证平时的耕种生产,还能在战时作为藏兵运兵的通道,真是一举两得。”
李岩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轻轻颔首,表示对冯梦龙的评价非常认同。紧接着,他迈步向前,引领着冯梦龙一同前行。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一扇门前。李岩伸手握住门把,缓缓推开了房门。门开的瞬间,一股淡淡的粮食香气扑面而来。
进入房间后,冯梦龙的目光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只见房间里,一袋袋粮食整齐地码放着,从地面一直堆到了天花板,形成了一座巨大的“粮食山”。这些粮食袋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数量之多,令人咋舌。
李岩站在一旁,微笑着介绍道:“这些都是吴先生和朱老板先期垫付的生活物资。为了救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百姓,他们付出了太多。”
冯梦龙凝视着这座“粮食山”,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他感慨地说道:“吴先生的高尚情操确实令人钦佩。”
随后,李岩带着冯梦龙继续向前走去。他们穿过了一段通道,来到了一片温棚农田前。
温棚里,绿油油的小麦苗和各种新鲜的菜蔬长势喜人。这里采用了先进的滴灌技术,确保每一株农作物都能得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在温棚里,还有一些农夫和记录人员正在忙碌地工作着。他们或除草,或记录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每个人都显得格外专注。
参观完温棚后,李岩领着冯梦龙又走过了一段路程,来到了下一个大厅。从这里,他们可以直接走到地面。
当冯梦龙的双脚终于触及到坚实的地面时,他不禁对眼前的景象感到惊讶。街道竟然异常平整,就像是经过了精心的修整一般,没有丝毫的凹凸不平。
街道两旁,错落有致地矗立着五层楼的砖混结构楼房,这些建筑虽然并不华丽,但却给人一种整齐、实用的感觉。
李岩指着这些楼房向冯梦龙介绍道:“这些都是为百姓们修建的住房,城区内共有二十万套这样的房子。不过,由于杞县的受灾百姓越来越多,现有的房屋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所以我们只能在城外继续修建新的房屋,同时还需要重新修建城墙和壕沟,以防止有人眼红杞县的财富而前来抢夺。”
冯梦龙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接着,他们几人一同参观了地面上的农田和正在修建的新城墙。只见数万名工人正在忙碌地劳作着,有的搬运石块,有的挖掘壕沟,有的修筑城墙,场面十分壮观。
这些百姓们似乎都充满了劳动的热情,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才能有活下去的希望。冯梦龙看到这一幕,心中也不禁涌起一股感动。
然而,在参观的过程中,冯梦龙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里只有平民在劳作,却不见富户和乡绅的身影。于是,他好奇地问李岩:“怎么只见平民在这里干活,那些富户和乡绅都去哪儿了呢?”
李岩一脸严肃地回答道:“吴先生曾经说过,这些所谓的富户和乡绅,实际上都是些剥削百姓的阶级敌人。他们平日里对百姓们百般压榨,无恶不作,简直就是社会的毒瘤。如今,我们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就绝对不能让这些人继续逍遥法外。”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因此,我们已经果断地采取了行动,将他们的财产全部没收。这些财富将被用于救济那些受灾的百姓,以及修建房屋、城墙等公共设施,让大家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李岩稍稍提高了声音,“对于那些罪行较轻的人,我们会安排他们去劳动改造,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弥补曾经犯下的过错。而对于那些罪行极其严重的人,我们则会当众进行公审,并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其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最后,李岩慷慨激昂地说道:“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各尽其职,让百姓们都能安居乐业的新大明!”
冯梦龙听后,连连点头,赞叹道:“确实如此啊!有李城主在吴先生的引导下,再加上朱老板的关注和支持,一定能够顺利实现这人生中的理想目标!”
冯梦龙出了杞县向开封沿官道向西经洛阳,避开农民起义军王自用从新安,渑池到函谷关这通道被马守应把持。冯梦龙夜行晓宿躲避一路关卡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