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诸天万界革命 > 第32章 攻城易攻心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河内郡与豫州的土地,在钢铁与火焰之后,迎来了一场灵魂的洗礼。

冉闵站在监审台上,望着台下激动万分、仿佛重获新生的百姓,望着被鲜血染红的刑场,心中并无多少快意,反而更加沉重。

吴笛说得对,攻城容易,攻心难。公审铲除了明面上的毒瘤,但如何让这刚刚点燃的星火形成燎原之势,如何让这初步凝聚的人心转化为稳固的根基,接下来的路,更长,也更艰难。

他抬眼望向西北方向,那是司隶,是洛阳,是更多尚未光复的土地。而脚下的河内郡,必须成为坚实的基石,而不是匆匆路过的驿站。

“传令下去,”他对身边的祖逖低声道,“公审之后,立即着手统计人口,清查田亩。李一民,你负责调配第一批灵米和稻种,我们要让河内的百姓,今年就能吃上自己种的、饱腹的粮食。”

“诺!”

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而那扇在邺山深处发现的、刻有“汉武帝墓”的青铜巨门,如同一个巨大的隐喻,提醒着所有人,这片古老的土地下,还沉睡着未知的、可能更庞大的历史与秘密。眼前的敌人或许即将肃清,但未来的挑战,或许才刚刚揭开冰山一角。

河内郡,野王城。

公审的血腥气尚未在空气中完全散去,但一种新的、蓬勃的生机已然开始在残破的城池内涌动。菜市口刑场的血迹被黄土覆盖,取而代之的是都督府门前新贴出的另一张告示,吸引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

“冉大都督令:为安民兴邦,再造桑梓,今于河内、陈留两郡,征选贤才。凡熟读诗书、明晓律令、通晓农事、或有一技之长,愿为乡梓效力者,无论汉胡,不计门第,皆可至郡府报名。经考校合格,授以职司,共理新政,分田授产,与民更始!”

告示上的字句,比之前的安民令更令人心惊。“无论汉胡,不计门第”——这八个字,如同惊雷,炸响在等级森严、门阀林立的时代。人群中,有衣衫褴褛的寒门子弟目光灼灼,有原本只是小吏的汉人面露激动,甚至有几个躲在人群外围、穿着普通胡人服饰的牧人或匠人,也交头接耳,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报名处设在临时清理出来的原郡守府偏院。起初几日,前来问询者多,真正敢报名者少。多年的战乱与压迫,让人们习惯了隐匿和自保,对“官府”保持着本能的怀疑。但很快,一些胆大或因公审而重燃希望的人站了出来。

一个曾是司马家小吏、因胡人入侵而逃亡隐居的老者,颤巍巍地报了名,言明精通文书律法。

一个在并州乞活军中负责分配粮秣、略有算学基础的年轻汉子,被同伴推举而来。

甚至还有一个原本在慕容部贵族手下管理牧场、因不堪压迫逃至河内的鲜卑人,犹豫再三,也来询问胡人是否真有机会。

负责初步筛选的祖逖与贾诩,并未因身份出身而轻易否决任何人。祖逖气度沉稳,考校的多是民生治理、刑名律令的见解;贾诩则目光如炬,问题刁钻,更重实际应变与心性品行。他们深知,在这百废待举、人才凋零之际,唯才是举是唯一出路,吴笛“点燃星火”的深意正在于此。

与此同时,类似的场景也在陈留城上演。刘琨与班超主持选拔,刘琨更重德行情操,班超则以其西域都护的经历,更欣赏有魄力、能协调复杂关系的人才。九叔甚至以道术暗中观察报名者气运心性,以防奸邪之辈混入。

经过数日紧张的报名、问对、考校,最终在河内与陈留两地,各初步选拔出约二十余人。这其中包括了原晋室底层官吏、乞活军中文书、破落寒门学子、乃至少数确有能力且心向新秩序的胡人管事。他们被集中起来,由祖逖、刘琨等人亲自进行最后的训话与考核。

就在这最终名单即将确定时,两份来自基层义军首领的荐书,引起了冉闵的注意。

一份来自河内,荐的是原野王城附近一支义军的首领,名叫李虎。此人本是猎户出身,膂力过人,更难得的是在混乱中能组织乡民自卫,分配粮食物资颇有章法,且为人正直,在流民中威望甚高。公审期间,他主动配合乞活军维持秩序,指出数名隐藏的豪强恶奴。

另一份来自陈留,荐的是曾在庾亮旧部麾下担任过屯长、后自发组织抵抗慕容鲜卑的王震河。此人粗通文墨,熟悉豫州地理民情,在义军中以公平仗义着称,曾力主接纳逃难的匈奴平民,认为“胡人中亦有苦命人”。

冉闵亲自召见了这两人。李虎身材魁梧,面容黝黑,言语朴实,但谈及如何安置流民、分配田亩时,思路清晰,句句切中要害。王震河则稍显文弱,但目光坚定,对陈留豪强与胡人各部之间的矛盾了然于胸,并提出“分化瓦解,拉拢多数”的策略。

“很好。”冉闵看着他们,玄甲下的目光锐利如刀,“纸上谈兵者,某见得多了。你二人是刀口舔血、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懂得民生疾苦。如今,河内、陈留两郡暂安,但根基未稳。某欲任你二人为河内、陈留郡守,可能替某,替这数百万百姓,守住这来之不易的秩序,把‘分田授产’之事,真正落到实处?”

李虎与王震河闻言,俱是浑身一震。郡守之位,对他们这等出身而言,曾是遥不可及的存在。两人猛地单膝跪地,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

“李虎(王震河)必竭尽心力,不负大都督重托!若负百姓,天诛地灭!”

最终,包括李虎、王震河在内的十五人,通过了最终考核。冉闵与吴笛远程沟通后,正式任命李虎为河内郡代郡守,王震河为陈留郡代郡守,其余人等分任郡丞、长史、各县令、曹掾等职。一场短暂却高效的职前训示后,这十五人带着寥寥数名乞活军老兵作为护卫,奔赴各自岗位,如同一颗颗火种,撒向河内、陈留的县乡之间。

真正的风暴,随之掀起。

依据公审后的查抄清单,以及新官吏们到任后进一步清查的结果,一幅触目惊心的财富版图呈现出来。原本属于匈奴、羯、慕容鲜卑贵族以及附逆豪强的庞大田产、堆积如山的粮秣、金银、布帛、地契,被彻底登记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