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尽管朱元璋登基之后对官吏管束严格,官场风气有所改善,但元末长期的压迫与不公早已让民众对朝廷失去了信任。

这个新生的王朝要想重塑官方权威,仍需付出相当的努力。

时光飞逝,转眼已至二月,李伟忙得竟忽略了元宵节。

相较之下,他更享受独自在家清点收入的乐趣。

今日是本月运营总结的日子,李伟整理好账目后得出结论:这个月的盈利将近两千贯!

这比摆地摊所得丰厚得多,虽然辛苦一些,但依然值得。

“老朱真是位好人啊,多亏了老朱!要不是他强夺秘方,逼得我不得不稍微动脑筋,我也不会有这般收获!哈哈……”

李伟望着账本上的数字,放声大笑,并顺便感激了那位迫使他走上创业之路的朱姓老人。

“来福,叫上所有人开会,今天我要给大家发工资,除应得报酬外,每人额外发放一贯作为奖励!”

李伟满面春风地吩咐道。

“多谢老爷,老爷确实是位大善人!”

来福一边感恩一边阿谀奉承,李伟早先就告知过他也有薪资可领,除了与帮工相同的底薪外,还根据总销售额享有提成。

虽然提成比例低于货郎,但随着货郎数量增多,他通过总额提成获得的收益只会比货郎更多。

李伟将所有人召集起来,先说了些鼓励的话,激励大家继续努力,随后便大方地开始派发工资。

听到李伟提及还要额外发放一贯钱,这些帮工和货郎们欢呼雀跃,李伟看着这些为自己工作的员工,突然觉得自己肩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就在李伟庆祝丰收之际,吴奇也入宫向朱元璋汇报。

“这个月赚了多少?赶紧给我们讲讲。\"朱元璋满怀期待地询问道。

这个月总计……总计卖了一百五十贯钱。\"吴奇吞吞吐吐地报出数字,内心满是忐忑。

听到这数目,朱元璋先是一怔,随即不可置信地追问:“卖了多少?”

“一百五十贯。\"

吴奇再次确认,声音有些发颤。

这回他听清了,确实只有一百五十贯。

“放肆!你竟敢戏弄朕,你以为朕什么都不懂吗?”

朱元璋瞪着眼睛怒视这个奴才。

他虽不太明白生意经,但晓得李伟独自经营时,一天就能挣十几贯,如今派了那么多工匠,开了这么多店铺,怎么可能才这点收入!

他指望靠这笔钱贴补北伐军费,实现每年十几万贯的目标。

“臣不敢欺瞒陛下,此话千真万确。

确实只卖了一百五十贯,都是那明黄商会闹的,大家都买他们的香皂,我们皇家店铺几乎无人问津啊,陛下!”

吴奇慌忙哭诉。

“荒唐,你卖他也卖,为何你卖得这般少?他连个铺子都没有,朕可是给了你这么多皇家店铺!”

“陛下,虽说他没店铺,却把货寄售于他人店铺,周边所有店铺都有他的货品,我们的皇家店铺虽不少,却难以与众多店铺竞争。\"

“把货寄售给别人?他们肯收?”

朱元璋皱眉思索,这些弯弯绕绕实在复杂。

“是的,陛下,那些店铺里全是他的货,他先赊给店铺,起初也有几家想跟我们赊账,臣没敢答应。\"

朱元璋听得一头雾水,这狗东西居然敢赊账给别人,就不怕对方赖账?

近来李伟事务繁杂,尽管亲军每日上报,但朱元璋实在没空细究这些琐事。

思量半晌不得要领,他便对吴奇说道:

“你先退下,若果如你所言,朕便饶你;若被查实你在欺骗,朕必取你首级!”

朱元璋眼神凌厉,吓得吴奇连连叩头。

朱元璋不耐烦地打发走这个奴才后,取出李伟这段时间的监控记录(一叠纸条),摊开在桌上仔细查看起来。

半个时辰过去,他对李伟的行踪逐一核查,却依旧无果。

经商之事,并非单凭几句话便能通晓,即便拥有李伟近来的所有账目,也需花费时间钻研才能明了。

“去传宋忠来见我!”

朱元璋下令。

不多时,宋忠赶到:“叩见陛下。\"

“免礼。

李伟最近在忙什么,你知道吗?”

“回禀陛下,李大人近期一直在经商,招揽了许多帮手,看来规模逐渐扩大,生意相当兴隆。\"

“哦?他怎么做到的?”

“这个……”

宋忠虽知李伟的生意日渐红火,却也不知其中缘由。

朱元璋略显失望,随后说道:“你设法将他的账本抄一份给我。\"

“臣领旨。\"

宋忠应承下来,此事虽不易,却非无法达成。

---

夜深人静,几个身影潜入李伟家中,悄然无声地进入他的书房。

书房位于后院正房旁的小屋,前院的阿布距离太远,毫无察觉。

许久后,这几人鬼鬼祟祟地离开。

次日,李伟的账本出现在朱元璋的御案上,他细细查看账目。

尽管不懂经营,但从账目中大致看出李伟本月的经营成果。

怎么说呢,令人又羡又恨!

底部的大字清晰标明,这家伙一个月的纯利润接近两千贯,乖乖,这才刚开始,往后只会更多,如此推算,一年至少两三万贯!

而且这仅限于京城一地,若能扩展业务,前景无限!

从账目可见,起初因多家商铺拖欠款项,几乎亏本经营,但后来拖欠的商铺越来越少,盈利逐步增加。

尽管仍有部分商铺未付清货款,但这一个月的盈利足以覆盖这些债务。

关键在于,这些欠款只是暂时搁置,待店里货物售出后,大多会按时结清,如今敢于赖账的商铺已寥寥无几。

朱元璋又惊又怒,没料到李伟竟有这般手段,而自己的手下吴奇,简直蠢如猪猡!

他调动了众多工匠,提供的资源相当充足,且拥有诸多皇家店铺,然而最终的结果,竟与李伟这种空手套白狼之徒相差十倍以上,这让他怒不可遏!

朱元璋紧握账本,手指关节发出声响。

第二天,他便传唤了李伟。

李伟因喜事临门而精神振奋,前往乾清宫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而朱元璋则面色阴沉,见到李伟这般得意模样更是气愤。

“臣拜见陛下,不知陛下召臣前来所为何事?”

李伟随意地行礼后询问。

“朕命你操练兵马,近来你在做什么?是不是把朕交代的事置若罔闻了?”

朱元璋开门见山地责备,但此事本就是李伟分内之事,他这话问得理所当然。

“绝无此事,臣一直认真操练,陛下尽可安心。\"

李伟自然记得此事,毕竟朱元璋曾承诺重赏,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哼,既然如此,那你就做好准备,过几日朕要带诸位将领检阅新式火器!”

李伟思索片刻,觉得宋忠他们的训练成果已较为理想,应该足以完成任务,于是痛快地答应下来。

“明白,肯定没问题,陛下。\"

见李伟信心满满,朱元璋的脸色稍微舒缓了一些。

随后他又装作不经意地问:

“听说你最近生意做得不错?”

听到这话,李伟有些得意地笑了:“嘿嘿,还好吧,天下第一。\"

随即察觉到朱元璋脸色不悦,便连忙改口道:“第二,陛下才是第一!”

不论什么事,不管皇帝懂与否,都会默认皇帝排在首位。

“哼,别把心思全放在那些商贾琐事上,你要记住自己是官员,为朝廷效力才是正道!”

李伟心中暗自腹诽,你倒是让我辞职啊,我可不想当这个官,只想回去数钱。

朱元璋苦口婆心地说了一番话,李伟连连点头附和,表现得像极了一个模范下属。

听完朱元璋的教导,待其脸色好转,李伟才小心翼翼地问道:

“陛下,您这个月的皇店积压了不少香皂吧?”

“嗯?你想做什么?”朱元璋眯起眼睛,警惕地打量着李伟。

“陛下,您看,货物积压也是积压,不如让我帮忙销售如何?卖出去咱们五五分成怎么样?”

李伟笑着对朱元璋说,自己给商铺抽取三成利润,提出五五分成是公平合理的,实际只留下两成的毛利。

“哼,你就以为我们卖不出去了?”

李伟没有回应,但从他眼中的疑虑可见一斑。

朱元璋冷着脸道:“这事你别管了,回你的营地继续练兵去。\"

“好的好的,这就走。\"

既然朱元璋不答应,李伟也没坚持,反正自己再努力些,扩大生产便是。

现在肥皂销量快接近三千块了,若继续增长,自己的产能恐怕跟不上,而一旦控制住皇家店铺的货源,就能完全垄断这块市场,再也没人能竞争。

说到底,这本就是他的东西。

离开乾清宫后,李伟前往校场视察宋忠和他的亲军。

尽管忙于生意,他每天仍会抽出半天时间来训练士兵。

如今这些亲军的队列已很整齐,能够熟练运用三段射击战术,只是装填子弹的速度偏慢,一分钟只能发射两三发,因此每轮射击之间需间隔五六秒。

相较那些射一发就罢工的老式火铳,这支队伍显然进步不少,但李伟对此仍不满意。

习惯了电影里枪炮连发的激烈场景,这种缓慢的射击节奏让他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