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刚坐下,沈将军就为他介绍说道:“此次坐在你左边的这位,就是南方刚刚上任不久的巡抚大人。”
“而且还是他,发现山上的情况且也是他,带着人去缉拿那群贼人。所以皇上才会在得知消息,派我带兵前和巡抚大人一起行动的。“”
听到这话,姚弓满带着笑容,然后转身对着李泽熙说道:“如果不是巡抚大人,想必我们一直都会被蒙在鼓内。”
“所以我代表南方的百姓,感谢大人帮我,识破朱文博的奸计,以还我们的平静生活。”
面对他的话,李泽熙很快就站起身来,然后同样笑着的说道:“如果不是这次洪水,朝廷也不会知道,还有人行大逆不道之事。”
“因此他既然逃到这里,那么相信有了姚将军的配合,我们一定会把他缉拿归案。那么这里的百姓,也能快速的回到平静的生活。”
姚将军连忙回道:“没错,没错,所以我一定会全力配合。”
一时之间,大厅里面就传来了说笑的声音。而此时的姚许也从外面走了回来,在看到这么多人的时候,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才看到了沈长飞。
姚将军看到自己的儿子回来,于是对他解释道:“朱文博那个贼人,竟然已经从城内逃脱,而且他的最终目的地,是来到这里。”
“因此沈将军和巡抚大人,才会带着官兵来到这里。”
听到父亲的解释,姚许很快就对着沈将军以及李泽熙行了礼。而沈将军和李泽熙,也只是对着点了点头。
双方都坐下之后,然后他们才开始商量着如何才能抓住朱文博。等他们商量到晚上,然后李泽熙他们才各自去了客房里面。
来到了这里,他们自然是不怕的,所以晚上的时候,更是早早的吹灭了灯光,然后开始休息起来。
而姚将军他们父子二人,则是坐立不安的来到了书房。他们现在十分惧怕,朱文博出现在城内。
毕竟一旦露出了马脚,那么极有可能他们父子二人就脱不了身了。所以他们现在有些后悔,为何当初不去支援他呢?
但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因此也只能快速的找到他,并且将他藏起来。这样不仅他也可以活,他们父子二人也可以活。
二人商量了很久,所以他们才各自回房休息。但殊不知他们的情况,早已被躲在暗处的人观察的一清二楚。
等到第二天,官兵就开始将朱文博的画像,开始分别的张贴在城内的各处。而早已进入城内的朱文博,没想到朝廷的官兵竟然跟的这么紧。
但索幸这里他提前买好了一处宅子,所以只要自己躲藏的好,那么就算他们翻了天,也是找不到自己的。
城内早已了解朱文博的所作所为,所以他们现在都是十分的愤恨,这样的人竟然躲进了他们的城中。
因此都是十分的生气,并且也希望自己能够找到此人。他们在行程中寻找了几天都没有找到朱文博,他们几个人,所以都是十分的纳闷儿。
但沈将军和李泽熙却并不太着急,毕竟他们来之前,都已经猜测到这样的情况。所以他们也在等,在等谁先露出马脚。
而姚弓他们父子两个人,确实急的不行。毕竟他们一天没有找到人,一天都不能睡到安稳觉。
他们白天又不敢派人去寻找,所以只能晚上的时候才能派人行动。
朱文博也试图派人,去寻找过姚弓,可是每次都能看到他身边的官兵,都只能隐藏起来。毕竟她也分辨不出,这是不是朝廷里面的官兵。
又过了好几日,姚工他们手下的人才找到了朱文博的住处,看着脖子上的那把刀。朱文博看着眼前的刀,他甚至连恐惧都已经忘记了。
但是眼前的黑衣人,却只是开口说道:“我是姚将军派来的人,所以不要闹出动静,毕竟你不是还想活命吗?”
听到这些话,他快速的点了点头。
黑衣人见他如此听话,所以很快就带着他走出了房间。可是在走到院子里面的时候,黑衣人的肩膀上突然,被一支箭给射中了。
而朱文博更是快速的离开了他,并且朝着院子外走去。可是早已埋伏好的人,所以不会让他逃脱的。
无数的暗箭都瞄准了他,箭离他越来越近。朱博文也像是感应了什么,所以等转过头来看着面前的箭羽,他再次睁大了眼睛。
正当他以为自己,就要折在这里的时候,突然从高墙上跳出来一个人影,并且拿着刀将他面前的箭羽,全部都给打飞了。
宋父举着刀看着高处,而他身后的李泽熙,宋怀志和沈长飞三个人,也从暗处跑了出来,并且将朱文博围在了中间,然后也同样的望着四周。
躲在高处射箭的人,看到这样的情形也是非常的诧异。但是面对将军的指令,所以他们也只能再次拉开了弓。
刀和箭的碰撞声,也是让朱文博再次清醒了过来。
眼前的声音,仿佛在证明他还活着。可是他的魂儿却依旧还没有归体,于是也只能恍惚的看着自己身旁的人。
将所有的箭都射完之后,他们也不得不提着刀,然后从暗处的房檐儿走了下来,很快他们就缠斗了在一起。
而站在最后面的朱文博,被刀的反光晃了眼,但也让他回过神来。但回过来神儿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转身朝反方向跑去。
这下不止李泽熙他们傻眼儿了,连后面的黑衣人也是没想到的。于是快速的脱了手,然后就朝着朱文博的方向追了过去。
朱文博现在此时只有一个念想,那就是快速的逃离了这里。毕竟他好不容易来到安全的地方,所以不能折在这里。
听到后面的脚步声,他这次并没有回头,反而是朝着暗处走去。
而此时躲在暗处的人,看见他跑了过来,于是将他拉向了更加黑暗的地方。黑衣人朝着这个方向跑过来之后,却并没有发现朱文博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