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梁辽王 > 第13章 帝王心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辽藩的正经大学士就5个:奉天殿大学士,一般不授予活人,都是死后追封文臣用的;往下依次是崇文殿大学士、宣武殿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和西阁大学士。这5个是正经大学士职位。另外还有翰林院掌院学士。

当然了,有时候杨竞为了赏赐功臣,可能会给个人功臣加大学士衔,但只要不是上述5个大学士职位,就不是正宗的大学士。

辽藩的官僚制度是杨竞杂糅他那个时代各朝的制度而来。中央设内阁,内阁中有大学士办公,分别为崇文殿大学士(吴晋),也是首辅,实际上的宰相;次辅东阁大学士(钱峰),三辅西阁大学士(赵石),这三人都是宰相。

内阁下面设六部:吏部、礼部、刑部、工部、户部和兵部,按照职责处理众多国事。除此之外,内阁下面还有通政司等部门,作为补充。

与内阁并列的部门有枢密院、御史台和大理寺,枢密院枢密使是宣武殿大学士曾泰。辽藩的军队调动、武官的升迁、士兵的管理都在兵部管辖,但是军队作战指挥,则是归枢密院管理。这样一来,辽藩军队的调动权和指挥权就是分属两个部门,方便杨竞集权。

御史台的老大则是左都御史,负责辽藩官员的纪检监察,左都御史是从一品的高官,直属杨竞,不受内阁管理。

大理寺的老大叫大理寺卿,负责辽藩全境的案子的审判和司法解释,大理寺卿是从一品的高官,直属杨竞,不受内阁管理。

辽藩的地方行政机构分别为郡(道)、县、乡镇和村,各部和各郡的文书先都送到通政司,通政司报内阁,内阁提出拟办意见后,通政司再拿给杨竞。杨竞同意的话,就用朱笔写上“照准”。如果不同意,就直接写出处理意见。

杨竞设计的这套官僚体系,暗含了分权和相互制约,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杨竞的集权,这也是杨竞从他那个时代的历史吸取的经验教训。

所以当秋华说是大学士在背后捣鬼的时候,吴晋的反应才那么大。

“长平,你没事吧?”杨竞略带关心的问。

“没事没事,陛下恕罪,臣失态了”吴晋赶忙告罪。

杨竞无所谓的摆一摆手,对秋华说道,“接着说吧,是谁?正德还是鼎诚?亦或是曾老大人?”

正德是钱峰的字,鼎诚是赵石的字,曾老大人就是枢密院枢密使曾泰,反正总共就这么几个大学士,肯定是这三个人之中的啊。杨竞是无条件相信吴晋的,他压根就不觉得吴晋会反对自己。

“臣感谢陛下信任”还没等秋华说话,吴晋直接跪下来说道,他这眼圈都红了。

吴晋自己都知道自己的权力有多大,除了是宰相,还兼管着皇宫的护卫,边军中很多军官也是自己提拔的,甚至辽东边军的创建都有吴晋的功劳,无论是在军中还是在政界,都有极大的影响力。

“哎哎,长平你起来”杨竞亲自起来扶起吴晋,“你别这样,你还是朕大舅子呢”

当初杨竞为了抬高吴晋的身份,让皇后吴青阳以吴晋嫡亲妹妹的身份嫁入王府,吴晋是真正意义上的国舅爷,吴家算是辽藩第一外戚了。

“秋华,赶紧说是谁?”杨竞一边搀扶吴晋一边说道。

“是”秋华也有些尴尬的看了吴晋一眼,“回陛下,政保司探查到,钱峰钱大人和王显大人都主张进攻关内,一些将领也与他们交往过密”

“王显和正德?”杨竞有些惊讶了。

其实钱峰就是原来的大梁襄平郡太守,杨竞到襄平郡就藩以后,钱峰第一时间表示投效,然后一直跟着杨竞,一直做到许国公、东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分管工部和刑部。

王显身份更是不得了,他是梁帝淑妃王珧的父亲、凤凰公主杨秀宁的外公。现在王珧更是被尊为大辽皇太后,杨秀宁被封为长公主。王显自己也被封为留侯、任刑部尚书。

“具体说说”杨竞揉了揉头。

“回陛下,太具体的探查不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许国公和留侯一直推动对关内的战争”秋华老老实实的说道。

这也不怪政保司,这钱峰和王显都是辽藩顶级的勋贵,权力也大,自然能有手段保护自己,要是轻易的被政保司探查到才是不正常。

吴晋倒是很激动,“陛下,此风不可助涨,臣请陛下严惩”

柳依也接话道,“陛下,两位勋贵受您大恩,竟然阳奉阴违,臣附议首辅大人,望陛下严惩”

何知远倒是没说话,本能的往后退退,他倒不想掺和进去,他有毛病啊?掺和这破事?

杨竞沉默了一阵,随即摆一摆手,“算了,由他们去吧,加强监视就行了”

吴晋、秋华、何知远和柳依都惊讶杨竞的决策,他们还以为杨竞会大发雷霆,毕竟这次风波弄得挺大,前阵杨竞又是对调将领又是转业军官的,没想到杨竞就这么轻轻的放下了。

“臣等感念陛下如天之仁”吴晋等人纷纷向杨竞行礼,特别是吴晋,还沉浸在被杨竞信任的感动之中。

“哈哈,行了,都下去休息吧,准备参加晚上的赐宴”杨竞笑着说,“柳卿留一下,朕想问问齐晋二藩的细节”

吴晋,秋华和何知远都隐晦的笑笑,然后退了下去。陛下和柳依那点事谁不清楚啊?

柳依是突厥人,身材高大,体态丰腴,甚至比杨竞都高一头。杨竞很是随意的坐在了柳依的腿上,轻声的问,“你说,吴晋到底参没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