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
余成的话一出,杨竞直接扶额苦笑,这年轻人,真是啥话都敢说啊。
勋贵制度,自古有之。大概分为亲王、郡王、公、侯、伯、子、男七等。亲王和郡王是只有皇族才能获得的爵位。公、侯、伯、子、男是异姓功臣可以获得的爵位,在这个时代,亲王和郡王是实封的,也就说是有封地的,公、侯、伯、子、男是有食邑的。所谓的实邑,就是一个行政区域内,所有的百姓的税,都交给那个勋贵。
像秦国公吴晋,就是食邑300户,也就是说,台安县300户居民的税收,都是直接交给吴晋的。就连余成自己,也是被封为襄平侯,食邑200户,余成这是连自己都不放过了。
果然,余成的话一说完,整个大殿都炸了,勋贵们纷纷指责余成违背祖宗制度,陷陛下于不义。杨竞倒是没有说话,只是笑眯眯的看着众臣,不知道心里想些什么。
“陛下,臣有本奏”这个时候,吴晋出班了,他知道自己不出班不行了,毕竟自己既是百官之首,又是勋贵领袖。
“准奏”杨竞对吴晋倒是一直是好脾气。
“陛下,余大人所言,只是体谅百姓,但我大辽目前国势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倒是不宜更改祖制”吴晋这是表态了。
吴晋的政治情商非常高,他绝对不相信这是余成的个人行为,背后肯定是杨竞授意的。可是陛下为什么要取消封地和食邑制度,在吴晋看来,就是为了敲打勋贵集团吧。
其实吴晋什么都明白,只是他的士大夫阶级的出身,决定了他的利益所在。在杨竞艰难和自己自身难保的时候,吴晋会坚决的支持杨竞,但是在现在局面稳定下来,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他肯定要为本阶级谋取利益。这就是所谓的“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
而余成则是得到了个人的利益,知道只要自己一心一意跟着杨竞,就会过的越来越好,所以余成才愿意出头,甘愿当杨竞的棋子。
听了吴晋的话,杨竞点头,然后开口道,“长平所言有理,食邑制度不变。敬中说的也是公忠体国的话,食邑由原来的100户增加到150户”
这就是杨竞的手腕了,说吴晋(字长平)的话对,暂时不动食邑制度,不过这也是勋贵集团的敲打,你们不是非愿意入关吗?不是想获得更大的地盘吗?入关你们也不会有更多的封地,因为可以随时取消。
至于赏赐余成(字敬中),更是杨竞的高明之处,表面上看,余成提出取消封地和食邑制度,杨竞反而给你多封了食邑,是打了余成的脸。但实际上,余成的实际收益翻倍啊,获得了扎扎实实的利益。
按照辽藩的制度,亲王和郡王有封地,公食邑200户,侯食邑100户,伯食邑60户,子食邑50户,男食邑30户。由于吴晋功劳大,所以杨竞赏赐吴晋食邑300户,这次又给余成增加了50户食邑。
群臣心里有是在猜测杨竞的用意,有的觉得杨竞在赏赐余成,有的觉得杨竞在暗中批评余成,都猜不透杨竞真正的用意,这也是杨竞的另外一个目的之一,就是别让人猜透。
“另外,朕的两个侄儿获封了晋王和齐王,也不好没有封地。”杨竞想了想又说道,“神策军和长林军出动,西出山海关,抢两个县回来,给两个侄儿做封地”
果然,抢来的东西送人不心疼。
杨竞没有出动边军,而是出动了自己的亲兵神策军和长林军,军费也是自己内帑出,这一下,群臣都没法说什么。
“陛下,臣愿意领兵出征”魏国公徐远说道。
“准奏”杨竞就笑,他知道魏国公这是想出去活动活动了。而且他也不放心别的将领出去,他是真担心别的将领独走,扩大战争规模,到时候就不好收场了。
“传旨,魏国公挂征西将军衔,率领1万神策军和1万长林军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