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梁辽王 > 第42章 苦练内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书接上回,杨竞这是被迫被冯丹拉进温泉以后,不知道折腾了多久,才双双回到了流云殿的寝殿。

折腾了这么久,加上又喝了那么久,杨竞很快就沉沉睡去。第二天,直到日上三竿,杨竞才醒。

“老九,你醒啦?”冯丹这个时候已经穿戴整齐,正坐在杨竞的床边,见杨竞醒了,就要过来服侍杨竞更衣。

“让侍女们做就行了,嫂子你不用亲自来”杨竞晃了晃有些宿醉的头说道。

“那可不行,嫂子还有一件事想要求你呢”冯丹一本正经的说道。你还别说,一身宫装的冯丹还真有几分气度。

“有事您说就是,什么求不求的?”杨竞可算是洗漱完毕,穿戴整齐,见冯丹这么说,立即说道。

不管怎么说,冯丹也是自己的嫂子,又比自己大那么多,办点事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是这样,妾身听说,老九你准备拿出1000万亩荒地,每亩一块银元售卖?”冯丹问道。

“嫂子信息好灵通”杨竞笑道,“是有这个打算,说实话,也算是给支持朕的河北、山西大户谋一点福利”

“你也知道,嫂子出身河西冯氏,你看你能不能给河西冯氏留一些?”冯丹接着问。

原来是这样啊,杨竞本来也打算卖地,卖给谁不是卖啊?“行啊,你们家族想要多少?”

“100万亩”冯丹笑眯眯的说。

“噗”杨竞一口茶就喷了出去,“多少?100万亩?”

“哎哎哎,陛下,您觉得我们河西冯氏拿不出100万银元?”冯丹一边笑着一边说道。

“朕不是这个意思,主要是100万亩也太多了吧?”杨竞苦笑着说道。这100万亩荒地耕种三年,转手卖了就是1000万银元,这两年翻十倍啊。而且这个数量是杨竞准备出售荒地的十分之一。

这玩意都卖给了冯氏,别的家族也不满意啊。不过看着冯丹火热的目光,杨竞实在没敢把拒绝的话说出口。

“行吧,这个事同意了”杨竞垂头丧气的说,“朕会给内阁一道口谕,给你们冯氏留100万亩”

其实辽藩的荒地还有很多,杨竞之所以垂头丧气,是因为这样一来,冯氏在辽藩的力量就会大增,杨竞本能的对大族有防备心理。

“哎,那就谢谢陛下了”冯丹笑眯眯的说。

“行了,给朕把茶满上,这给朕呛的”杨竞指了指茶杯,没好气的说。

“是,妾身遵命”冯丹一笑,不过没有去动杨竞那个御用茶杯,而是脱下了自己右脚上的秀鞋,倒了半鞋的茶,端到杨竞的面前。

杨竞都惊呆了,这都什么啊?“二嫂,你能不能精神正常点?总整这些埋汰的”

“喝了,一滴也不许漏”冯丹突然像变个人似的,严肃的命令杨竞。

杨竞真是开了眼了,还有人敢和自己这么说话?这都多少年没人敢和自己这么说话了?

“嫂子,你别闹”看着那鞋,杨竞实在是喝不下去,主要是不卫生啊。

冯丹见杨竞没动,直接把手里装着茶的鞋扔了,一撩裙摆,“给陛下换个热茶”

咱们也不知道杨竞和冯丹在研究些什么,直到李德全被杨竞叫进去服侍更衣的时候,发现杨竞像是虚脱了似的,晋王太妃冯丹倒是神采奕奕的坐在杨竞身边。

“去,给朕把折子拿来,什么折子都要”杨竞真是怕了冯丹了,自己这不是被调教了吗?

李德全连连点头,自己亲自去跑去拿折子。

“好啦。嫂子不是看九叔太累了,给您放松放松莫?您贵为九五至尊,偶尔尝试一下也是好的”冯丹一边给杨竞按着肩膀,一边说道。

杨竞从嘴里掏出一个什么东西,一边扔在地上一边没好气的抱怨道,“你看,你还说?”

“好啦好啦,妾身不说了,陛下恕罪”冯丹又拿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跪地请罪道。

“切”杨竞冷哼一声,“赶紧去给冯家写信吧”

冯丹走后,杨竞把思绪转到了正事上,现在冯氏狮子大开口想要买100万亩荒地,那么原来准备的1000万亩就不一定够了,看来还得至少增加500万亩。

荒地倒是不缺,但是随着荒地的开发,必然带来人口的大量涌入,治理起来会更加的困难,对官员的需要会更加的迫切。

关于卖地的那1500万银元收入,杨竞早就想好了,500万银元用作修路使用,这次开垦的荒地大都远离城池,必须把路修好,这样才方便统治。

剩下的1000万银元,杨竞打算让户部储备起来,用作专项战争经费。一旦决定对关内大规模用兵,这1000万银元都不一定够用,以后每年储备点,也不至于真开战了,拿不出钱来。

“还是缺少能干的人啊”杨竞叹气,“看来今年的国考还是要多录取一些,做好人才储备。”

杨竞称帝以后,省考就已经改为国考了,但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条件没有变化,都是千华书院和衍水大学毕业可以获得举人身份,然后以举人的身份就可以参加国考了。

千华书院和衍水大学每年能毕业500余名学生吧,国考每三年一次,也就是1500余人参加,录取率杨竞定为了十分之一,也就是每三年能考出150名进士。

“扩大招收率也不行,这样一来,进士的含金量就下降了”杨竞靠在御案上,心里琢磨着。

进士考中了就直接授予七品官,质量低了真不行。而且你授官容易,除官难。这样持续下去,不就官员越来越多了吗?杨竞缺少的是一线干活的人,而不是缺少大量的官员。

想来想去,杨竞突然想到他穿越来的那个时代,有省考这一说,杨竞突然来了灵感,可以搞省考啊。

在杨竞的设想中,考不上进士的那些举人,可以不用等三年以后继续考,杨竞再开一次省考,录取率也是10%。通过省考的举人同样直接授予官职,正八品。这样一来,不就补充了人手不足吗?还可以控制七品以上官员的数量。

“李德全,去把吴晋、翰林院掌院学士张元还有吏部尚书叫来,朕有事和他们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