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济的话,让萧炎陷入了沉默,现在抓人是肯定不能抓了,都是皇亲国戚,一个两个的还行,再多了萧炎也扛不住。可要是不抓人,这粮食也不够啊。
“拨给各郡的300万两白银,还能挤出来一些不?”萧炎有些妥协了,不再提抓人的事,只是看看能不能从修河堤的300万两中挤出来一部分。
“说实话大人,好像不太行”王济从手中拿出一份公文,双手呈给萧炎,“大人,下官详细的计算过了,300万两看起来挺多,但是拨付给八个郡,每个郡也就不到40万两,而损毁的河堤总长度接近1500里,合算下来,修筑每里河堤才2000两白银,这个实在没法再压了”
“那能不能和那些粮商讲讲价,一两银子50斤米这个价格太低了,哪怕100斤呢?”萧炎也知道王济说的对,修筑河堤的银子不能压缩了,只能求那些粮商涨价别太猛了。
“大人,那些粮商说了,一两银子50米是今天的行情,明天就不是这个价了”王济闭着眼睛都知道萧炎要说什么。
“荒唐,本官这就上书陛下,我就不信治不了他们了”萧炎大怒,立即提笔写弹劾折子。
“大人,您上书倒是行,可是灾民们都等着米下锅呢,您看?”王济为难的问道。
“先拿10万两白银买500万斤粮食,然后等待皇上的批复”萧炎头也不抬的说道。
王济领命而去,萧炎还在那里笔走龙蛇的写着,还没等写完呢,身边的老管家来报,“老爷,皇上有密信到”
“密信?”萧炎这才停下笔,“拿来”
老管家赶紧从传旨的锦衣卫手中接过来密信,递给萧炎。萧炎仔细检查了一下密信的火封,发现没有被动过以后,才一摆手,“带锦衣卫的兄弟下去,好生招待”
老管家和传旨的锦衣卫下去以后,萧炎才打开密信,永安帝的密信很短“朝局不稳,舅舅尽量满足粮商们的要求,阅后即焚”
萧炎愣住了,什么叫尽量满足粮商们的要求?那岂不是得接受高出市场8倍的价格买粮啊?主要是自己的钱也不够啊。
萧炎现在是左右为难,自己端坐了许久,才把永安帝的密信和自己想要上的折子一起扔进了火盆。
萧炎遇见的困难,在辽藩也出现了,杨竞正在柳河行宫批阅折子呢,李德全来报,说是户部尚书徐文求见。
“让他进来”杨竞快把头埋在折子里了,最近的折子有点多啊。
“臣参见陛下”徐文拱手。
“坐”杨竞抬起头,笑道,“有事啊?”
“是这样的陛下,今年辽西郡不是发生了水灾吗?户部监测到,有些粮商开始涨价了”徐文立即说道。
“涨价了?涨多少?”杨竞立即警觉起来,粮食价格关系社会稳定,这是杨竞最敏感的神经。
“水灾前,粮食的价格是每块银元400斤,目前辽西郡已经涨到了每块银元350斤了,按照目前的趋势,还在涨”不得不说,徐文这个户部尚书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他竟然还能安排人监测市场大宗商品的价格。
“是粮商们的集体行为吗?有没有外部因素?”杨竞问道。这也难怪杨竞怀疑,毕竟他经常用这种手段,去给大梁添麻烦。
“臣来之前,已经移文政保署了,政保署复函说,没有发现外部势力的影子。目前可以判断,就是粮商们的自发行为”徐文准备工作做的非常充分。
“你们户部准备怎么做?”杨竞又问。
“臣来之前,已经请示了赵石赵阁老,户部准备了一文一武两个方案”赵石分管户部,徐文这么做非常得体。
杨竞一乐,“哈,还一文一武?说说看”
“所谓文的方法,就是内阁下一个公告,禁止粮商随意涨价。武的方法呢,就是让税务司去查涨价这些粮商的税,通过这两个办法,尽快平抑粮价”徐文老老实实的说道。
“不是,徐尚书,这个方法是你们户部和内阁一起想的?”杨竞哭笑不得的问。
“回陛下,是的。陛下,这法子可有什么不妥?”徐文好奇的问道,他觉得这个方法行啊。这个时代的人,能想到这些,也算是不错了。
“那朕问你,如果粮商合法经营,不偷税漏税,又不响应你们内阁的号召,你该怎么办?”杨竞饶有兴致的问。
“这个…”徐文这个那个的半天,“请陛下赐教”
“你们户部移文大辽农业公司,让辽农公司准备1000万斤粮食,就说是朕说的。那些粮商不是一块银元350斤粮食吗?咱们一块银元还是400斤”杨竞笑道,“不管粮商们涨价多少,咱们就平价一块银元400斤卖”
同样是左右为难的问题,永安帝选择了右,杨竞选择了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