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梁辽王 > 第15章 洒下鱼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余成一直把杨竞送到山海关才返回襄平,杨竞就在山海关东城楼的二楼住下了,就像以前打仗一样,正好1万神策军重骑兵也在山海关,杨竞的防备可以说的上是万无一失。

杨竞也不过问军务,只是让柳峻从奉天银行找了两个女职员,整日在城楼里玩乐,一副昏君的样子。杨竞在等,反正鱼饵已经撒出去了,剩下的就看谁上钩了。

没错,任命余成为大理寺卿就是这个鱼饵!

大理寺负责审判,在各地还设有分支部门,权力很大。这个部门,早就有无数人盯上了,而且内阁也有自己的想法,只不过原来一直由江水兼任着。现在江水疯了,内阁本想推个人出来,没想到杨竞直接任命了。

这要是任命别人也就算了,这余成明显不是内阁的人选,而且余成很多的理念也和内阁几个大学士不和,所以对于余成的任命,内阁十分反对。

襄平城,秦国公府

“首辅大人,圣上对余敬中的任命您事先知道吗?”一个身穿红色官服的中年人对吴晋拱手问道。这个官员就是吏部右侍郎尹书。

这个尹书来头也不小,是辽藩第一次组织省考的榜眼,也就是第二名,后来历任郡太守等官职,去年升任吏部右侍郎。

“知道不知道的,你们还想反驳圣旨不成?”吴晋似笑非笑的问道。

“学生不敢”尹书拱手道。由于吴晋是辽藩第一次省考的主考官,所以尹书自称为学生,“恩师,学生只是觉得,这余敬中既非进士出身,又是阿谀之士,贸然位列台阁,十分的不妥”

“说话要有依据,你怎么能这么评价一个从一品的官员呢?”吴晋面露不悦之色。

“非是学生孟浪”那尹书丝毫不慌,“臣位居吏部,本就对官员选人有建议之权。且同僚之间,对余成也多有议论,非是学生一家之言也”

“哦?你是说,其他的官员也有反映?”吴晋抬头看了尹书一眼。

“是啊恩师,且学生听说,余成还有强抢民女等诸多不法之事”尹书言辞恳切的说。

“既然有这么多议论,这个任命倒也值得斟酌”吴晋慢条斯理的说。

“那学生这就上折子”尹书听出了吴晋的话外之音,大喜的说道。

“你上折子,合适吗?”吴晋把茶杯往案几上一顿。茶杯和案几碰撞发出了轻脆的声音,声音不大,却让尹书心里一颤。

“学生愚笨,学生找个机会把信息透给翰林院掌院学士张元,他和余成素来不合,张元大学士上奏最为合适”尹书立即反应过来,补充说道。

吴晋点点头,表示可以,“还有,今天你来找本阁,是有什么事情吗?”

见事情已经确定好,尹书也放松下来,笑着说,“这次下官来找首辅大人,是商量陛下吩咐的安排乡镇长人选的事情,和余成的事情没关系”

尹书反应很快,刚才研究私密事情的时候,叫吴晋恩师;现在吴晋自称本阁了,立即改换称呼为首辅大人。

没想到尹书自以为聪明的举措没有得到吴晋的认可,吴晋反而将茶杯重重一放,“什么研究乡镇长人员,你今天就没来过老夫这里。”

杨竞不知道襄平城里的暗流涌动,反而是山海关接见了齐王妃和齐王世子一行。齐王妃赵姜和齐王世子杨世斌、女儿杨世娟在军情司的保护下,渡海来到了辽藩。

特别是柳依知道杨竞在山海关后,直接通知水师把齐王妃一行送到了锦州县,然后走陆路到山海关,直接面见杨竞。

“臣军情司郎中李泰叩见陛下”负责护送齐王妃的军情司郎中李泰跪地向杨竞行礼,“臣安全护送王妃及世子一行到辽,特来向陛下复旨”

“做的不错”杨竞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对站在身边的柳依说道,“这个李泰还是得力的,你就被占着了,给朕吧”

柳依就笑,“都是陛下的臣子,随陛下调遣”

“传旨,李泰护送齐王妃有功,调任政保司郎中”杨竞笑道,“秋华御史台还有一大堆事情,你多担些担子”

李泰大喜,“臣谢陛下隆恩”

“下去吧”杨竞挥一挥手。

李泰在军情司的职务也是郎中,这次调政保司,算是平调了,但是权重不一样啊。军情司主要负责刺探军情,危险性大、油水还少。但是政保司负责监察百官,这权力就大了去了,油水也大。

更何况杨竞那句“多担些担子”,隐隐有把政保司交给李泰的意思,闻弦歌而知雅意,李泰当然明白什么意思。

李泰下去以后,柳依若有所思的问道,“陛下?”

“无妨”杨竞摆一摆手,“你辛苦一些,还得返回襄平城”

“臣明白”柳依点头表示明白,行礼后转身就出去了。她刚才想问杨竞是不是已经不信任秋华了,但是这种话是不能问出口的。

第二天,杨竞就在这城楼接见了赵姜一行。

“九爷”赵姜一见杨竞,立即大哭起来。

“三嫂节哀”杨竞示意李德全扶起赵姜,齐王是梁帝三子,杨竞是梁帝九子,所以杨竞叫赵姜三嫂。

“九叔”杨世斌和杨世娟也跪下大哭。

闹了一阵,总算了都平稳了下来,赵姜开口道,“王爷暴薨,妾身和两个孩子就拜托九叔了”

杨竞也一阵伤心,“三嫂,一家人也不说两家话,您和两位侄儿就在辽藩住着,我看大哥敢对你们下手不?”

杨竞口中的大哥,就是永安帝。

“至于两位侄儿的封号,您有什么想法?”杨竞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