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梁辽王 > 第60章 鲜明对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竞这个人,纯纯的政治动物,就拿救灾这件事情来说吧,其实他完全可以把第二批100万斤粮食给户部,让户部直接发放给灾民就行了,但是杨竞还是动用神策军去发。

因为神策军去发,灾民就知道这粮食是杨竞给的,就会越发的对杨竞感恩戴德,这是杨竞加强统治的小手段罢了。

有了内阁和六部的全力支持,钱峰带着新任的辽西郡太守王烈总算是把局面稳定了下来,受灾的百姓也陆续重返家园,每个人手里除了官府发放的的种子以外,还有一个布袋,里面是10斤大米。

很多百姓回到家打开袋子才发现,里面除了10斤大米,里面还有一个小纸包。小纸包里是一块崭新的银元和两种药丸,分别是治疗感冒和腹泻的药。

受灾的百姓们陆续才知道,这个小纸包里的钱和药,都是皇后吴青阳放进去的,用的还是皇后自己的份例钱,百姓们更加感动了,纷纷朝着襄平城的方向跪拜。

皇后拿着自己的私房钱发给百,而且一拿就是20万银元,还放了两种治疗常见病药。父母对远游的孩子也不过如此。这叫什么啊?这就叫母仪天下。

这个事在宣传司有心的宣传下,很快就传遍了辽藩,辽藩百姓更加的视杨竞和吴青阳在父母一样的存在。

也可能是受到了杨竞和吴青阳的感召,凤凰长公主杨秀宁拿出了1万银元,晋王杨世堂和齐王杨世斌也各拿了5000银元,一起送到了灾区。

辽藩皇族展露出来的风范,直到多年以后,还被辽藩百姓津津乐道。

“陛下,总体而言,就是这样,灾区的百姓基本安置妥当了,今年过冬应该不成了问题了”钱峰也从灾区回来了,来到柳河行宫向杨竞汇报道。

“辛苦了正德”杨竞看着风尘仆仆的钱峰,有些感慨的说道,“你都是大学士了,朕也没有什么赏你的,李德全,把朕的千华酒,赏给正德20瓶”

“臣份内之事,何敢劳陛下厚赏?”钱峰感动的说道。杨竞这千华酒像宝贝似的,轻易不赏人,这赏钱峰一赏就是20瓶。

“行了,好好回去休息吧”杨竞笑道。

辽藩这边发生了水灾,大梁那边同样也发生了水患,黄河直接决口了。黄河两岸七八个郡17个县被淹没,接到奏报的永安帝,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永安帝现在真有点焦头烂额了,每当局面好点的时候,肯定的发生点变故。本来平定了齐晋两藩、消除了心腹大患。又得了100万亩土地,用这土地安抚了皇族。贱卖江南士族的100万亩土地,得到了400万两白银。本来永安帝是准备用这400万两白银扩充军队的,现在发了水灾,只能用来赈灾了。

“陛下,河北山东诸郡已经多次上奏,请求朝廷赈灾,情形应该已经很紧急了”萧炎拿着那一摞折子,对永安帝说道。

“卖地的那400万银元全部用来救灾”永安帝也是拼了,“舅舅,您亲自去一趟,以中书省中书令的身份,挂河北山东安抚使衔,进行救灾”

萧炎没了办法,只能点头称是,“只是陛下,400万两白银撒在七八个郡,也是杯水车薪啊”

“舅舅你先去,先把灾民安抚下来再说,至于后续的物资和白银,朕在想办法”永安帝仿佛一瞬间衰老了很多。

萧炎也不忍心再说,只能调集官员,前往山东河北,进行救灾。

辽藩淹了三个县,这就已经让杨竞和内阁焦头烂额了。这次大梁淹了十七八个县,萧炎都不知道怎么着手处理了。

“国公爷,派出去买粮食的官员回禀,粮食涨价了”萧炎把安抚使行辕设置在了邯郸郡、邯郸太守府,这天萧炎正在看各郡的奏折,大梁户部山东清吏司主事王济来报。

由于萧炎还兼任着大梁户部尚书,所以这次救灾,萧炎带的主要是户部的官员。这个王济工作十分得力,算得上是萧炎左膀右臂的存在。

“涨价了?涨了多少?”萧炎奇怪的问。

“国公爷,这个粮食价钱丰年和灾年不一样,这些年,粮食的价格有所上涨,但总体上来说,一两银子可以买400斤大米左右。”

“咱们带来了400万两白银,修筑河堤等需要300万两,这个钱已经拨付各郡了。现在还能剩下100万两,这么算下来,可以买4亿斤粮食,这么算下来,赈灾差不多能够啊”萧炎现在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是乐呵的说道。

现在各郡统计的受灾人数是60万人,按照饿不死就行的标准、每天每人1斤米计算,一天就是60万斤,一个月才1800万斤,4亿斤可以吃一年半,这样一来,堪堪能把今年度过去,等到明年秋收了,灾民有了收成,这次水灾就算过去了。

“国公爷,您想的太好了,现在一两银子哪里还能买到400斤米”王济苦笑道。

“那能买到多少?350斤?”萧炎问道,“灾年嘛?涨点价也正常”

“350斤也买不到”王济一直在苦笑。

“总不能300斤吧?那涨价也太狠了,竟然涨了25%”萧炎不满的说道。

“300斤也买不到”王济弱弱的说。

“我说王济你是不是有毛病?能买多少痛快说”萧炎不满的说道。

“回国公爷的话,现在一两银子只能买50斤粮食”王济一狠心,直接把把价格说出来了。

“多少?一两银子只能买50斤粮食?”萧炎差点没背过气去,“合着100万两银子只能买5000万斤粮食?就够灾民吃三个月?价钱涨了8倍?”

“恐怕是这样的大人,您这还是理想状态,还没有算上损耗。下官计算了,实际上这5000万斤粮食,只够灾民吃两个月”王济小心翼翼的说。

“去,去调兵,把那些粮商都抓起来!”萧炎怒了,掏出安抚使官防重重的放在大案上,对王济咆哮道。

“大人,恐怕不行吧?这些粮商都大有背景…”王济从未见过自己的顶头上司这么失态,但还是好言提醒。

“背景?谁有我的背景大?我是赵国公当朝宰相,太后娘娘的亲弟弟、当今皇上的亲舅舅”萧炎气疯了,咆哮道,“你就告诉本官,那些粮商都是什么人?”

“对对对”王济只能不断的点头,“粮商主要有八大家,最大的通济粮号,背后老板是蜀王千岁,皇上的亲弟弟”

“和丰粮号的背后老板是庆福郡主,太后娘娘的亲妹妹,也是您的亲妹妹”

“盛源粮号的背后老板是江南崔家,天成粮号的背后老板是长庆侯,日昌粮号的背后老板是英国公李奇,元和粮号的老板是魏王千岁…”王济慢慢的把各大粮商背后的老板说了出来。

萧炎愣住了,他没想到这些粮号背后的老板不是亲王,就是公侯,还有世家大族。

“你刚才说的这些人,确准吗?本官怎么以前没听说过”萧炎有些冷静下来,“特别是本官的妹妹庆福郡主,本官从来没有听说过她开粮号啊?”

“下官怎么敢攀扯皇亲国戚?”王济急忙说,“庆福郡主的粮号,是水灾发生后,刚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