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梁辽王 > 第60章 道德枷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实影子的行为,已经赤裸裸的表明,大梁朝廷中有奸细了,安排的那些影卫说是保护,实际上就是监视,监视这些大臣的一言一行。

突厥最近两次的入寇实在是太反常了,反常到影卫不得不怀疑大梁内部有人在和突厥勾结。其实影卫已经查出了一些蛛丝马迹,但是崔家或者说江南士族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永安帝和影卫都不敢轻举妄动。

其实很多人对皇权有误解,觉得皇帝一句话,下面就必须执行。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政治不是电子游戏,你按一下就能得到执行,政治的关键在人。

官僚们抵制皇帝的命令其实是有很多方法的。说个常见的吧:打着红旗反红旗。

比如杨竞下旨:现在农村环境不好,教育百姓要养成卫生习惯,建议他们每天收拾一下院落。

那么内阁就会下令,命令百姓每天必须花费半个时辰收拾院落。(注意,这一步“建议”变成了“命令”)

各郡就会下令,命令百姓每天必须花费一个时辰收拾院落。各县就会命令百姓必须花费两个时辰收拾院落。各镇就会命令百姓不准生火。然后成功的把百姓的怒火集中到杨竞身上。

但是内阁还会对杨竞说:陛下,各级官员模范执行了您的旨意。让杨竞有苦说不出来。(其实各位看官有心的话,就会发现很多奇怪的政策背后的事)

以杨竞对大辽的控制力尚且如此,更何况永安帝了。所以当影卫密报大梁江南士族可能和突厥勾结以后,永安帝让影子保持了最大的克制,先打完这仗再说。

就像刚刚永安帝布置的大梁每个百姓征收1两银子的剿饷,永安帝都不用怀疑,这些官僚至少每个百姓得收1.5两。你还别觉得这些官僚贪,多收50%还得说这些官员书香世家、知书明礼、爱民如子呢。

杨竞并不知道大梁朝廷发生的这些事,他带着神策军剿灭了第二个部落后,休整了5个时辰,又奔向下一个部落。下个部落距离此地三百里。神策军最少需要12个时辰才能赶到,也就是一天一宿。

“金山,传旨,如果马匹能承受的话,尽可能带御寒物资,咱们恐怕得半路休息了一天,如果没有御寒物资的话,恐怕要废”杨竞一边紧紧身上的披风,一边对金山道。

“陛下,刚才马勇来请旨,说这个部落6000余人,除了500名老幼,尽数屠戮殆尽。他已经请示,这500名老幼如何处理?”金山请示道。

“送皇宫去,朕养起来”杨竞没好气的说道。

“臣领…”金山还没说完,就发现杨竞说的不是好话,耷拉着脑袋,束手站在那里。

“都杀了”杨竞喝道,“咱们是灭族战争,玩什么道德感呢?突厥杀代郡百姓的时候,留过手吗?另外,把朕的这个旨意晓谕三军”

“臣领旨”金山赶紧跑去传旨。

杨竞其实也是挣扎了很久才放弃了道德枷锁。正常按照杨竞的打法,应该是团结突厥百姓,然后一起打倒突厥贵族。但是杨竞知道,按照现在这个生产力条件,如果这么玩,肯定会把自己玩死。

即使他穿越来的那个时代,为了执行某种政策,都把主体民族折磨的欲死欲仙的。要知道,杨竞穿越前的那个民族,可是以天上的银河自称的伟大民族,都有点扛不住了。

更何况穿越过来的杨竞了,自己几斤几两他还是清楚的,所以杨竞直接放下了道德枷锁,下令对突厥执行灭族政策。

收拾妥当的杨竞,带着羽林郎和神策军们又艰难前行了6个时辰,杨竞都快被冻的麻木了。现在杨竞一点都不担心暴露行踪,大军行过的马蹄印很快就被大雪覆盖,地面上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出来。

而且大辽尚白,神策军和羽林郎的披风主色调都是白色,几千名神策军走在大雪的草原上,仿佛都融入了天地之间。

“金山,咱们有多远了?”杨竞发现自己眼睛都有些花了,他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雪盲症。

“陛下,咱们已经走了160里了,距离下个突厥部落还有140里。兄弟们已经走了快7个时辰了”金山大声的奏报道。

“传旨,寻找相对背风的地方,就地扎营,还是休息5个时辰,然后奔袭下个目标”杨竞说道。

其实草原上也没有什么背风的地方,好在杨竞行进到这个地方,恰好有个缓坡,神策军就在这个地方就地扎营了。

由于风雪还在继续,杨竞都懒得搭建中军帐了,只是让羽林郎总搭帐篷的木头搭了个三角架子,然后盖上毡布,就是个简易的窝棚,杨竞一扭身,钻了窝棚中去,把寒风隔离在外面,其他神策军也有学有样,纷纷钻进了自己的窝棚。

杨竞这次,真是做到了和士兵们同甘共苦,神策军士兵无有不服。别说杨竞还是皇帝了,哪怕是一个将领,能做到这一点,也是很难得的。

和杨竞一样,何知远统领着五个骑兵旅也在分散攻击着突厥阿鲁台各部落,其实不用杨竞下旨,何知远早就下令一个突厥人不留了。辽军共计7个骑兵旅,仿佛像过境的蝗虫一样,在大雪的掩护下,不断收割着突厥人的生命。

杨竞甚至下旨,让赵石不必送粮食给养上来了,同时又传旨各旅,“以突厥人的战法攻打突厥,不想饿死就抢突厥人吧”

赵石还上了急递,建议杨竞不要这么做,杨竞的批复很简单:“朕常常因为不够变态,和他们在一起感觉到格格不入。现在换成了他们的打法,朕舒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