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梁辽王 > 第66章 两败俱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梁是个标准的封建王朝,封建王朝有的弊病,它都有。在军情司的情报到达之前,杨竞在情感上一直有一种幻想,就是大梁能够剿灭林丹汗的10万大军,但是理智又告诉杨竞,大梁肯定不会成功。

因为杨竞作为穿越者,太知道封建王朝的弊病了,贪污横行、国家民族观念不强、贵族势力强大。只有放走突厥对一些贵族有利那些贵族会毫不犹豫的去做的。

其实按照正常的历史时间线,大辽也会存在这些问题。但是由于杨竞是穿越者,他利用掌握的政治得失经验,给大辽提前安排了一些不属于这个时代发展脉络的政治制度,才导致大辽在制度上领先。

就比如说情报制度吧,杨竞在大辽设置了3个情报机构:军情司、政保署和对外情报司。军情司负责军事情报、主要是对主要假想敌大梁的军情情报刺探;政保署则是负责政治保卫兼对敌策反;对外情报司则是负责大辽周边国家情报的刺探,这次对突厥作战,就是对外情报司多年情报工作的积累。

大辽三个情报机构各有分工又相互配合,在总体上支撑起大辽情报体系。可是反观大梁,负责情报的原来有锦衣卫和影卫,现在就剩下一个影卫了。

影卫说到底不是一个正常的情报机构,他更多的像是永安帝的爪牙,执行特务的爪牙,开展工作很多依赖的是皇权特许,根本没有情报工作意识。

更别提杨竞在皇家军事学院还设置专门的情报科了,系统的培养情报人才,这些在大梁都是不可想象的。

围歼林丹汗的作战行动一开始很顺利,李奇指挥着40万大军,将林丹汗的10万骑兵围困在云中县。而林丹汗为了快速逃跑,反复组织进攻长城,结果丢下了1万多具尸体。

就在李奇准备发动总攻的前一天,江南崔家终于把千辛万苦搞到的情报送到了崔珏的手中,崔珏第一时间就把消息通知了林丹汗,并力劝林丹汗突围。

林丹汗看着大梁兵部原件的作战计划,哪里还敢怠慢,立即趁李奇的包围圈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率领剩余的不到9万骑兵,向云中郡西北突围。

接到消息的李奇都懵了,他也不知道突厥磨叽了一个月了,怎么突然就选择突围?而且突围的方向还是他防守最薄弱的西北方向。西北方向,现在只有甘凉节度使秦英率领的2万兵。

用2万轻步兵去拦截9万突厥骑兵,那根本不可能。

李奇毕竟见过风浪,连连下了几道命令,一是命令甘凉节度使秦英,不惜一切代价,尽可能的拖住林丹汗的骑兵。二是命令天雄军重骑兵追击突厥骑兵,目的也是一个,拖住林丹汗。三是命令长城边军,沿着长城向西北方向移动,堵住林丹汗返回草原的去路。

他自己则是亲帅左右威卫20万大军,在后面追击。

整个大梁各个势力都疯了,李奇拼命的带着大军追击林丹汗,永安帝则是拼了命的筹集粮草物资支援李奇。江南士族则是拼了命偷情报,给林丹汗提供支持。

很多看官就比较奇怪,为什么江南士族不帮助朝廷反而帮助突厥?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一个原因是,江南士族不希望大梁朝廷的外患、也就是突厥失败。因为只有突厥人不断牵扯大梁朝廷的精力,大梁朝廷才没有更多的精力用来对付江南士族,江南士族就可以在当地作威作福。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江南士族可以和突厥人做生意。江南士族掌控了大量的走私渠道,他们可以把大梁的粮食、食盐和铁器高价走私到突厥去,获得巨额利润,所以他们自然反对朝廷打败突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能增加永安帝的威望,一旦永安帝全歼了林丹汗10万骑兵,那么永安帝的威望会得到大大的提升,皇权也会得到加强。这是文官集团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江南士族就是文官集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正是由于以上诸多原因,所以朝廷的很多政策,一直在得到江南士族有组织的破坏。(有心人回忆一下18年、21年,就会得到答案)。

林丹汗在向西北突围的过程中,天雄军和甘凉节度使秦英率领的地方兵,给他造成了巨大的麻烦。特别是甘凉的地方兵,完全是以命换命,同归于尽的打法。

天雄军也不畏生死,多次主动以少敌多,以劣势兵力向林丹汗的突厥骑兵发动冲锋,无论是地方兵还是天雄军,冲锋前都是喊着同样的话,“兄弟们,死也要拖住突厥人,英国公的大军马上就到”

不说别的,单说在榆树县,甘凉节度使秦英带着5000兵阻拦了林丹汗整整一天,秦英和5000甘凉兵全部战死。但是也给林丹汗造成了1000余人的损伤。最主要的是,拖了林丹汗一天,南安侯朱真带着天雄军骑兵又追上来了。

朱真看见战死沙场的秦英,眼睛都红了,也不顾上敌我力量的悬殊,立即带领天雄军冲杀突厥骑兵,林丹汗没了办法,只能让蒙力哈带着5万人断后,他自己则带着3万骑兵继续突围。

秦英虽然战死了,可甘凉兵还剩1.5万人,在甘凉节度副使雍杰的带领下,继续阻击林丹汗。

而江南士族也是全部发力,尽可能拖住朝廷的后腿,并且利用影响力,给突厥人突围大开绿灯。

反正直到最后吧,李奇带人击杀、俘虏了9万多突厥骑兵,蒙力哈被擒。林丹汗带着不到5000人逃出了长城、返回了草原。突厥人承受了几十年来最大的失败。

而大梁这边损失也是惨重,2万甘凉兵几乎全部阵亡,节度使秦英战死、副使雍杰重伤。天雄军阵亡了2万,左右威卫大军和长城边军共阵亡了3万,此战,大梁共计阵亡7万士兵。

要是没有江南士族的反叛,大梁朝廷不会损失这么大。这次可以说大梁和突厥两败俱伤了。

其实杨竞早就看穿了这个问题的实质,所以攻击突厥,他都是亲自带队,用的情报支持也是绝对忠心于自己的对外情报司。甚至后勤,杨竞用的都是经济司和辽农公司、襄平商号的力量。杨竞尽可能的没有动用内阁的力量。

很多人都奇怪,灭了阿鲁台这么大的军事行动,军情司和政保署发挥的作用太小了,作为大辽情报机构的双雄,军情司和政保署缺席了这场盛宴。反倒是名不见经传的对外情报司大放异彩。

这里面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创建军情司和政保署的时候,吴晋发挥了重要作用,直到现在,杨竞虽然改组了军情司和政保署,但是杨竞依然不知道,军情司和政保署中,有多少人是忠心于自己,还有多少人是忠心于吴晋。

倒不是杨竞不信任吴晋,或者说吴晋会通突厥,杨竞只是不相信文官集团。作为一个阶层,个体肯定有好人、会违背阶层的利益,但阶层的整体,绝对不会违背阶层的利益。

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从古至今使然!

李德全把军情司的奏报读完,杨竞、吴晋和曾泰都露出了复杂的情绪,这几位也在惋惜,他们不是替永安帝或者大梁朝廷惋惜,而是替整个梁族惋惜。

谨身殿里沉默了一阵,杨竞才说道,“咱们接着议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