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梁辽王 > 第68章 漠南三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竞的话,让吴晋和曾泰冷汗直流,因为杨竞明显是对兀哈三部动了杀心。如果说在以前,杨竞这么说,内阁还能阻止一下。但是在杨竞剿灭了阿鲁台18部,近20万突厥人以后,就没有人能拦得住杨竞了。

不说别的,至少随杨竞出征的7个骑兵旅的参将,肯定听杨竞的啊。他们都升了副将,杨竞要是下旨杀了兀哈三部,他们会毫不犹豫执行的。

“陛下,不至于此,臣立即安排兀哈三部改土归流的事宜”吴晋立即说道。

“很好”杨竞点点头,“朕乏了,你们跪安吧”

“臣等告退”吴晋和曾泰退出了谨身殿。

杨竞回到流云殿,把自己泡进温泉里,闭着眼睛在思考大辽下一步的打算。其实有时候看的太透彻也不好,杨竞甚至能猜测得到大辽发展的总体进程。

在杨竞看来,大辽的发展方向无非就是发展农业、然后积累粮食、然后扩军,最后入关争夺天下。

而且肯定能夺取天下,然后杨竞在励精图治几年,平定突厥等周边势力,大辽国势达到顶峰,成了一个盛世。

再然后杨竞死去,太子继位,陆续出现土地兼并,又传了十几代,土地兼并开始严重,然后农民起义,推翻大辽,建立新的政权,然后周而复始。

既然已经知道了未来发展脉络,杨竞就产生了懒惰的情绪,他对入关实在是兴趣不大。这次平定了阿鲁台部,杨竞无论对内对外都有了交代,至于入关夺取天下,然后费心费力的治理,他就失去了兴趣。

毕竟杨竞现在过得也很好,而且去做遥远的救世主呢?

当然了,除了远景规划,眼下的工作重点也是需要厘清:就是尽可能的赚钱。很多人在观察历史的时候,往往看中的是宏大的战争场面、波谲云诡的朝廷斗争、家国历史的爱恨情仇,但是往往忽略的一个重要的事项,就是赚钱。

任何政权或者说势力要想延续乃至发展壮大,必须要进行稳定的产出。其实一个政权来钱的渠道也就那么几项:工农剪刀差、打土豪分田地、垄断经营、对外贸易。当然了,有出息的政权还能收到铸币税。

大梁这些年展现出来的赚钱能力,只停留在收取农业税的层面上,即使再给大梁几十年时间,也不会太大的改变。

想到了这一层,杨竞就决定短时间不再参与大梁的事务,他可以以置身事外的心态,关注大梁后续的进展。

杨竞可以安坐柳河行宫,不问世事,但是吴晋则不行,这次面圣,杨竞给吴晋安排了很多任务,最主要的就是两项:改土归流和设置定远、抚远和宁远三个县城。

吴晋召集了六部开始议事,由于大政方针杨竞已经定了,现在研究的就是具体执行层面的事情了。

“陛下的意思,要在新占领的方圆1500里草原上设置三个县城,你们说,具体的位置应该怎么设置?”吴晋超级热爱工作,他可没有杨竞那种倦怠的感觉,从柳河行宫回来,直接召集大臣们研究推进工作。

今年本来年初,应该召集一次大朝会的,各部、各郡汇报去年的情况,然后杨竞安排明年的工作。但是由于年初杨竞就御驾亲征了,这个大朝会就没有举行,而且看杨竞现在的状态,也没有举行的意思。只是告诉吴晋,让各部、各郡书面汇报即可,至于今年的重点工作,下道旨意就算了。

杨竞的想法,让众位官员松了一口气,毕竟举行这种大朝会,也是很耗费精力的事情。没想到,朝会是不搞了,但是杨竞又安排了新的任务,这新的任务,比开大朝会难搞多了。

“阁老,下官是这么想的”兵部尚书宋武先说话了,“这次设置三个县城,本质上不是发展经济,还是以边防为重点。那么在三个县城的选址和建设上,就得侧重军事防御”

宋武这些年,从基层武官做起,一直做到了兵部尚书,位列台阁,水平还是在线的,提出的问题也切中肯綮。

“以宋尚书的意见,该如何确定定远、抚远和宁远三个县城的位置?”吴晋问道。

“阁老请看”宋武从袖口中拿出了一幅舆图,然后找个两个内阁的吏员拿着,他在上面比划道,“首先,咱们先确定定远城的位置,其实这个位置陛下已经给选定了,就是阿鲁台王庭所在的青城”

这也是应有之义,青城距离林丹汗辖地只有200里,扼守阿鲁台草原的西北部,所以定远城设置在那里没有问题。

吴晋点头,看了看钱峰和赵石,钱峰和赵石也点头,吴晋说道,“青城改名定远城,然后进行改扩建”

“阁老请看”宋武继续指着舆图说道,“定远城南方600里,有一处小山脉,只有几座山峰,主峰叫鸡鸣山。下官以为,宁远县设置在此处比较好”

“理由有三,一是此地距离燕山山脉西段和军都山北段300里,在此建城,可以有效抵御大梁出长城北上,经略此处草原;二是此地距离定远城600里,可以和定远城形成犄角之势。三是此地在地形上也是个风水宝地,鸡鸣山虽然只有几座山峰,但是冬天却可以抵挡一下从北方南下的寒风,宁远城建设在鸡鸣山南侧最为合适”

吴晋听了宋武的话,像是陷入了某种回忆,“八年前,陛下刚获封辽王,本阁还是辽王府左长史,随陛下从长安城逃出,走的就是燕山北麓的路线。那个时候,经过鸡鸣山,当时本阁就觉得鸡鸣山在千里草原上独树一峰,是个战略要地。现在这片地域已经被我们打下来了,可以在那里设置宁远城”

吴晋的这一套话说的漂亮,既肯定了宋武的建议,又提了一下自己和杨竞的关系。现在在大辽,凡是和杨竞一起从长安城出逃的官员,都以这份履历为荣。

见宁远城的选址也通过了,宋武又开始说抚远城,“阁老,您请看,定远城、宁远城、赤峰县和龙城县,这四个县基本控制了新占领草原的四个角,方圆1500里的草原,就在这四个县城的包围之中”

“咱们可以在赤峰县和宁远县之间拉一条线、龙城县和定远城之间拉一条县,两条县之间的交汇点,就可以当成抚远县的位置”

宋武的想法很是新奇,一般选城址,都是按照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原则,根据山川形胜来确定。像这种以对角线交汇处建城还是这一次听说。

没等吴晋发问,宋武直接开始解释了,“抚远县的作用就是后勤基地,向西北支持定远县、向西南支持宁远县。因为从赤峰县到定远县有1200里,从龙城县到宁远县有1000里,往两地运输太困难了,中间必须有一个补给点,这个补给点就是抚远县。”

吴晋仔细的看着舆图,抚远县距离宁远县600里,距离龙城县400里,距离赤峰县500里,距离定远县700里,的确是个不错的中转点。

“本阁觉得可以”吴晋深思熟虑后说道,钱峰和赵石也深以为然,“本阁也同意”

至此,大辽的漠南三县选址全部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