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综影视之兰陵王妃 > 第109章 千朵桃花一世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个时候,小蝶突然拉住我的手,跪倒在地上,哭着说道;我离开皇宫那几天皇上和大冢宰已经起了正面冲突,他说他自己时间不多了,费尽周折把我送出皇宫,吩咐我一定要把册子送到小姐和司空大人手上,小姐,你这么聪明,你一定有办法,求求你救救皇上吧?

元清锁【玥】:我想起那个曾经在梨花如雪中含情望着我的儒雅皇帝(我记得在剧中他是被诸葛无雪给毒死的,现在还不是他死的时候,所以我得救他)心里面于心不忍,我拉起小蝶,说;“小蝶你起来吧!皇上的事情我不会坐视不管的,宇文邕也不会的。

突然门外传来脚步声,我叫小蝶不要出声,仔细一听,原来是碧香的声音,她说;楚总管就送到这儿吧?今天的事情谢谢你了。”

楚霖西;不必客气,碧香姑娘,在下告辞了。”

公元1500年北周权臣宇文护掌权宇文邕还没有继位。

我捂住小蝶的嘴,却忍不住坏笑道;“这个楚总管,我倒是还有还有印象,没有想到我当初一场逃跑,却促成了一段姻缘。

碧香;小姐?”你!

元清锁【玥】;这位是小蝶。记住,她躲在我房间里,不能告诉任何人。”我看了一下窗外的天色,问道,宇文邕现在在哪里?”

碧香;方才听楚总管说,好像在严婉清主子房间里面吧!碧香想了想,老实说道?

元清锁【玥】;哦?(我现在还不想跟严婉清碰面,这个女人爱宇文邕比姜艳媚多,嫉妒心也比姜艳媚强。)男人的话,果然是不能相信的,我真是天真,长叹一口气说;严婉清这个女人,如果可以,我永远不想跟她碰面,碧香,现在是发挥你美人计的时候了,你去让你家楚总管把宇文邕叫过来,可千万别说是我吩咐的……”

就在这个时候雕花木门突然被人推开,宇文邕阔步走进来,笑吟吟看着我,说;“怎么,清锁,你想我了?

我白了他一眼,轻声细语说道;你来得还真是巧合?”

宇文邕;二哥少时最喜欢读书。如今为了我,四处筹谋,笼络人心。

我走到宇文邕身后,说;你看这封信,他写的是“吾帝”米罗突…………他是想说,吾弟吗,是想告诉宇文邕,这不是简单的笔误。这本册子,是他为你打下的根基,你只有不辜负他的期望,才能对得起你二哥宇文毓这一片殷切之心啊。”

宇文邕;我知道?成大事,必须要有牺牲,可是我只有这个兄长,他是我唯一的亲人了,我不想失去他啊……”我真的不想?

元清锁【玥】;(我也知道宇文毓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傀儡皇帝)要救他不是没有办法,我们一起想办法(要对付北周权臣宇文护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史书上宇文邕隐忍很久才除掉宇文护)

宇文邕;你我一起配合默契,我们两个联手,还有什么做不到的?

元清锁【玥】微微点头,眼中闪过坚定:“没错,宇文护权倾朝野多年,党羽众多,我们行事必须万分小心。这册子既然是二哥留下的关键之物,定要好好参详,从中找出能制衡宇文护的破绽。”

小蝶在一旁轻声插话:“小姐,这册子我虽粗粗看过几眼,只觉里面记载的一些官员往来、兵力部署极为繁杂,一时半会儿难以理出头绪。”

宇文邕目光落在册子上,沉思片刻:“无妨,我们时间虽紧,但只要逐页梳理,总能寻得蛛丝马迹。我在朝中这些时日,也暗中留意了宇文护一党的行事风格与关键人脉,两相印证,定有收获。”

元清锁【玥】踱步至桌前,翻开册子,手指沿着字迹划过:“你看这儿,提及的几次粮草转运,似乎都与宇文护的亲信有关,若能截断其粮草供应的关键环节,让他的军队陷入困境,不失为一计。”

宇文邕微微皱眉,思索后摇头:“此举虽能给宇文护制造麻烦,可一旦实施,受苦的还是百姓。战火一起,生灵涂炭,非我所愿。我们还需从长计议,找一个既能扳倒宇文护,又不伤大周根基的法子。”

这时,碧香在门外轻咳一声,低声禀报道:“小姐,严婉清那边似是有所察觉,打发了丫鬟来问,说是听闻宇文大人在这儿,邀您和大人过去一聚。”

元清锁【玥】眉头一蹙,面露厌烦:“这严婉清,还真是会挑时候。就说我身子不适,不便见客,让她改日再来。”

宇文邕却抬手阻拦:“不妥,此刻若刻意回避,反倒会引起她的猜忌,于我们行事不利。既来之则安之,我陪你一同前去,看她究竟想说什么。”

元清锁【玥】略作犹豫,终是点头同意。二人整顿衣衫,随碧香往严婉清住处走去。一路上,元清锁悄声对宇文邕叮嘱:“那严婉清心思细腻,言语间你我务必小心,莫要让她抓到把柄。”

行至严婉清房前,丫鬟挑起帘子,屋内熏香袅袅。严婉清起身相迎,目光在宇文邕和元清锁身上流转,嘴角勾起一抹看似亲切的笑意:“哟,今日是什么风,把妹妹和大人都吹来了。我听闻妹妹这儿得了些稀罕物件,特来瞧瞧。”

元清锁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姐姐说笑了,不过是些寻常玩意儿,哪值得姐姐特地跑一趟。”说罢,眼神有意无意地扫向屋内,试图探寻严婉清此番的真实目的。

严婉清招呼二人坐下,亲自斟茶,看似漫不经心地开口:“近日宫中不太平,妹妹与大人可得多保重。听说皇上龙体欠安,妹妹向来心善,可有法子为皇上分忧?”

宇文邕接过话头,神色从容:“严姑娘有心了,我与清锁自然心系皇上安危,正想法子寻医问药,定不会让皇上有事。”

严婉清轻轻抿了口茶,目光透过茶杯边缘打量二人:“那就好,我一介女流,帮不上什么大忙,只盼着皇上早日康复,这大周的天,可不能乱呐。”

元清锁心中暗忖,这严婉清话里有话,怕是已猜到几分他们的计划,当下起身告辞:“姐姐好意我们心领了,今日还有些事要忙,改日再与姐姐叙话。”

宇文邕亦随之起身,二人告辞离开。回到住处,元清锁才松了口气:“这严婉清,怕是个难缠的对手,日后我们行事更要隐秘。”

宇文邕点头,目光重又落在册子上:“不管如何,先解开这册子的秘密,只要手握关键,任她严婉清如何,也翻不出太大的风浪。”说罢,二人再次埋首于册子之中,烛光摇曳,映照着他们专注的面庞,一场与宇文护的权谋较量,悄然拉开帷幕。

接下来的几日,元清锁与宇文邕足不出户,日夜钻研那本册子,逐字逐句地剖析其中深意,连小蝶和碧香送来的饭菜常常都是凉了又热,热了又凉。

一日午后,宇文邕突然猛地一拍桌子,兴奋地指着册子上一处密密麻麻的批注:“清锁,你看这儿!二哥暗中记录了宇文护近几年挪用军饷,私自扩充私人武装的证据,若将这些公之于众,朝堂上下必定哗然,宇文护就算有再大的权势,也难以堵住悠悠众口。”

元清锁眼睛一亮,随即又面露忧色:“这些证据固然有力,可我们要如何才能安全地将其散播出去?宇文护耳目众多,稍有不慎,我们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宇文邕来回踱步,沉思良久,开口道:“我在军中还有几位信得过的旧部,他们行事谨慎,可让他们秘密联络一些正直的官员,待时机成熟,一同发难。只是在此之前,还需制造些舆论,混淆宇文护的视听,让他无暇顾及我们的小动作。”

元清锁微微点头,心中已有计较:“我可让碧香她们在宫娥、太监之间散播些流言,就说天象有异,暗示宇文护专权将给大周带来灾祸,先从人心上动摇他的根基。”

计议已定,众人便分头行事。碧香带着小蝶,穿梭于宫廷的各个角落,看似无意地与宫人们闲聊,将那些精心编造的流言悄然散播。而宇文邕则乔装出宫,去与旧部商议具体的行动步骤。

几日后,宫中果然流言四起,人心惶惶。宇文护听闻后大发雷霆,派出亲信四处追查流言的源头,整个皇宫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氛围之中。

元清锁看着窗外忙碌的身影,心中暗自庆幸计划进行得还算顺利。就在这时,严婉清却不请自来,她莲步轻移,踏入房门,目光在屋内扫视一圈,最后落在元清锁身上:“妹妹,近日这宫中可真是热闹啊,妹妹可知,这些流言蜚语可是犯了大忌,若是被宇文大人知晓,妹妹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元清锁镇定自若地起身相迎:“姐姐这是何意?我不过是深居简出,养病度日,哪有闲心去理会那些流言。倒是姐姐,这四处走动,消息倒是灵通得很。”

严婉清轻轻一笑,笑容却不达眼底:“妹妹莫要装傻,你与宇文大人的心思,我又怎会不知。只是妹妹可要想清楚了,这权谋之争,凶险万分,稍有差池,便是粉身碎骨。妹妹这般如花似玉,真要赔上性命,值得吗?”

元清锁心中一紧,面上却依旧淡然:“姐姐操心了,我既已卷入其中,便没有回头路。为了皇上,为了大周,我与宇文大人问心无愧。”

严婉清凝视元清锁片刻,似是叹了口气:“罢了,妹妹好自为之吧。”说罢,她转身离去。

元清锁望着她的背影,深知局势愈发紧迫。待宇文邕回宫后,她将严婉清来访之事告知,宇文邕眉头紧锁:“看来我们得加快脚步了,不能再给宇文护喘息之机。”

又过了数日,宇文邕的旧部传来消息,已联络好足够的官员,万事俱备,只等一声令下。元清锁与宇文邕精心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准备在朝堂之上,将宇文护的罪行彻底揭露。

那日清晨,宇文邕身着朝服,英姿飒爽却又暗藏锋芒,他临行前紧紧握住元清锁的手:“清锁,等我好消息。今日便是决定大周命运的时刻,若成功,我们便能还大周一个朗朗乾坤;若失败,你千万要自保。”

元清锁眼中含泪,用力点头:“你放心去吧,我相信你。”

宇文邕大步迈向朝堂,元清锁则在住处焦急等待。朝堂之上,气氛剑拔弩张,宇文护一如既往地坐在高位,眼神傲慢。宇文邕却毫无惧色,待百官到齐,他突然挺身而出,高声宣读早已准备好的弹劾奏章,将宇文护的罪行一一陈列,同时,那些秘密联络的官员也纷纷附和,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宇文护脸色铁青,却又一时无法反驳。

就在宇文护试图强行镇压时,宫外突然传来阵阵喊冤声,原来是一些受宇文护迫害的百姓听闻今日朝堂有变,赶来声援。宇文护见大势已去,妄图逃窜,却被宇文邕预先安排好的侍卫一举擒获。

宇文邕正式掌权后,元清锁并未松懈下来,她深知这只是大周走向昌盛的第一步。朝堂之上,百废待兴,诸多政令亟待推行,而民间疾苦,也需一一探察。

宇文邕每日忙碌于朝堂事务,审阅奏章、接见大臣,常常忙到深夜。元清锁则在后宫,一方面协助处理宫闱内务,将那些曾依附宇文护的势力余孽悄悄拔除,重新整顿宫规,让后宫气象焕然一新;另一方面,她频繁与民间女眷接触,了解百姓生活的实际需求,以便为宇文邕的决策提供精准建议。

一日,元清锁带着小蝶出宫走访,看到街边不少孩童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心中大为不忍。回宫后,她即刻向宇文邕提议,设立专门的慈幼局,收养这些无家可归的孤儿,给予他们温饱与教育,为大周培养后备人才。宇文邕听后,欣然采纳,当即拨出专款,安排专人负责此事。

随着时间推移,大周在宇文邕的精心治理下,经济逐渐复苏,商业日益繁荣。各地的集市热闹非凡,货品琳琅满目,百姓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然而,元清锁却发现,一些偏远地区因交通不便,仍然物资匮乏,百姓生活困苦。

为解决这一问题,宇文邕与元清锁商议后,决定大力兴修水利与道路。招募了大批能工巧匠,开山辟路,疏浚河道。元清锁还亲自前往施工现场,为工匠们送去慰问品,鼓舞士气。道路与水利工程竣工后,不仅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促进了物资交流,也让农田灌溉得到极大改善,粮食产量大幅提升。

严婉清在宇文邕掌权后,一改往日的锋芒,变得温顺许多。她时常来找元清锁品茶聊天,言语间尽是对元清锁的钦佩与对宇文邕的祝福。元清锁知晓她已放下心结,也以诚相待,二人竟渐渐成了好友,常一同探讨诗词书画,为宫廷生活增添了几分雅致。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宇文邕带着元清锁来到御花园,满园的繁花似锦,仿若人间仙境。宇文邕突然停下脚步,深情地看着元清锁:“清锁,这一路走来,若无你,我定难以成就今日大业。如今大周初定,我想许你一生一世,你可愿与我携手,共度余生?”

元清锁脸颊绯红,眼中满是感动与幸福,轻轻点头:“我自是愿意,从踏入这大周宫廷起,我的命运便与你相连,往后余生,定当与你同甘共苦。”

宇文邕大喜,紧紧握住元清锁的手,二人相视而笑,此时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金色光辉,见证着这对恋人的甜蜜约定。此后,宇文邕继续勤勉治国,元清锁在旁全力支持,大周在他们手中日益强盛,延续着一代又一代的繁荣昌盛,

婚后的元清锁与宇文邕,生活虽忙碌却满是甜蜜温馨。元清锁正式被册封为皇后,母仪天下的她越发端庄娴雅,将后宫诸事打理得井井有条,让宇文邕无后顾之忧,能全身心投入到治国安邦的宏图伟业之中。

在文化教育方面,元清锁向宇文邕提议开设官学,广纳民间有才学之士,不分贵贱,皆可入学受教。宇文邕立刻批准,一时间,各地的莘莘学子纷纷奔赴京城,渴求知识的滋养。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元清锁还亲自挑选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大儒担任教师,并时常前往学府视察,关心学子们的学业进展。在她的悉心关怀下,官学培养出一大批栋梁之材,为大周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与此同时,宇文邕致力于强军之路,他深知周边诸国虎视眈眈,唯有打造一支精锐之师,方能保大周长久太平。元清锁全力支持他的决定,不仅在后勤保障上亲力亲为,调配物资、筹备军饷,还利用自己的聪慧才智,为军队的战术演练出谋划策。她时常陪伴宇文邕视察军营,士兵们见皇后如此亲民,备受鼓舞,训练愈发刻苦,一支军纪严明、作战勇猛的大周铁军逐渐成型。

然而,平静的湖面偶尔也会泛起涟漪。邻国听闻大周日益昌盛,心生嫉妒与忌惮,暗中勾结大周境内的残余反动势力,妄图制造混乱,颠覆政权。幸好宇文邕在朝堂与民间安插了诸多眼线,消息很快传来。元清锁得知后,冷静异常,与宇文邕迅速制定应对策略。一方面,宇文邕派遣得力大将率领精锐部队前往边境,加强防备,威慑敌军;另一方面,元清锁坐镇后宫,指挥内廷侍卫与密探,在京城展开地毯式搜索,将反动分子一网打尽。

历经数月艰辛,这场危机终于化解。大周不仅没有被撼动根基,反而在风雨洗礼后更加坚韧。宇文邕与元清锁的威望也在百姓心中愈发高涨,人们传颂着他们夫妻同心、共御外敌的英勇事迹。

岁月悠悠,几十年过去,宇文邕与元清锁携手走过无数风雨,大周在他们的治理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农田里稻穗金黄,工坊中技艺精湛,街市上人头攒动,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在一个宁静的秋日傍晚,宇文邕与元清锁携手漫步在皇宫的廊道上,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宇文邕转头看着元清锁,满是皱纹的脸上依然洋溢着深情:“清锁,这一生有你,我足矣。”

元清锁那美丽的眼眸之中,晶莹的泪花如点点繁星般闪烁着,她微微颤抖的娇躯轻轻地倚靠在了宇文邕宽阔而坚实的肩膀之上。她那轻柔的声音仿佛风中的柳絮一般飘然而至:“我也是这般想的呀,但愿来世,我们依然能够像今日这样,手牵着手,并肩同行于这漫漫人生路。”此刻,微风拂过,吹起了元清锁几缕发丝,也吹动了宇文邕心中那片温柔的涟漪。

夜色如墨,浓稠地泼洒在北齐都城的街巷。望月楼,宛如夜空中孤立的寒星,静谧地矗立在城垣一隅,飞檐斗拱隐匿于黑暗,唯有楼内透出的几缕昏黄灯火,倔强地撕开夜幕一角。

元清锁身着一袭素锦罗裳,莲步轻移踏上望月楼的木质楼梯,每一步都似踩在往昔的回音上,绵软而沉重。楼上雅间,雕花窗棂半掩,微风拂过,送来阵阵清冷。她抬手推开房门,屋内檀香袅袅,却空无一人,唯有一桌残棋,黑白子错落,似是一场未竟的战局,静静等待着执棋者归来。

曾几何时,高长恭常于此楼与她对弈品茗。那时,他还是那个面具下神秘而俊朗的兰陵王,星眸璀璨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谈笑间尽是洒脱不羁。他指尖拈起一枚白子,落于棋盘,清脆声响打破寂静,棋局上黑子白子相互纠缠、厮杀,恰似朝堂与江湖的纷争诡谲,而他们置身其中,却总能寻得片刻安宁。

“卿若星子入凡尘,落吾眸心乱棋阵。”高长恭低吟,目光越过棋盘,直直撞进元清锁眼底,那目光炽热,仿若能将这寒夜点燃。元清锁脸颊绯红,嗔怪地瞥他一眼,手中扇子轻敲桌面,佯装恼怒:“王爷又拿妾身打趣,这棋局胜负未分,莫要分心。”话语虽如此,心却早已乱了节拍。

可如今,物是人非。北齐朝堂风云突变,高长恭功高震主,遭奸人谗言所害,戍边之命一下,便如断了线的风筝,远离这繁华都城,音信渐稀。元清锁独守望月楼,望断天涯路,盼不来那熟悉身影。

月光如水,透过窗棂洒在棋盘上,映出她泪光点点。元清锁缓缓在对面落座,手指轻轻触碰那些棋子,仿若还能感受到他指尖的温度。“王爷,您曾说这望月楼是尘世喧嚣中的净土,可如今净土仍在,您却……”她哽咽着,声音破碎在风中。

楼下传来市井的嘈杂,有商贩的吆喝、孩童的嬉笑,人间烟火依旧沸腾,独她的世界如这望月楼般清冷孤寂。她执起一枚黑子,犹豫许久,最终落于棋盘,“啪”的一声,似是心碎的声音。这一子,落下的是思念,是等待,也是对命运无声的抗争。

“妾身不会忘,哪怕这岁月漫长,磨尽铅华,也定要等您归来,共赴那未了之约。”元清锁喃喃自语,目光望向窗外无垠夜空,那里繁星闪烁,仿若藏着高长恭归来的希望。在这望月楼上,她守住的不仅是回忆,更是对爱情矢志不渝的执念,哪怕前路漫漫,望穿秋水,她也要在这忘君王的地方,铭记那刻骨铭心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