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短故事志 > 民间故事:逸尘之劫,奸佞之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民间故事:逸尘之劫,奸佞之果

逸尘之劫,奸佞之果

在古老的清平盛世,有一座繁华的都城,名叫长乐城。城中,皇帝圣明,朝堂之上,人才济济。其中,有一位年轻有为的官员,名叫逸尘。逸尘出身平凡,却凭借着自身的才学和努力,在科举中高中,进入朝堂。他为人正直,心怀天下,一心只为百姓谋福祉,常常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回到朝堂便据理力争,为百姓争取利益,因此深受百姓爱戴,也逐渐得到皇帝的赏识。

与逸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朝中的一位大臣,名叫赵崇。赵崇出身名门,家族在朝中根基深厚。他凭借家族的势力,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然而,他为人贪婪且心胸狭隘,平日里只想着如何巩固自己的地位,谋取更多的财富。看到逸尘这个出身低微的人迅速崛起,赵崇心中满是嫉妒。他觉得逸尘抢了自己的风头,威胁到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一日,皇帝接到边疆急报,北方蛮族频繁侵扰边境,百姓苦不堪言。皇帝为此忧心忡忡,召集众大臣商议对策。逸尘站出来,详细分析了当前局势,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御敌方案。他建议加强边防兵力,同时采取分化蛮族内部势力的策略,双管齐下,必能击退蛮族。皇帝听后,频频点头,对逸尘的见解十分赞赏,当场便决定采纳他的建议,并任命逸尘为监军,协助大将军出征。

这让赵崇心中的嫉妒之火燃烧得更旺了。他心想,这么好的立功机会,竟然被逸尘这个小子抢走了。要是逸尘此次立下战功,回来之后岂不是更得皇帝的宠信?不行,我绝不能让他得逞。于是,赵崇开始在暗中谋划陷害逸尘的计策。

赵崇先是买通了逸尘身边的一个侍从,让他在军中散布谣言,说逸尘胆小怕事,根本不懂军事,此次出征只是为了捞取功劳,他提出的御敌方案根本行不通。一时间,军中人心惶惶,士兵们对逸尘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接着,赵崇又秘密给蛮族送去消息,透露了部分朝廷军队的部署情况,希望蛮族能够借此机会打败朝廷军队,让逸尘出丑。

逸尘出征后,很快就发现了军中的异样。士兵们士气低落,对他的命令执行起来也不那么坚决。他经过一番调查,终于发现了是赵崇在背后搞鬼。但此时,战事紧急,他没有时间去理会赵崇的阴谋,只能先集中精力应对敌人。

战场上,由于赵崇的泄密,朝廷军队一开始陷入了被动。蛮族军队得知了部分部署,对朝廷军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一时间,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逸尘临危不乱,他根据战场形势,迅速调整了作战策略。他亲自带领一支精锐部队,绕到蛮族军队的后方,发动突袭。这一突如其来的攻击,让蛮族军队阵脚大乱。前方的朝廷军队见状,士气大振,也发起了全面反攻。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朝廷军队终于击退了蛮族。

虽然取得了胜利,但逸尘深知此次胜利来之不易,也更加痛恨赵崇的所作所为。回到都城后,逸尘并没有立刻向皇帝揭发赵崇,而是收集了足够的证据,准备一举揭露他的罪行。

赵崇见逸尘不仅没有战败,反而立下战功,心中又惊又怒。他不甘心就这样失败,决定再次下手。这一次,他勾结了宫中的一个太监,打算在皇帝面前诬陷逸尘谋反。他们伪造了一些信件,作为逸尘谋反的证据,然后找机会呈给了皇帝。

皇帝看到这些信件后,十分震惊。他怎么也想不到,一向忠心耿耿的逸尘竟然会谋反。于是,皇帝立刻下令将逸尘打入大牢,并派赵崇负责审理此案。

逸尘被关进大牢后,受尽了折磨。但他始终坚称自己是清白的,要求与赵崇当面对质。赵崇心中有鬼,自然不敢与逸尘对质。他只想尽快将逸尘定罪,然后处死,以绝后患。

就在赵崇以为自己的阴谋即将得逞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一位曾经被赵崇欺压过的官员,得知了逸尘被陷害的真相。他心中对赵崇的所作所为十分不齿,于是决定挺身而出,为逸尘作证。他将自己所知道的赵崇的种种恶行,以及他陷害逸尘的详细过程,写成了一封奏折,呈给了皇帝。

皇帝看到奏折后,意识到此事另有隐情。他立刻派人重新调查此案。经过一番深入调查,真相终于大白。原来,一切都是赵崇的阴谋。那些所谓的谋反证据,都是他伪造的。

皇帝得知真相后,龙颜大怒。他下令将赵崇革职查办,并将他打入大牢。赵崇的家族也受到了牵连,失去了往日的权势。而逸尘,则被无罪释放,并得到了皇帝的嘉奖。皇帝对他更加信任,委以重任。

在大牢里,赵崇回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后悔不已。他因为嫉妒和贪婪,一步步走向了罪恶的深渊,最终自食恶果。他望着牢房的墙壁,喃喃自语:“嫉妒和贪婪,真是害人害己啊……”

从那以后,逸尘更加尽心尽力地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祉。他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一段佳话,时刻提醒着人们,嫉妒和贪婪是人性的弱点,若不加以克制,必将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