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雨无夜来到了离魔都很远的乡镇上的一所小医院。
因为他看到这个小医院被怨念缭绕。
一身破烂道袍的雨无夜在医院里行走招来了很多异样的目光。
大家不约而同的出现一个念头,那就是这个年轻人要来这里装神弄鬼了。
当雨无夜停在一个病房门口的时候,那些打量雨无夜的病人和病人家属露出一个果然如此的眼神。
就在刚刚,这个病房内的一个老人走了。
而且老人不是没救了,只是他的儿子不愿意救而已。
雨无夜看到病房内一个男人正要给老人穿寿衣。
他立刻开口阻止了那个男人的动作。
“你不要给他穿寿衣。”
“你是他儿子吧?你去给他穿。”
雨无夜指了指站在老人旁边的那个中年男子,示意他去给过世老人穿寿衣。
“不是,你谁啊?谁给我爸穿寿衣,关你什么事啊?”
男子脸上露出非常不爽的神色。
“我是在救你的命。”雨无夜神态平静,都说好言难劝该死的鬼,若他是那个该死的鬼,那雨无夜也不会拦他。
这个老人生前应该是被这个不孝儿子虐待了,并且还因此而死。
此刻这间病房内充满了老人的怨气。
如果这个中年男子听雨无夜的话,亲手帮他父亲穿寿衣,说不定还有化解怨念的可能。
可如果他连最后一次亲手为父穿衣都做不到,那么这个老人必然会化为怨鬼索命。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雨无夜是不会出手救这个中年男子的,因为这是这个不孝子欠他父亲的。
雨无夜需要做的仅仅只是阻止老人多造杀孽,但是杀这个不当人子的畜生,无孽,只有债。
亡人讨债,天经地义。
这既是冥域的规矩,也是阳间的规矩。
生机,雨无夜已经给了他,可惜他自己不好好把握,那就怪不得谁了。
看到那个中年男子指示殡葬店的人将寿衣给老人穿上之后,雨无夜摇了摇头,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因为他看到那个中年男子在寿衣穿到老人身上之后,他瞬间就被浓烈的死气包裹,身上也被强烈的怨念纠缠。
他的阳寿,只剩下了最后七天……
老人的尸体被拉回了农村乡下。
男子虽然生前对自己父亲十分不孝,但死后却要给他父亲风光大办。
既是为了收礼钱,也是为了名声,更是为了心安。
他知道自己对父亲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虐待,动则打骂,让他父亲睡猪圈。
大冬天的在猪圈里面用板凳和木板搭了一张床,上面铺个凉席,扔了一床被子就让他父亲住里面。
生前不孝,死后却要风光大办,这种情况在炎夏并不少见,特别是在农村。
城市里面现在基本都是火化。
但是土葬在农村依然屡见不鲜。
而这一家,显然也是要土葬的。
等雨无夜跟着灵车来到农村之后,院子中已经搭建起了灵堂,寿材也早已准备妥当。
将尸体入了棺材之中,外面放了一个大火盆,中年男子带着老婆,儿子给过世老人烧了一些冥钱。
香烛也已供奉到位,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土葬的程序相当繁琐,亡人会在灵棚停尸两天之后,在第三天的早上上山下葬。
期间还会找道士做法事,念祭文,哭灵,等等一系列的操作,当然,这些都是民间风俗。
而且请的那些道士并不是专业的,都是没有半分本事的假把式,把程序给你整对了就算不错的了。
如果是有真本事在身的道士,来这里一看,绝对不会接这桩活。
因为棺材中的老人浑身散发着无尽的怨气,没那个本事化解,就敢来接这活,如果没有雨无夜,那么这些人都可能会被老人找上门。
毕竟你封了怨鬼的棺,阻碍了他报复不孝子,这也是仇。
前两天风平浪静,没有半分异常,四周乡里亲朋都纷纷赶来随礼。
中年男子脸上并无半分悲伤,一切仿佛不是在给他父亲发丧,而是在给他父亲祝寿一般。
村中一棵大树之上,坐在树荫中喝酒的雨无夜看着那院中的一切,笑着摇了摇头。
他只等怨鬼索命之后,将怨鬼镇压送入冥域,其他一概不关他的事。
至于院中的男子惨死怨鬼之手后,自然有治安局的人接手。
发丧的前一晚还是很热闹的。
道士们在做法事,念诵祭文。
老人的儿子在假装孝子。
乡里亲朋们在看他们表演,仿佛在看一场大戏。
这还真是人生如戏啊……
“吾身不是非凡身,手提金瓜重千斤,今有新故亡人姓蔡名勇新老大人,犯了雌雄神煞,一斩去天殃,天神降吉祥,二斩去人殃,万事大吉昌,男凶并女怪,斩破自仙王,天无忌,地无忌,年无忌,月无忌,日无忌,时无忌,普唵弟子斩过雌雄以后,百无禁忌,百事大吉……”
“孝男孝女叩首…”
中年男子带着妻子儿子以及一些子侄跪了下去。
“一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
“孝男孝女长跪……”
那道士手中拿着写有老人生辰年月的幡不断在棺木上方晃动。
所有人都不知道,他们越是这样办的热闹,棺木之中的老人越是怨气更盛。
这是演戏给亡人看啊。
生前不孝顺他,死了来演给他看,这不是存了心的气他么?
浪费这个钱,还不如生前用这个钱来对他父亲好一些,也不至于此。
次日清晨六点半,祭文念完,亲朋最后绕棺一圈后封棺摔盆。
十二名抬棺匠将寿棺抬起,前后各六人。
最前方是拿花圈,灵房,童男童女的队伍,棺材前方则是拿幡和抱遗像的子侄,以及抱着灵位的中年男子,从村民口中得知他的名字叫蔡宏林。
“看着脚下走着平稳,后边别急稳走稳提,死者为大不可落地,大家别慌平安出丧。”
“嗨呀呦吼。”
领头的一位抬棺匠按例喊了一嗓子,随后其他抬棺匠呼应。
“起来,走啊!”领头的指挥大家一起起棺。
“嗨呀呦吼!”
随后十二人一起发力,但是棺椁纹丝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