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417章 细碎的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木炭刚落进灶膛的瞬间,先是与灶底残存的余火撞出细碎的 “滋滋” 声,那声音轻得像春蚕食桑,又似雪粒落在烧暖的瓦片上,细听还裹着一丝木炭遇热后水分蒸腾的微弱水汽声。不过片刻,橘红色的火焰便顺着木炭的纹路慢慢升腾,起初只是细细的一缕,像害羞的精灵试探着探出脑袋,随后便愈发鲜活,火苗尖儿轻轻舔舐着新添的木炭,每一次触碰都让炭火的光亮更盛一分。

灶膛里的火光渐渐变得透亮,温暖的光芒从灶膛口漫溢而出,在地面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撒了一把碎金。被照亮的灶边角落,藏着林小婉生活里的细碎念想 —— 几捆晒干的艾草整齐地堆在竹篮里,叶片泛着淡淡的灰绿色,边缘还带着去年秋天阳光晒过的脆感,用手指轻轻一捻,便有细碎的叶片落下,空气中也弥漫开艾草特有的清香。这艾草是去年深秋时,她跟着村里的老人一起去后山采摘的,那时的艾草还带着晨露的湿润,叶片肥厚,颜色浓绿。采回来后,她把艾草摊在院子里的竹席上,让阳光一点点把水分晒干,期间还要不时翻动,生怕叶片发霉。如今这艾草就放在灶边,冬天睡前抓一把放进热水里煮,热气裹着艾草的香味弥漫开来,泡上一会儿脚,全身的寒气都能消散,就像祖父以前教她的那样。

在艾草旁,还放着一个旧铁壶。铁壶的壶身已经有些斑驳,原本漆黑的表面,因为常年使用,有些地方已经磨出了淡淡的金属光泽,壶身上印着的花纹也变得模糊不清,只能隐约看出是几枝缠绕的藤蔓。这铁壶是祖父当年常用的,林小婉还记得,小时候家里还没有电水壶,祖父每天清晨都会用这铁壶在灶上煮水。那时的铁壶还很新,壶身上的花纹清晰可见,祖父总是小心翼翼地用布擦拭壶身,生怕把花纹磨掉。后来祖父走了,这铁壶就被她收了起来,放在储物间的角落里。直到去年冬天,她整理储物间时又发现了它,看着这熟悉的铁壶,祖父的身影仿佛又出现在眼前。现在她偶尔还会用这铁壶煮草药,每次把草药放进壶里,加水,再把铁壶放在灶上,听着壶里的水 “咕嘟咕嘟” 沸腾的声音,闻着草药的苦味混合着铁壶特有的金属气息,就像又回到了小时候,守在祖父身边看他煮草药的日子。

橘红色的火光顺着灶膛口向外漫延,恰好映亮了林小婉的脸庞。她的睫毛很长,在眼睑下投下浅浅的阴影,随着火光的跳动,那阴影也轻轻晃动,像两片栖息在眼睑上的蝴蝶翅膀。脸颊被炭火烘得微微泛红,连带着耳垂也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粉色,眼神里满是柔和,原本略带疲惫的目光,在看向灶膛里跳动的炭火时,也变得愈发温柔。她蹲在灶边,双手轻轻抱在膝盖上,目光紧紧盯着灶膛里的炭火,看着火苗时而升高,时而降低,木炭在火中慢慢变得通红,心里忽然想起了小时候的事。

那时祖父还在,他的头发已经有些花白,却总是精神矍铄,脸上布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笑起来时,眼角的皱纹会挤在一起,像盛开的菊花。每到冬天的夜晚,天气变得寒冷,祖父就会在灶边生火。他会先在灶膛里放进一些干燥的柴禾,用火柴点燃,待柴禾烧得旺了,再添上几块木炭。火光升起时,祖父就会坐在灶边的小凳子上,一边添柴,一边等着水壶里的水烧开。而林小婉就会黏在祖父身边,要么坐在祖父的腿上,要么搬个小凳子坐在旁边,小手紧紧抓着祖父的衣角,听他讲各种草药的故事。

祖父年轻时学过草药,认识很多山间的植物,哪些能治病,哪些有毒性,他都了如指掌。冬天的夜晚,外面寒风呼啸,灶屋里却温暖如春,炭火的光芒映着祖父的脸,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像冬日里的暖阳,一点点熨帖着林小婉的心。祖父会给她讲,春天山上的蒲公英可以清热解毒,夏天田埂边的马齿苋能治腹泻,秋天的野菊花可以泡茶喝,冬天的松柏叶煮水可以缓解咳嗽。他还会拿着自己采回来的草药,教林小婉辨认叶片的形状、纹路,闻草药的气味。有时林小婉听得入了迷,会好奇地问祖父:“爷爷,这些草药都有名字吗?” 祖父就会笑着点头,耐心地告诉她每一种草药的名字,还会讲一些关于草药的传说。

有一次,林小婉不小心在院子里摔了一跤,膝盖磕破了皮,疼得直哭。祖父听到哭声,急忙从屋里跑出来,小心翼翼地把她抱起来,带回灶屋。他从储物间里拿出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各种晒干的草药,然后从里面取出一些三七和蒲公英,放在石臼里捣成粉末,再用温水调成糊状,轻轻敷在林小婉的膝盖上。接着,祖父又用那个旧铁壶煮了一壶热水,泡了一杯菊花茶,让她慢慢喝。那天晚上,祖父就抱着她坐在灶边的小凳子上,一边给她吹着膝盖上的药糊,一边给她讲三七的故事,说以前有个将军打仗时受了伤,就是用三七治好的。林小婉听着故事,喝着温热的菊花茶,膝盖上的疼痛似乎也减轻了不少,只觉得心里暖暖的,灶膛里的炭火光芒映着祖父的脸,那画面温暖得像是刻在了她的心里,至今想起,依旧清晰如初。

后来林小婉慢慢长大,去了城里读书,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每次打电话回家,祖父都会在电话里叮嘱她,冬天要注意保暖,要是觉得冷,就像小时候那样用艾草煮水泡脚,还说他又在山上采了一些草药,等她回家给她带回去。可没等林小婉毕业工作,能好好孝敬祖父,祖父就因为生病离开了她。祖父走的那天,也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外面下着小雪,林小婉赶回家时,看到灶屋里的灶膛是冷的,那个旧铁壶也静静地放在角落里,再也没有人用它煮水、煮草药了。她蹲在灶边,像小时候那样,却再也听不到祖父低沉温柔的声音,再也看不到祖父坐在灶边添柴的身影,眼泪忍不住地往下掉,落在冰冷的地面上,很快就结成了小小的冰晶。

如今,林小婉又回到了村里,守着老宅,守着灶屋里的这个灶膛。每当冬天来临,她就会像祖父当年那样,在灶边生火,添上木炭,看着橘红色的火焰升腾。灶膛里的火光依旧温暖,照亮了灶边的艾草和旧铁壶,也照亮了她的脸庞。她知道,祖父虽然不在了,但祖父的爱,祖父教她的那些关于草药的知识,那些温暖的回忆,就像灶膛里的炭火一样,永远在她心里燃烧着,温暖着她的每一个冬天,陪伴着她走过往后的每一天。

炭火还在灶膛里执着地跳动着,那细微的声响像是大地的低语,又似祖父从前在耳边轻轻的呢喃,不疾不徐地在灶屋里流淌。温暖的光芒如同融化的蜜糖,缓缓弥漫在整个空间,将墙角的阴影都染成了柔和的橘色。空气中,艾草的清香带着几分草木的青涩,与木炭燃烧后特有的、带着暖意的木质气息交织在一起,酿成了独属于这个冬夜的味道,熟悉又安心,仿佛一呼一吸间,都能触碰到时光里的温柔。

林小婉坐在灶边的小凳子上,双脚浸在温热的艾草水里,暖意从脚底的穴位慢慢渗入,顺着小腿的经脉向上蔓延,先是膝盖变得暖暖的,再到小腹,最后连胸口都漾着一股热流,驱散了冬日里潜藏在身体里的寒气。她微微眯起眼睛,享受着这份惬意,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膝盖上的布料,目光又落回灶膛里的炭火上。火苗偶尔会因为气流的变动轻轻窜起,映得她眼底也跳动着细碎的光。

这样静静蹲了一会儿,直到指尖被炭火的暖意烘得发烫,连指腹都泛起了淡淡的粉色,她才慢慢直起身。起身时,膝盖发出轻微的 “咔嗒” 声,她下意识地揉了揉膝盖,忽然想起小时候,祖父也常常这样揉着自己的膝盖,笑着说 “人老了,骨头就不灵光了”。那时她还不懂,只觉得祖父的手掌暖暖的,贴在膝盖上特别舒服。如今自己也到了会偶尔膝盖发酸的年纪,才渐渐体会到祖父当年的感受,心里又泛起一阵酸涩的温柔。

她拿起放在灶台上的搪瓷茶杯,杯壁还带着炭火烘烤后的温度,握在手里刚刚好。热茶在杯子里轻轻晃动,氤氲的水汽带着桂花的甜香袅袅升起,混着炭火的温暖气息,在鼻尖萦绕不散。这桂花是去年秋天她自己在院子里摘的,祖父在世时,院子里种着一棵老桂树,每到秋天,满树金黄,香气能飘出老远。祖父喜欢用桂花泡茶,也喜欢用桂花做桂花糕。每年桂花盛开的时候,他都会带着林小婉一起摘桂花,祖父的大手牵着她的小手,小心翼翼地把落在枝叶间的桂花捋下来,放进竹篮里。现在那棵桂树还在,只是摘桂花的人只剩下她一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