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吆,还是我们乖乖有福,这一出生就可以住上四合院,我一直都想住,这次还是托了我呢乖乖的福!”
胡娇娇那是有个闺女根本就想不起还有两个儿子。
对于别人来说,那都是重男轻女,胡娇娇那妥妥的就是重女轻男!
这话好不好就让抱着妹妹从屋里出来的小和平听了个正着,小家伙顿时就不乐意了。
“妈,你这偏心也太明显了吧,我可告诉你,我生气了哦!”
胡娇娇……
“哎呀,儿子,你是我的宝贝,大宝贝,妈妈刚刚就是那么一说,你可不要当真哦!”
胡娇娇再不看儿子,赶紧转移话题。
“志华,大哥他们的都去京都吗?”
“嗯嗯,他们就是这样打算的,大哥的宅子已经要回来了,现在正在装修,他们去了以后,应该是住在静静买的那个五进宅子里面。”
这话刚好让出来晒尿片的郝丽云听见,她惊讶道:“五进的宅子?”
对于李志华来说,丈母娘也是自家人,也没什么隐瞒的,就都说出来了。
“对,五进的宅子,听说是在什刹海那里,保存得特别完好!”
郝丽云心中开始计算,五进的大宅子得花多少钱?
能够买起五进宅子的人,家底得多丰厚,这跟自己了解到的李家有很大的出入,看来自己的私下跟闺女好好了解了解。
当郝丽云找到胡娇娇的时候,胡娇娇就看出自家妈心里想什么。
她想到自己当时带着李志华回去的时候,家里人其实不太愿意,都觉得李志华是乡下来的,在他们眼里就是泥腿子,没有多大的出息。
即使李志华在部队特别优秀,但是没有靠山,晋升肯定也很缓慢。
胡娇娇想到这里,决定炸一下自家妈。
郝丽云没有想到,自家闺女给了她一个重磅炸弹。
“这算什么啊?妈你是不知道,我婆婆给志华也留了宅子,在京都,一个三进的宅子,虽然没有大哥的位置好,但是很不错了。
我那大侄女在沪市可是有一栋小洋楼,离我们家不远,好像在南边那一块!”
胡娇娇没有说沪市的小洋楼也是婆婆留下的,不然她妈肯定得叨叨!
郝丽云确实被震惊到了,原本以为是一个泥腿子,没想到居然是隐藏的富豪!
“我们家南边那里可都是大栋的小洋楼,聚集是哪一栋啊!”
“具体是哪一栋我也不知道,还没有收回了呢?”
“这个好办啊,你忘了你大哥是干什么工作的了?
他不就是做的这个工具吗?你完了问问志华,具体是哪一栋,你大哥能帮忙就帮忙,我们可是实打实的亲戚,自家人不帮自家人帮谁啊!
你不是说你那个侄女算卦不是听灵的,等你下次叫她了,让她给你大哥算算,看看他的能不能再升一升!”
就算胡娇娇不说,郝丽云也想到,这房子是谁留下的。
闺女心里的想法,她也能够猜到一二。
不得不说郝丽云也是一个热心的人,她也明白有些人不能得罪。
李文静就是那不能得罪的一类,虽然她还没有见过。
完了胡娇娇还将这事当做笑话讲给李志华听。
李志华听了也没说什么,他知道丈母娘虽然心里嫌弃他是农村人,但是面上也没有给他脸色过。
还有就是,丈母娘媳妇可以说,可以笑,但是作为女婿那是不能笑,不能说,不然媳妇肯定跟自己闹别扭。
有媳妇在中间调和,还有老丈人,挺喜欢他的,所以他也担心跟岳家的关系。
京都。
“阿轩还在看书吗?”
岳老爷子悄悄地问老伴。
岳老太太也悄悄地回答岳老爷子,生怕吵到孙子。
“嗯嗯,还在看书呢,今天中午出去了一趟,回来就有点不开心,肯定又伤心了!”
岳老太太有些不好意思道:“老头子,今天于淼来了,他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想让岳轩扬考京都的大学,还想让他来家里住!”
岳老爷子一听这个,顿时脾气就上来了。
他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三张脾气,一点就炸。
瞪着一双锐利的眼睛盯着岳老太太,冷声道:“你答应了?”
岳老太太看着老伴居然对着自己瞪眼睛,声音还这么大,顿时也生气了:“你瞪什么瞪,我说答应了吗?我只说等考上了再说。”
“我给你说,你要是再给那对母子说一句好话,那你就跟他们一起给我滚!”
岳老爷子只要想到那对母子就头疼。
岳爷爷,岳奶奶的争吵,岳轩宇都听见了,不过他现在可不在意这些事,现在对他最重要的事就是半个月以后的高考,其他的事对他来说没什么!
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一号,华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与过去不同,一九七七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举行的,有五百七十多万人参加了考试。
虽然录取人数不多,但是它却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中去。
高考制度的恢复,使华国的人才培养重新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你们听说了没,李家那个闺女考上大学了?”
“哪里啊,你们知道的不全面,不光闺女考上了,就连去部队的吗两个儿子也考上了,这下李大牛他们的后悔了吧!”
“可不是得后悔吗,这么好的孙子,孙女都弄丢了,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我还听说,李树华一家子都要搬去京都了,就因为他们闺女考上的事京都大学。
现在大环境好了,我昨天还看见,他们家酿的酒,一箱一箱地往外运呢!你们说,这得卖多少钱啊?”
“可不是吗,这李家算是熬出来了,你们有没有发现,李家这新回来的闺女是个福星。
以前那个李悦容在李家的时候,就算李树华是村里的会计,他们家的日子照样过得紧巴巴,还不如我们呢。
可是自从两个孩子换回来,这李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