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秀华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小儿子何建设,他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正满含期待地望着自己,小脸蛋上还挂着两团可爱的红晕。

她心里不禁一软,眼里满是温柔与宠溺:“好,妈妈现在就带你们去买蛋蛋和肉肉。”

要是换成以往,刘秀华指定舍不得买肉,买鸡蛋。

可今天办完过户手续,除掉手续费和税费,不止没贴钱,还多了五十多块钱。

想着儿子还小,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再加上过两天就是兰兰和菊菊三岁的生日了,刘秀华决定豁出去了,买半斤肉给孩子们改善改善。

正好火柴厂的原材料还得一个半小时才能送来,时间上完全来得及。

双胞胎姐妹听到妈妈竟然同意了,也是高兴的拍着小手,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刘秀华一手抱着何建设,一手牵着兰兰和菊菊,加快了脚步,朝最近的集市走去。

这个时候除了极个别的试点单位之外,还没有全面实行公私合营政策。

集市作为一种传统的商品交易形式,依旧热闹非凡。

卖菜的,卖肉的,卖蛋的,卖粮食的,卖家禽的,卖手工缝制布鞋的......各种摊位琳琅满目。

刘秀华一家四口穿梭在人群中,何建设好奇的四处张望,想要找个机会,单独行动。

集市里虽然没有卖种子的,可何建设却看到有卖家禽的,他想买几只老母鸡放到空间里。

而且,只有单独行动,何建设才有机会把空间里的鸡蛋,白面,米老鼠奶糖拿出来。

虽然单独行动会让刘秀华担心,也有可能会遇到危险。

可是,何建设没得选。

饭得一口一口吃,日子得一天一天过。

道理何建设都明白。

可他等不及啊!

他的生理年龄只有一岁零八个月,这是客观事实。

既然他不可能一夜之间长大,那么这个险,迟早都得冒!

何兰兰和何菊菊兴奋的讨论着回去以后要让母亲给做鸡蛋羹吃,还要让母亲给炒肉肉吃。

走到卖肉的摊位前,刘秀华一眼就瞅准了一块肥肉多,瘦肉少的猪肉。

这个年代的人,肚子里都没什么油水。

大家都想买块肥肉,不仅吃起来香,最重要的是熬出来的猪油还能用来烩白菜吃,就连炼下来的油渣也是孩子们的美味。

同样盯上那块肥肉的还有一个提着菜篮子,头上包着头巾的中年妇女。

那中年妇女见刘秀华也看向了那块肉,眼神里闪过一丝急切,开口就朝老板喊道:“这块儿肉我要了,上秤! ”

听到这话,刘秀华眉头微微一皱,尽管她心里也想要那块肥肉,可淳朴的刘秀华,却不愿与人争抢。

她只好把目光看向其他肉块,想要再找一块儿相对肥一点儿的猪肉。

就在这时,肉摊老板,看了一眼秤,朝包头巾的中年妇女喊道:“三斤二两,一共两块五毛六。”

听到这个数字,中年妇女脸色微变,看着老板,商量着说道:“老板,我钱没带够,你帮我切一刀,称两块钱的就行。”

听到这话,刘秀华眼睛一亮,朝老板说道:“剩下的肉给我就行。”

老板应了一声,把秤上的猪肉放在案板上,拿起刀就准备把这块肉肥瘦均匀的切开。

包头巾的中年妇女一瞧,立马就变脸了:“嘿!你怎么能竖着切呢?这样切,岂不是把我的肥肉都给了她?不行,不行,你应该横着切!”

此话一出,不仅刘秀华愣住了,就连卖肉的老板都怔住了。

卖了这么多年肉,他还是头一次碰到如此不讲理的顾客!

这年头,大家肚子里都没什么油水,谁买肉也想买点儿膘大的肥肉。

可要是把肥肉单独卖了,那剩下的瘦肉可就卖不上价钱了。

所以,但凡是卖肉的老板,都会竖着切肉,肥瘦相间,这样既能保障买家的利益也能保障卖家的利益。

老板的脸色变得不太好看,他停下了手中的刀,沉声道:“这位大嫂,大家都是街坊邻居的,平时也都讲个理儿。我这肉一直是这么切的,你这样让我很难做啊。”

包头巾的中年妇女却似乎并不买账,她提高了嗓门:“我不管你怎么切,反正不能这么切!你把肥肉都给了她,我买回去干啥?”

周围的顾客们见状也开始议论纷纷,大多数人开始对中年妇女指指点点。

刘秀华见状,好心劝阻:“大嫂,别这样,咱们好好商量嘛。”

中年妇女瞪了刘秀华一眼:“商量啥?有什么好商量的?这肉我先看上的,我要怎么切就怎么切!”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何建设悄悄的溜了出去。

时间紧,任务重。

他必须在养母反应过来之前,尽可能的把自己需要的东西买完。

离开猪肉摊儿,何建设小跑着来到最近的一家卖家禽的摊位前,摆摊的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大爷,瞧他面黄肌瘦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附近农村种地的老农。

老大爷的身后有三个鸡笼子,分别装着一只公鸡,四只母鸡。

鸡龄不大,最年长的公鸡也就两个月大,四只母鸡刚刚七周,正常来说,距离孵蛋还得养两三个月左右。

时间紧迫,再加上跑远了,何建设也怕遇到危险,稍一思量,何建设还是决定买下这五只鸡。

有空间的十倍时间加速,养个七八天差不多就能孵蛋了,这点儿耐心,何建设还是有的。

因为自己太小了,为了防止老农无端生出异心。

何建设看着老农,伸手指了指不远处的刘秀华,告诉老农,是他母亲让他过来买鸡的。

老农朝肉摊方向看了一眼,看到有家大人在,也就没多想。

这年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四五岁的女娃娃就能踩着小板凳帮母亲做饭了。

何建设虽然只有一岁零八个月,可因为此前何大清和白寡妇把他照顾的很好,不论是个子还是体重都要比同龄的小孩儿要高大壮实一些,就算说个三四岁,也是有人信的。

老农很实在,五只鸡要了3块5毛钱,何建设想了想,也没砍价,掏出一张大黑十直接递给了老农。

老农看着何建设手里的大黑十,表情有些为难:“小伙子,有零钱吗?太大了,俺找不开。”

听到这话,何建设的心里咯噔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