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与此同时。

交道口派出所。

所长办公室。

“马所,您找我?”常威敲门进入马魁办公室,开口问道。

马魁一见常威来了,笑着朝常威摆了摆手,示意他坐在对面的椅子上。

随即转身拿起暖水壶给常威倒了一杯水,递了过去。

常威见状,也没客气,只是咧着嘴笑了起来。

马魁回到椅子上,坐下之后,点了一支烟,一边抽着,一边笑吟吟的看着常威,也不开口。

两人就这么互相看着,笑了起码有一分钟,常威有些坐不住了,率先问道:

“老营长,您别笑了,在笑我都有点儿发毛了,到底啥事儿啊?”

马魁闻言,笑声渐渐收敛,眼神中却依旧带着几分笑意:“你小子,真是命好!”

常威一听,更是一脸懵逼。

“命好?老营长,您这话从何说起啊?”常威愣了一下,挠了挠头,不解的问道。

马魁轻轻弹了弹烟灰,笑着说道:“房子的问题,解决了。”

常威一听“房子”二字,眼睛顿时一亮,身体不由自主的微微前倾,声音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真的假的?老营长,您不是逗我吧?”

也难怪常威如此激动,他来交道口派出所工作满打满算还不到一年。

虽然这一年来,他兢兢业业,奋勇争先,也破获了几起案件,抓过几个盗匪,可也没立下什么了不起的大功来。

再说了,派出所里比他资历老的,还有好几个人没分到房子呢。

按说,这分房的事儿,暂时还轮不到自己。

马魁见状,嘴角勾起一抹更深的笑意,缓缓说道:“我逗你干嘛,这事儿已经板上钉钉了。

二号院你知道吧?”

常威连忙点点头:“知道知道,那不是军区大院嘛,”

说到这里,常威似乎想到了什么似的,不可置信的问道:“您的意思是,我被分到二号院了?”

马魁闻言,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想啥呢你,你已经退伍了,怎么可能分到军区大院的房子?”

常威一听这话,尴尬的挠了挠头。

看到常威窘迫的样子,马魁哈哈一笑,摇了摇头:“你呀,急啥,我还没说完呢。

虽然咱们分不了军区大院的房子,但二号院旁边有座三进的小院子,划给咱们了。

我给你申请了两间正房,虽然不如楼房,但现在楼房太过紧缺,你先凑合着住。

等几年,你再立下几个大功,行政级别上去了。

有了楼房,我再给你调剂。”

常威一听,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嘴角咧的跟八万似的,直接站起身,朝马魁敬了个礼。

“谢谢组织照顾!我一定不会辜负老营长的厚爱!”

马魁看着常威那兴奋的模样,心里也是颇感欣慰,他站起身来,拍了拍马魁的肩膀,示意他坐下:

“坐下坐下,别着急谢我,这是你应得的。

你是战斗英雄退伍,身上背着大功!

要不是住房实在是紧张,早就该给你解决住房问题了。

不过,虽然房子是有了,但你可别忘了你的身份,不能因为有了房子就懈怠了工作。

得为老百姓多干实事!”

常威郑重的点点头,语气认真的回道:“老营长,您放心!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身份,更不会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

为群众排忧解难,守护一方平安!”

马魁满意的笑了笑,接着说道:“好,房子的事儿已经安排妥当,家具我也都帮你准备好了,等过完了节,你就可以带着胜利小子搬进去了。”

听到这话,常威笑的像个孩子似的。

在儿子徒弟面前,他是个父亲,师父,要保持威严。

可在老首长面前,他也只是一个孩子。

有人守着,护着,疼着的感觉真好!

从派出所出来,骑车回家的路上,常威的心情格外松快!

常胜利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扶着父亲的腰,笑着问道:“爸,您今天咋这么高兴?”

常威笑着回道:“儿子,咱爷俩在这四九城有根了!你马大爷给爸分了两间正房!”

常胜利闻言眼睛一亮,兴奋的说道:“真的吗?爸,那太好了!咱们有自己的房子了!!!”

可随即,常胜利又露出了几分担忧的神色,小心翼翼的问道:“爸,那我以后还能见到建设吗?还能见到大壮吗?还能见到梅梅姐和兰兰菊菊吗?”

常威听到这话,放慢了骑车的速度,笑着转过身,朝常胜利说道:“当然,咱们只是搬家而已。

等咱们安顿好了之后,你还是可以经常和建设他们见面的。

况且,咱们新房子的地方离南锣鼓巷也不远,走路也就二十分钟。”

听到这话,常胜利放心的笑了,可他还是有一点担心,小心翼翼的再次问道:“那我能接建设去咱家里住吗?”

常威笑了:“当然可以!”

......

与此同时。

南锣鼓巷95号院,后院。

老聋子接过王主任递过来的慰问礼品,笑的嘴都快合不拢了!

院里的众人见状,羡慕的眼睛都要滴血了,可却没有丝毫办法。

谁让人家聋老太太是烈士遗属,还满足孤、老、病、残救助里的孤、老、病三个条件呢。

当然,这个烈士遗属的身份只是坊间流传。

聋老太太从未主动向外人炫耀过这个身份,代表官方的王主任也从未当面承认过这个身份。

反正,自从王主任当了这个街道办主任之后,逢年过节一准来95号院慰问聋老太太。

众人虽然心中存疑,可谁也不敢当面询问王主任,为什么南锣鼓巷那么多孤老病残,你虽然也会去慰问,可为什么慰问聋老太太的频率和慰问品的丰厚程度都远超其他家呢?

最最让人嫉妒的是,王主任这边刚从聋老太太家里出来,轧钢厂的杨副厂长领着秘书,提着大筐小盒的也来到了聋老太太家。

而这时,何建设和孙菊花刘秀华一行人也从西跨院来到了后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