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张兴东酸文假醋酸汤记
凌霄宝殿的玉阶下,太白金星捧着新拟的《天庭秋祭典仪疏》,偷眼瞅着御座上捻着胡须的玉帝。往日里批阅奏折时眼不抬、手不停的陛下,今儿个却对着疏文上“金桂酿露、玉露调羹”八个字发了半个时辰的呆,指尖的羊毫笔杆都快被捻出印子了。
“陛下?”太白金星轻唤一声,“秋祭典仪的用度还需您定夺,若是无异议,臣便传旨给瑶池膳房备办了。”
御座上的玉帝猛地回神,清了清嗓子,将疏文往案上一放,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自在:“那‘玉露调羹’太过寡淡,秋祭当有新意。传朕旨意,今年秋祭膳食,增一道‘酸辣醒神汤’,主料用凡间川蜀的朝天椒、岭南的黄柠檬,再配上瑶池特供的千年酸浆草,务必酸得够劲、辣得爽口。”
太白金星听得一愣,手里的拂尘都晃了晃。玉帝自登基以来,饮食素来讲究“清润雅致”,别说朝天椒这种辛辣之物,就连带点酸味的梅汤都很少碰。今儿个突然要在秋祭大典上添一道酸辣汤,莫不是前些日子陪王母去凡间,被那街边的酸辣粉勾了口味?
心里犯嘀咕,嘴上却不敢怠慢,太白金星连忙躬身应道:“臣遵旨,这就去传旨给瑶池膳房,让他们务必按陛下的要求备好食材。”
等太白金星退下,玉帝才从袖中摸出一张叠得整齐的红纸,展开来,上面是用凡间墨汁写的几行字,字迹娟秀,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辣椒图案——正是前日小王母在凡间逛街时,见街边小贩写的酸辣汤配方,顺手抄下来塞给他的。
“还说什么‘酸文假醋最是无趣’,自己却偷偷把配方藏起来。”玉帝看着红纸上的辣椒图案,嘴角忍不住往上翘,指尖轻轻拂过纸面,像是在触碰什么珍宝。
说起来,这“酸文假醋”的由头,还得从半月前说起。那日玉帝处理完天庭事务,想着小王母近日为秋祭的事忙得焦头烂额,便特意去瑶池找她,想邀她去凡间散散心。刚到瑶池门口,就听见小王母正跟织女说话,语气里带着几分嗔怪:“陛下也是,前几日给我写的那首《桂殿秋》,满篇都是‘金风玉露’‘瑶台月下’,酸得我牙都快倒了,还不如凡间小贩喊的‘酸辣汤,暖心肠’来得实在。”
织女听得笑出声:“王母娘娘这是被凡间的烟火气勾了魂呢。不过玉帝也是一片心意,那首词写得可情真意切了。”
“心意我知道,可那文绉绉的调子,听着就跟装了一肚子酸文假醋似的。”小王母的声音带着点撒娇的意味,“要是他能像凡间的夫君那样,给我买串糖葫芦、端碗酸辣汤,比写十首词都强。”
玉帝站在门外,把两人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他这辈子从凡间修行成仙,再到执掌天庭,论修为、论治理,从未服过谁,唯独在哄小王母这件事上,总觉得自己少了点凡间夫君的“烟火气”。以往他总觉得,身为玉帝,对王母的好就该是锦衣玉食、琼楼玉宇,却忘了她当年也是从凡间修行上来的,心里还念着那些街边小吃、市井热闹。
“酸文假醋……”玉帝摸了摸鼻子,心里又好气又好笑,却也暗暗记下了小王母的话。从那天起,他便开始偷偷琢磨凡间的吃食,还特意让太白金星去凡间搜罗了不少小吃配方,其中就有小王母提到的酸辣汤。
三日后,瑶池膳房的掌勺仙厨捧着食盒,战战兢兢地来到凌霄宝殿。食盒打开,一碗热气腾腾的酸辣汤摆在玉案上,汤里飘着鲜红的朝天椒、金黄的柠檬片,还有几片晶莹剔透的酸浆草,酸香和辣香混合在一起,直冲鼻腔。
玉帝拿起玉勺,舀了一勺汤尝了尝。汤刚入口,酸辣味便在舌尖炸开,刺激得他眉头一皱,可细细一品,又觉得那酸味解腻、辣味提神,喝下去后,浑身都暖和起来。他不由得想起小王母说的“暖心肠”,心里顿时有了主意。
“这汤的味道还差了点。”玉帝放下玉勺,对掌勺仙厨说道,“明日秋祭大典,你按这个配方再做一道,不过要多加两勺酸浆草,辣度再减一成。另外,把汤盛在凡间那种粗瓷碗里,不要用玉碗。”
掌勺仙厨听得一头雾水,却也不敢多问,连忙躬身应道:“是,臣遵旨。”
秋祭大典当日,凌霄宝殿外的广场上摆了百张玉桌,天庭众仙依次入席。按照惯例,先上的是琼浆玉液、仙果珍馐,众仙吃得不亦乐乎。可当掌勺仙厨端着粗瓷碗,将酸辣汤摆到每位仙卿面前时,广场上顿时安静下来。
“这……这是什么?”赤脚大仙看着碗里鲜红的辣椒,忍不住皱起眉头,“秋祭大典何等庄重,怎么用这种粗瓷碗盛汤,还放这么辣的东西?”
其他仙卿也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觉得这汤太过俗气,有失天庭体面;有的则好奇地打量着碗里的汤,想尝尝这从未见过的菜式。
就在这时,玉帝牵着小王母的手,缓缓走到广场中央。玉帝拿起桌上的粗瓷碗,对众仙说道:“诸位仙卿,今日这道酸辣汤,并非凡俗之物,而是朕特意为王母,也为诸位仙卿准备的。”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小王母身上,语气里满是温柔:“前些日子,朕听闻王母说,朕平日里总爱用些文绉绉的词句,少了些凡间的烟火气。朕便想着,天庭虽好,却也不能少了人间的暖意。这酸辣汤,酸的是心意,辣的是真情,用粗瓷碗盛着,是想让诸位仙卿明白,无论是天上还是人间,最珍贵的,从来都是那份朴素的温暖。”
小王母站在玉帝身边,听着他的话,眼眶微微泛红。她看着碗里的酸辣汤,想起前日玉帝偷偷在瑶池膳房学做汤的模样——平日里连御笔都握得稳稳的玉帝,那日却笨手笨脚地切柠檬,还被辣椒辣得直揉眼睛,如今想来,心里满是甜蜜。
玉帝拿起玉勺,舀了一勺汤,递到小王母嘴边:“爱妻,你尝尝,看看合不合你的口味。”
小王母轻轻张开嘴,喝了一口汤。酸中带辣、辣中带鲜的味道在口中化开,暖得她心里热乎乎的。她抬头看向玉帝,眼中满是笑意:“好喝,比凡间的酸辣汤还要好喝。”
见王母都称赞这汤,众仙也纷纷拿起碗,尝了起来。起初还有仙卿不太适应这酸辣的味道,可越喝越觉得爽口,浑身的仙力都仿佛顺畅了不少。赤脚大仙一口气喝了两碗,摸着肚子笑道:“陛下这汤真是妙啊!喝下去后,浑身都舒坦了,比吃十颗仙丹都管用!”
其他仙卿也纷纷附和,广场上的议论声变成了欢声笑语。玉帝看着眼前的景象,又看了看身边笑意盈盈的小王母,心里满是满足。他知道,自己终于明白了小王母想要的是什么——不是那些华丽的辞藻,也不是珍贵的宝物,而是那份发自内心的在乎,是愿意为她放下身段,陪她品味人间烟火的心意。
秋祭大典结束后,小王母拉着玉帝的手,回到了瑶池。她看着玉帝,笑着说道:“陛下,你今日说的话,可比你写的那些词动人多了。”
玉帝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朕也是现学现卖,要是说得不好,你可别笑话朕。”
“才不笑话你呢。”小王母踮起脚尖,在玉帝脸颊上轻轻吻了一下,“不过,你以后可不能再偷偷去膳房学做汤了,弄得满手都是辣椒味,还以为我闻不出来。”
玉帝闻言,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他揽住小王母的腰,轻声说道:“只要你喜欢,别说偷偷学做汤,就算是陪你去凡间摆摊卖酸辣汤,朕也愿意。”
从那以后,凌霄宝殿的御案上,除了奏折和仙文,偶尔还会多一碗热气腾腾的酸辣汤。有时是玉帝亲手做的,虽然卖相不怎么样,味道却越来越地道;有时是小王母特意让膳房准备的,还会在汤里加几颗玉帝爱吃的酸梅。
天庭的仙卿们也渐渐爱上了这道酸辣汤,有时还会特意去瑶池膳房,求掌勺仙厨给他们盛一碗。而玉帝和小王母的故事,也随着这道酸辣汤,在天庭流传开来。
有人说,玉帝为了王母,甘愿放下玉帝的威严,学做凡间小吃,真是情深义重;也有人说,王母能让玉帝如此上心,可见两人的感情有多深厚。而玉帝和小王母却知道,真正的感情,从来不是靠华丽的辞藻和珍贵的宝物维系的,而是像那道酸辣汤一样,用最朴素的方式,传递着最真挚的心意。
那日,玉帝又陪着小王母去凡间逛街。走到正阳街的酸辣汤铺前,小王母拉着玉帝的手,笑着说道:“陛下,我们再喝一碗凡间的酸辣汤吧,我还想加两勺酸浆草。”
玉帝笑着点头,牵着她的手走进铺子里。阳光透过铺子的窗户,洒在两人身上,温暖而惬意。窗外,街边的小贩喊着“酸辣汤,暖心肠”的叫卖声,与铺子里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的画面。
玉帝看着身边笑意盈盈的小王母,心里暗暗想着:往后余生,他不仅要做她的玉帝,更要做她的“凡间夫君”,陪她吃遍凡间小吃,看遍人间风景,把那些“酸文假醋”,都变成最真挚、最温暖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