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汉末听雨 > 第2章 徐州陶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远离洛阳,黄巾起义的破坏性便显现出来。田地荒废,无人耕种,十里八乡荒芜人烟,这样的场面,并不少见。豫州乃中原腹地,都沦落成这样,其他地方,可想而知。为生活所迫,路边常有,卖妻卖女卖身葬父之人。听说黄巾爆发的那几年,还有易子相食的场面。那泯灭人性的场景,周晨简直不敢想象。后世史书,只会轻飘飘的记下易子而食,析骨而炊八个字。而亲身经历之人,是处在怎样的一个人间炼狱,经受怎么样的摧残与煎熬?世间文字八万,无一字可形容,无一字可描述。是怎样的绝望与无助,才会导致人性的泯灭?未亲身经历,谁也说不清。史书只能记下当初发生的事实,却无法记下现实生活的厚重与饱满。而周晨这一路走来,随着路边所见,隐约可猜测,当初情形。毕竟毙倒于路边的尸骸,被禽兽啃食的仅剩骸骨,还仍旧散发着阵阵腐臭。时刻提醒着路人,这是个吃人的时代。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才是它最好的写照。

一路穿州过府,终于抵达徐州治所彭城。这一路的经历,都够写一本游记小说的,可谓惊心动魄,遭遇良多。被劫营、被纠缠,各种人各种事,可谓人世百态,世间沧桑,一一看遍。若不是自己这队人马,有优秀的向导,强大的武力,怕很难安全完整的走到徐州。也不知道蔡邕他们怎么样了,有没有安全抵达吴会。想想自己一路的经历,不由有些担心他们。幸好有卫仲道跟着,不然他们父女,也行路艰难。

抵达徐州,拜会陶谦是必须的。下官赴任,这个能决定自己任免升迁的上官,自然要好好拜会,但不急于一时。众人修整一番,再找上个向导,准备在州城逛逛,领略一番徐州风土人情。而能在徐州为周晨当向导的,自然是陶应陶仲明。当初在洛阳与其相遇,两人甚是投机。离别之时,陶应还依依不舍。没想到缘分如此奇妙,自己竟跑到他老爹的地盘为官。有他照应,倒是便宜不少。叫伙计送信,自己在驿站等着。伙计尚未回转,便听到一阵哒哒的马蹄声。而后陶应风风火火的闯进门,见到周晨,激动得跑过来,一把抱紧。勒得周晨都有些喘不过气。周晨赶紧拍他肩膀,这才松开,上下打量。

“许久不见,无尘可想死我了。”

周晨一阵肉麻,用一种奇怪的眼神,将他上下打量。心想这货不会有龙阳之好吧?想到这,不由菊花一紧,这可是万万也不行的。陶应感受到他不善的目光,有些奇怪的问道:“无尘为何如此看我?”

这种想法能直接问么?若是猜错,那太伤人,自然是不行的,只能敷衍过去。“许久不见,仲明一向可好?”

他那眼神,可不像要问自己好,陶应狐疑着。绕着圈的将周晨打量。

“你我相交,应一向赤城相待。无尘于某,可不够坦诚。”

知道引起他怀疑,周晨恨不得扇自己一巴掌,乱七八糟的想什么,心中暗自责怪。

“仲明莫要多想,某不过是在想,仲明待人,是否都如此热情?而某该如何回报,才不愧于仲明。”

陶应心中稍安,疑虑也暂时放下。自己坦诚相待,不求他人待自己坦诚十分,只求一半真心待自己,不要整天阴诡算计就行。父亲行伍出身,自己从小跟着混迹军营。军中爽朗直接,自己也养成一个不喜欢绕弯的性子。围在父亲身边的那些阴诡之士,从来都是敬而远之。所以自己所交之人,大多爽朗,希望对方也能坦诚相待。

“无尘怎么突然来徐州,也不提前送封信,打个招呼。我也好提前做好准备,前去迎你。”

“仲明太客气,我来徐州,也是突然。本打算是去庐江的,由于某些变故,这才来的徐州。这不是刚落脚,就找你了嘛!”

“这如何能一样。来,跟我入城,住我家去。在这驿站哪能休息好。”

陶应实在太热情,不容分说的拉起周晨,便要入城去。周晨只好边走边解释,自己一行人太多,住你家不方便。自己又不能抛下伙计,没人管他们,闹出事端,不好收场。陶应这才作罢。

“你来得突然,叫我全无准备。先带你逛逛,领略一番徐州的风土人情。彭城虽小,不如洛阳那般多的景点,但也别具一格,自有一番风味。晚上我再叫上几个知交好友,为无尘接风。”

陶应实在太热情,让周晨不适应。扪心自问,作为一个交情不深,只见过几次的人,实在做不到他这么热情。或许这个时代,车马慢,异地相隔,每次见面都弥足珍贵。所以相处的时间,并不能界定两人交情的深浅。或许两人神交已久,或许一直有书信往来。然而周晨与陶应,确实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神交,也没有书信,仅仅是见过几次,比较投缘而已。而他能做到如此热情,让周晨觉得受之有愧。只能安慰自己,或许他对每个人,都这么热情。周晨不是交游广阔之人,不喜应酬交友,对他的安排,却不忍说个不字。

彭城与洛阳相比,无论城市规模,人口体量,都不在一个级别。如果把洛阳看做一个正常人,那彭城还是个小孩。城市功能什么都不缺,就是没长开。道路没有洛阳宽敞,街道没有洛阳繁华,什么都不能与洛阳相比。毕竟洛阳是大汉的京城,全天下也就这么一座城。抛开这个对比不谈,彭城本身的建设还是值得称道的。四百年前楚霸王的楚国,便建都于此。足见彭城本身的建设,还是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街道上民风淳朴热情,问好之声,不绝于耳。尤其陶应,走到哪都有人与他打招呼。似乎街道上,就没有他不认识的人。地头蛇的风采,在他身上淋漓尽致。周晨也不得不佩服,感叹他真是交友广阔。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三教九流,高低贵贱,皆有交往。这样的人做起生意来,哪有自己什么事。想着不由又动起歪心思,往后若有机会,拉他入伙,绝对不亏。

街上行人熙熙攘攘,砖石铺就的街道,偶有坑洼之处。正在街上行走,一声‘陶二’,惊得陶应往道旁闪避,然后回头。看他这迅捷的动作,一气呵成,已形成条件反射。只见一劲装女子,牵马迎面而来。

“曹公子,这是要出城狩猎?”

“对,陶二可要随我一起去?”

“不了,今日已有约,改日再与公子会猎。”

女子也不纠缠,点头牵马而去,错身之时,还瞥了周晨一眼。

目送女子远去,陶应解释道:“这可不是个好惹的主,母大虫一只。寻常男子,根本入不得法眼。整日里争强好胜,不输男儿。最容不得别人叫她姑娘。谁叫她姑娘就抽谁,我们都被她打怕了。好在还讲点理,要不然这彭城,都没我们的活路。”

这么可怕?周晨汗颜。能将一群官二代欺负成这样,怎么也不可能是个善茬。还好不认识也没交集,不然自己也难免遭其毒手。自己可没有王霸之气,能让男女老少,跪地臣服。周晨心底默默记着,往后遇上,有多远躲多远。此等奇女子,不是一般人能驾驭的。仅听陶应介绍,也让人望其背影而生寒。也不知往后,哪位大哥好牙口,吃得下如此火辣的小辣椒。

“此女出身本地豪族曹氏,其父曹豹现在我父军中为中郎将。乃是徐州军中第一号的将领。此女完全继承其父的军伍作风,整日劲装甲胄,鞭不离手。这彭城中,吃过她鞭子的人,不下半数。”

陶应想想都忧伤,自己堂堂七尺男儿,竟然在她鞭子的淫威下,不敢反抗。不自觉的摸了摸手臂,那被抽过的地方,还隐隐作疼。只好轻叹一声,领着周晨继续逛。

听到女子出身本地曹氏,乃曹豹之女。周晨立马想起一个人。就是嫁给吕布做次妻的曹媛,不会就是她吧?本是人间富贵花,沾上吕布,都不会有太好的人生。不由又感叹,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果然名不虚传。也只有吕温侯这等英豪,才能降服如此烈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