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乱世红缨,戏台女侠的逆命之路 > 第65章 工厂升级进行时:携手攻克新难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5章 工厂升级进行时:携手攻克新难题

随着设备接入系统的工作稳步推进,老周和大刘又遇到了新的挑战。这天,大刘对着电脑愁眉苦脸,老周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

老周问:“咋啦,大刘,遇到啥坎儿了?”

大刘指着屏幕上一堆代码说:“周师傅,你看,这几台新设备的数据格式和咱之前接入的不一样,咋整合到系统里,我琢磨半天了,没个头绪。”

老周扶了扶老花镜,盯着屏幕看了一会儿:“嘿,还真是个麻烦事儿。要不咱联系设备厂家,问问他们有没有啥解决办法?”

大刘挠挠头:“我问过了,厂家说他们也没遇到过和咱这种系统对接的情况,给不出啥有用的建议。”

老周摸着下巴想了想:“那咱自己研究研究,说不定能找到办法。你先把这几种数据格式打印出来,咱好好对比对比。”

两人拿着打印出来的数据格式,在车间角落的桌子上研究起来。

大刘说:“周师傅,你看,这新设备的数据时间戳格式和咱之前的差太多了,还有这数据标识,完全不是一个逻辑。”

老周皱着眉头:“嗯,确实麻烦。咱能不能写个转换程序,把新数据格式转成咱系统能识别的?”

大刘眼睛一亮:“诶,这主意行!我试试写个小程序,把数据重新编排一下。”

大刘噼里啪啦在电脑上敲起代码,老周就在旁边看着,时不时提出点想法。过了好几个小时,大刘终于停下了手。

大刘兴奋地说:“周师傅,成了!我写了个简单的转换程序,测试了一下,能把新数据格式转成咱系统能用的了。”

老周笑着说:“好小子,真有你的!赶紧把剩下几台设备的数据都转换一下,看看有没有问题。”

正说着,赵丽走了过来。

赵丽问:“老周,大刘,新设备的数据对接得咋样了?”

老周笑着说:“赵总,刚解决了个大难题。大刘写了个转换程序,能把新设备的数据转成咱系统能识别的格式了。”

赵丽高兴地说:“干得漂亮!我刚和几个合作商聊了,他们对咱厂的智能化改造都很感兴趣,还有人想直接照搬咱的系统呢。”

大刘说:“赵总,那可不能随便给他们,咱这系统可是花了不少心血才弄出来的。”

赵丽点头:“我知道,所以我就跟他们说,这系统还在不断完善,等成熟了再说。对了,你们接下来还有啥计划?”

老周说:“赵总,新设备数据对接完,我们打算把系统和生产调度这块儿打通。以后根据订单和设备状态,系统能自动安排生产任务。”

赵丽眼睛一亮:“这想法好啊!那你们尽快弄,要是真实现了,生产效率能提高不少。”

赵丽走后,老周和大刘继续忙新设备的数据转换。忙完后,大刘伸了个懒腰。

大刘说:“周师傅,打通生产调度这块儿,难度可不小啊,咱从哪儿入手呢?”

老周想了想说:“先收集订单数据和设备运行数据,分析出每台设备生产不同产品的时间和效率。然后再根据订单优先级,写个算法,让系统自动分配任务。”

大刘点头:“行,那我先把数据整理出来,您帮我看看咋设计这个算法。”

接下来几天,大刘忙着收集和整理数据,老周则对着数据琢磨算法。这天,老周正对着一堆数据发呆,大刘跑了过来。

大刘说:“周师傅,数据整理好了,你看看。”

老周接过来看了看:“嗯,挺全面的。我觉得可以先按照设备产能和订单紧急程度来分配任务。比如说,产能高的设备优先安排大订单,紧急订单优先处理。”

大刘说:“行,我先按照这个思路写个算法框架,然后咱再一起调试。”

又过了几天,大刘把算法框架写好了,和老周一起在系统里调试。

大刘一边操作一边说:“周师傅,你看,按照这个算法,系统已经能初步分配生产任务了,不过好像有些不太合理的地方。”

老周看着屏幕上的任务分配表:“嗯,有些设备分配的任务太多,有些又太少。咱得再调整调整,让任务分配更均衡一些。”

两人又忙活了半天,调整了算法参数,任务分配终于看起来合理多了。

老周说:“先这样试试,找几个小订单测试一下,看看实际效果咋样。”

测试过程中,虽然有些小问题,但总体还算顺利。大刘兴奋地对老周说。

大刘说:“周师傅,照这情况,咱这生产调度自动化算是有点眉目了!”

老周笑着说:“别高兴太早,还得经过实际生产的检验呢。等正式运行的时候,说不定还会遇到新问题。”

果然,在正式运行生产调度自动化系统时,问题出现了。一台设备突然出现故障,导致整个生产任务链受到影响。

维修师傅检查后说:“这设备得修个两三天,而且还得换个重要零件。”

大刘着急地说:“周师傅,这可咋办?系统没考虑到设备突然故障的情况,现在任务都乱套了。”

老周皱着眉头想了想:“咱得在算法里加个设备故障应急机制。一旦设备出现故障,系统能自动把任务重新分配到其他设备上。”

大刘点头:“行,我这就改算法。不过周师傅,这新算法还得重新测试,时间上有点紧啊。”

老周说:“没办法,抓紧时间吧。生产不能停太久,不然订单又得耽误了。”

大刘熬夜把算法改好,第二天和老周一起测试。这次,当模拟设备故障时,系统顺利地把任务重新分配到了其他设备上。

大刘松了口气:“周师傅,这下没问题了吧?”

老周说:“再全面测试几遍,确保万无一失。对了,设备故障维修时间也得考虑进去,以后系统分配任务的时候,得把这个时间空出来。”

经过几天的反复测试和调整,生产调度自动化系统终于稳定运行起来。赵丽看到系统高效地分配着生产任务,十分高兴。

赵丽对老周和大刘说:“你们俩可真是厂里的大功臣!这系统一用,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了。”

老周笑着说:“赵总,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接下来,咱还得继续完善系统,比如说再优化一下设备故障预警功能。”

赵丽点头:“好,你们继续加油干。对了,最近有几个同行想来咱厂参观学习,你们准备准备,给他们介绍介绍咱的系统。”

老周和大刘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自豪。

大刘说:“周师傅,没想到咱弄的系统能吸引这么多同行关注。”

老周笑着说:“这说明咱走的路是对的。不过咱也不能骄傲,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

接下来几天,老周和大刘忙着准备给同行介绍系统的资料。这一天,参观的同行们来了。

老周带着大家一边参观一边介绍:“各位,这就是我们的生产调度自动化系统,能根据订单和设备状态自动分配生产任务。”

一个同行问:“老周,你们这系统运行过程中遇到过啥问题不?”

老周笑着说:“肯定遇到过,像设备突然故障,就影响了任务分配。后来我们加了个应急机制,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又有同行问:“那数据安全这块儿你们咋保障的?”

大刘接过话头:“我们设了权限,不同部门只能看到自己相关的数据,而且密码定期更换。”

参观结束后,同行们纷纷表示收获很大。

一个同行对赵丽说:“赵总,你们厂的智能化改造真是走在前面了,以后得多跟你们交流学习。”

赵丽笑着说:“大家互相学习嘛,希望咱们都能把企业越做越好。”

送走同行后,老周和大刘回到车间。

大刘说:“周师傅,通过这次介绍,我又发现了一些系统可以优化的地方。”

老周点头:“我也有同感。咱不能光满足于现在的成果,得不断进步。接下来,咱再琢磨琢磨怎么把系统和供应链管理打通。”

大刘兴奋地说:“好啊,周师傅!要是真打通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再到销售,整个流程都能智能化管理了。”

于是,老周和大刘又投入到了新的挑战中,他们知道,工厂的智能化之路还很长,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