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桃花林相见后,君逸尘仿佛着了魔般,寻觅各种借口与苏婉兮相见。他们一同游湖,小船悠悠地在如镜的碧波上滑行,微风宛如调皮的精灵,轻轻撩动着苏婉兮的发丝。君逸尘微微侧身,目光紧紧锁住苏婉兮,那眼神中饱含的倾慕之情,仿佛要将她整个人都融化。他娓娓道来自己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那些金戈交鸣、硝烟弥漫的岁月,在他生动的描述下,仿佛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在苏婉兮眼前徐徐展开。苏婉兮则眉眼弯弯,双颊似绽放的桃花,泛起淡淡的红晕,她笑语嫣然,与君逸尘分享着自己对诗词书画别具一格的见解。她的声音宛如山间清澈的溪流,又似黄莺婉转啼鸣,每一个音符都仿佛能钻进君逸尘的心底,令他深深沉醉其中。
然而,这如诗如画的美好场景,却如同一把锐利的匕首,直直刺痛了苏婉清的双眼。苏婉清倾慕君逸尘已久,早在苏婉兮与君逸尘相识之前,她的心就已然被君逸尘那英姿飒爽的身影、气宇轩昂的气质所俘获。最初见到君逸尘的那一刻,他仿佛一道耀眼的光,瞬间照亮了苏婉清的世界,从那时起,她便满心期待着能与他相识相知,无数次在梦中幻想与他共结连理的美好画面。可如今,苏婉兮的出现,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无情地摧毁了她的美梦。
苏婉清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那帕子仿佛不堪重负,被她拧得变了形。她双眼死死盯着远处亲密无间的两人,心中妒火熊熊,每一寸肌肤都似被嫉妒的毒液侵蚀。她泪流满面,在心中歇斯底里地怒吼着:“苏婉兮,你凭什么抢走我心爱的人,我不会让你好过的!我定要让你在君逸尘面前身败名裂!”
就在苏婉清沉浸在嫉妒与怨恨的深渊时,王氏一脸怒容地走了进来。“哭,就知道哭!”王氏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眼中满是恨铁不成钢的怒意,她快步走到苏婉清身边,猛地伸出手,一把捏住苏婉清的下巴,迫使她抬起头来。“哭能解决什么问题?咱们得想办法扳回局面,不能让苏婉兮那小蹄子一直得意下去,你就眼睁睁看着她在苏府风光无限,抢走你心仪之人?”
经过几日绞尽脑汁的谋划,苏婉清得知君逸尘近日要去参加一场京城中举足轻重的诗会,而苏婉兮也会陪同前往。苏婉清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她决定精心策划一场阴谋,利用诗会彻底诋毁苏婉兮的声誉。
诗会当日,京城的文人雅士们齐聚一堂,整个会场布置得典雅庄重,四周摆满了名贵的字画与鲜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花香。苏婉兮与君逸尘携手步入会场,他们的出现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苏婉兮身着一袭淡蓝色的长裙,身姿婀娜,宛如仙子下凡;君逸尘则身着一袭白色锦袍,气宇轩昂,风度翩翩。两人谈笑风生,眼中只有彼此,那甜蜜的氛围让旁人不禁投来羡慕的目光。
而在会场的一角,苏婉清正与一位颇有名望的文人低声密谋着。这位文人平日里自恃才高八斗,心高气傲,此刻却为了金钱甘愿充当苏婉清的棋子。苏婉清满脸焦急,眼神中透露出阴狠,压低声音说道:“先生,此次务必让苏婉兮出丑,只要能诋毁她的声誉,价钱好商量。”文人微微皱眉,眼神闪烁,思索片刻后说道:“苏姑娘才名远扬,想要轻易诋毁她并非易事,需得想个周全之计。”苏婉清急切地拉住文人的衣袖,说道:“先生,您一定要帮帮我,只要能让她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我定不会亏待您。”文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说道:“有了,诗会之上,我来出面刁难她,以‘塞外风光’为题让她赋诗,再设法曲解她的诗意,定能引得众人对她不满。”苏婉清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点头说道:“此计甚妙,就依先生所言。”两人相视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不怀好意。
看准时机后,那文人猛地站起身来,对着苏婉兮假意拱手,脸上挂着虚伪的笑容说道:“久闻苏姑娘才学出众,名满京城,今日诗会,可谓群贤毕至,不知苏姑娘可否以‘塞外风光’为题,即兴赋诗一首,让我等众人一开眼界,领略苏姑娘的绝世才情?”
苏婉兮心中虽有些诧异,但并未多想,她镇定自若地微微欠身,优雅的举止尽显大家闺秀风范。她略微思索后,朱唇轻启,声音清脆悦耳,如同珠落玉盘般吟道:“黄沙漫卷日西沉,大漠孤烟映晚云。铁马冰河征战处,胡笳声里念归人。”众人听后,先是一愣,随后纷纷交头称赞,连君逸尘也不禁眼中闪过一抹赞许的光芒,微微点头。
然而,那文人却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故意提高音量说道:“苏姑娘这首诗看似巧妙,对仗工整,实则意境不佳。塞外风光本应展现我大唐的豪迈壮阔,彰显我朝的国威与军威,可苏姑娘诗中却满是哀怨之情,隐隐透露出一股消极之意,怕是心中对我大唐边疆战事有所不满吧?”此言一出,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众人皆惊,纷纷交头接耳,看向苏婉兮的眼神中多了几分质疑与审视。
君逸尘心中一紧,他深知苏婉兮的为人,绝不可能有此等忤逆之意。正要为苏婉兮辩解时,苏婉兮却抢先一步,她神色镇定,眼神清冷如霜,毫不畏惧地直视着那文人,从容说道:“这位先生此言差矣。诗以言志,我虽为女子,却也深知边疆战士保家卫国的艰辛与不易。诗中所表达的,正是对战士们英勇无畏精神的敬佩,以及对和平的深切期盼,何来不满之意?倒是先生,如此曲解我的诗句,不知是何用意?难道先生对我大唐边疆战事的理解,仅仅局限于表面的豪迈,而忽视了背后战士们的付出与牺牲?”
那文人被苏婉兮怼得哑口无言,面色瞬间涨得通红,如同煮熟的虾子。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言辞,只能在心中暗暗咒骂苏婉兮的伶牙俐齿。苏婉清见此情形,心中又急又气,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却又无可奈何。她没想到苏婉兮竟如此聪慧,轻易化解了这一精心策划的危机。
但苏婉清并未就此放弃,她心中的妒火愈发旺盛,烧得她失去了理智。她眼珠一转,脸上露出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说道:“姐姐,既然大家兴致如此之高,不妨再即兴一首描写战士戍守边疆的诗句吧!让我们再次领略姐姐的才情。”
苏婉兮心中明白苏婉清的险恶用心,却并未退缩。她稍加思索,目光坚定,脱口而出:
大漠云垂落日昏,寒沙卷雪暗营门。
刀光映月千峰冷,号角嘶风万马奔。
铁甲凝霜磨战骨,家书寄泪染征魂。
但期边塞烽烟息,解甲归耕笑语温。
众人听苏婉兮再次吟诗,不禁又安静下来,细细品味。这首诗意境雄浑悲壮,将边疆战士戍守的艰辛刻画得入木三分,又透露出对和平的深切期盼,引得在场之人一阵沉默,随后爆发出更为热烈的赞叹声。
“苏姑娘这首诗,真乃佳作啊!既有塞外的雄浑壮阔,又有对战士的深切同情,实在令人钦佩!”
“此诗既有边塞之雄浑,又含柔情之盼,苏姑娘才情实在令人望尘莫及!”
君逸尘望着苏婉兮,眼中满是赞赏与欣慰,他高声说道:“苏姑娘心系边疆战士,心怀天下,所作之诗情真意切,岂是几句无端指责能够诋毁的?那些妄图歪曲事实之人,实在是居心叵测!”众人纷纷点头称是,看向那文人的目光中多了几分鄙夷。
苏婉清心中又气又恼,她紧紧咬着嘴唇,几乎要渗出血来,眼中闪过一丝怨毒。她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想出更狠的计策,让苏婉兮在君逸尘面前彻底出丑,身败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