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事怎么也想不到,被他们全力抓捕的“刺客”,这会早已经大摇大摆的出了县城。
马车里,青峰抛了抛手中的令牌:“韩玉这令牌还挺好用啊。”
至于苏启元会不会去怀疑韩玉是偷袭他的人……
那就不在他的考虑犯围之内啦。
如果苏启元敢去质问韩玉,那青峰倒是要佩服一下苏启元的胆子了。
苏家的护卫搜查到城门口,只是例行公事的问了守门的侍卫:“有没有可疑之人经过?”
侍卫认得苏家的护卫领头人,客气的抱了抱拳,道:“不曾看到。”
领头的护卫沉着脸,了然的点点头,忽然看到他们在关城门,顿时脸色大变:“刚刚有人出城了?”
侍卫道:“是青州都指挥使韩大人的亲信,收到韩大人密信,临时有紧急任务,他们身上有韩大人的令牌,的确是韩大人的人。”
领头的护卫闻言,愣了一瞬。
韩大人的亲信?
那就不是刺客了。
“好,我知道了,今晚有刺客闯进了苏府,偷袭了县太爷夫人跟小姐,如果看到可疑之力立即就地捉拿,县太爷定有重赏。”
“是。”侍卫抱拳,大声应道。
“我们走。”领头的护卫对着手下的人说道。
很快,一群伙大步离开,消失在街道。
“先有苏大人被袭,今有苏夫人跟苏小姐,一家三口得罪谁了?”
“你们说……会不会就是刚刚离开的,韩大人的亲信干的?”
这话一出,说话之人当即脑门上被敲了一记:“不得胡言乱语,韩大人跟苏大人没有什么交集,怎么可能是他的人干的。”
这话要传了出去,那不是挑拨两位大人的关系?
“我错了,错了,我就随口一说,这不太巧了嘛。”那人连忙讨好的一笑,飞快认错:“兄弟,可千万别说出去啊。”
不然他丢了饭碗是小,同时得罪了韩大人跟苏大人,那才真叫死定了。
苏家折腾了一个晚上,连刺客的一片衣角都没有找到。
早上刚醒过来的苏夫人,得知被刺客逃了,气得差一点又晕了过去。
大夫说她的右手也断了,合着她白给人揍了一顿。
还有她的女儿。
也不知道谁这么变态,居然把柔儿的头发给剪掉了。
女人的头发何其重要,这让她以后怎么出门见人。
最令人憋屈的是,她压根就没有看到刺客的脸,连对方是男是女不清楚。
越想,苏夫人越是痛恨,只觉得胸口一团越烧越旺。
翌日,宋阳睡到自然醒,买了个白面馒头晃晃悠悠的朝着齐山书院走去,准备守株待兔。
他找了间最便宜的客栈,在那里租了一张床,一天五文。
突然,宋阳看到了朝他走来的男子,他眯了眯眼,直到对方走近了,才看清是谁。
“侄女婿……”
宋阳兴奋的朝秦君尧挥手喊道。
秦君尧寻声望去,见到宋阳,大步走向了他:“三叔早。”
“早啊早啊。”宋阳笑道:“这个时辰你怎么在镇上?”
“我昨天找同乡有点事,所以没有回去。”秦君尧解释:“娘和昭昭知道的。”
“哦哦,那你这是要去哪?”
秦君尧:“准备回去了。”
“吃早饭了没?”宋阳关切的问:“三叔请你吃馒头?”
说着,他晃了晃手里的白面馒头。
秦君尧抿了抿唇,开口道:“三叔急不急,我请三叔吃面。”
宋阳闻言,双眼唰的一亮。
唉哟,这侄女婿不错啊,有眼色。
“不麻烦了吧。”
“我们也没吃呢,一起。”秦君尧道。
“走,走。”宋阳立即大步走在了前面:“我跟你说,别看面馆大,但是真正味道好的在小摊子上,我带你们去啊。”
“好啊,请三叔带路。”
秦君尧笑着道。
两人走在宋阳身后,秦君尧朝着青峰使了个眼色:一会主动点,付钱。
青峰眨了眨眼:爷,不是你请吗?
秦君尧:作为属下,替主子付钱天经地义,再废话,扣你月例。
青峰:???
主子,你变了,几十个铜板你都舍不得出,要算计属下的。
宋阳很快带着两人坐在了一处小摊位上。
正是上回带宋时理吃过的那家,而摊位的斜对面,正是齐山书院的大门。
书院里面虽然有宿舍,那些离得远的学子们平日里就住在宿舍里,等书院休沐日的时候再回去。
而住在镇上的人大多不住书院,每日来回。
这会正是临近上课时辰,门口偶有几个书生正飞快的朝书院跑去。
秦君尧知道宋昭昭有事请宋阳帮忙,最近都住在镇上。
等面的功夫,他问:“三叔现在住在哪?”
宋阳道:“找了间客栈,单独租了一张床,我只要每天有地方睡觉就行。”
秦君尧想了想,开口道:“青峰租了个宅子,虽然不大,但他一个人住,其余房间都空着,三叔在镇上的这段时间不如住他那边去,等月醉楼开业,青峰也要去干活。”
言外之意,自己人,信处过。
宋阳:“这不好吧?那不是给人添麻烦了。”
青峰立即附和:“宋三叔,别客气,我一个人住着也是住,多个人还能陪陪我呢,就这么说定了,我一会就回去收拾房间,宋三叔你忙完就过来。”
说着,青峰报了一遍自己的地址。
宋阳犹豫了一瞬,爽快的点了点头。
“行,那就多谢青峰兄弟了。”
一天五文也是钱,能省则省。
青峰听到宋阳叫他兄弟,身子不由得抖了抖:“宋三叔,您叫我名字就成。”
这是夫人的叔叔,主子都叫三叔,要是跟他称兄道弟,那不乱了嘛。
这便宜他倒是想占,就怕见不到明日的太阳。
宋阳:“……”
“好。”
三人正吃着面,突然宋阳看着前边的目光一顿,停下了筷子。
“怎么了?”青峰好奇的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那边一名妇人带着儿子在书院的门口,两人各背着一个筐子,正跟门房说着话。
秦君尧也看了过去。
如果他没看错,那是宋家大伯母跟她的小儿子。
“他们卖的,应该就是从昭昭手里抢过去的那几道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