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葛罗人大营有变!”

千里镜如今在大秦也好,葛罗汗国也好,早已经不是什么机密。

前者是始皇帝时期便已经制成,后者,则是通过间谍窃取。

这段时间,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即便是夜晚也是月光皎洁。

虽然这一日,老龙口城下大营之中,依旧人影幢幢,不断有火把来回巡弋。

但月色映照下,透过千里镜,依旧依稀能看到大队人马,正悄然撤离大营。

倒不是博尔术不通军事,不知道在夜黑风高之时撤离。

而是他们大营之中的军粮,已经不足以让其在慢慢等待适合的天气。

留给博尔术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他们不但要迅速撤离,而且还要保证短时间内攻陷北海港。

“杨将军前日调来的五千骑兵,正好派上用场!”

先将葛罗汗国殿后的大军攻灭,然后衔尾追击,如此,大事可定!

一时之间,老龙口内秦军也趁着夜色悄然集结,二十万精锐弓箭手,可不只是会射箭而已。

......

一个时辰之后,正是后半夜时分,博尔术大营之中的殿后队伍,共有三万步卒,由博尔术麾下重臣黄天放统领。

这黄天放乃是当日当天贼军首领黄熙后裔,黄熙带着荡天军精锐逃亡新澳之后,与师弟侯英却日渐起了分歧。

侯英枭雄之才,谋夺了国主之位,黄熙身死,其子嗣血脉在忠心耿耿属下保护下,乘船逃亡海外,几经周折,流落到了天方大陆。

而后黄家后裔在天方大陆逐渐站稳脚跟,如今的黄天放,更是成为博尔术的重要谋臣。

老龙口中,秦军浩浩荡荡杀出,所挑选的时机恰到好处。

博尔术大军早已远离,根本无力回援。

而黄天放也没有料到秦人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出击,麾下三万大军昏沉不已,被匆匆惊醒,颇为散乱。

很快,火箭凌空落下,宛若火雨,将大营迅速点燃。

严无咎、赵辰、花荣等人,也不冲入大营,只是围住四方,列阵以待。

火势熊熊之中,黄天放只能带人突围,迎面正好撞上严无咎所统领大军。

一番鏖战,黄天放被严无咎一枪刺于马下,葛罗汗国殿后大军,也迅速被分割包围。

天明时分,整个大营再无抵抗者,葛罗汗国的士卒要么战死,要么缴械投降。

“算算时间,博尔术以驰道后撤,三两日内,便能抵达北海港城下!”

赵辰虽然杀敌众多,但此刻却依旧精神奕奕:

“我军必须迅速追击,才能和常遇春、孙策两位将军前后夹击!不至于让博尔术这贼首逃遁!”

......

雍京城内,严杵已经被封为从六品吏部员外郎,带着白氏和一家老小,从莫东县迁徙而来。

次子在雍京的遭遇,他们早已经知晓。

白氏因此在家中对严沐破口大骂了数日,都未曾消气。

不过随后严无咎接连破获大案,并在短时间内便揪出了宣王这个幕后元凶。

此次升迁,严杵心知肚明,应该是大儿子严无咎的功劳。

严氏府邸,也是太后亲自赐予,三进三出,完全不是区区从六品官员应该有的规格。

不过太后和皇帝联名赏赐,这破格一下,也属正常。

“无咎年纪轻轻,领兵出征,也算是蒙陛下和太后看重,你不要成天絮叨了!”

严杵刚说一句,白氏却是冷笑连连:

“你说的轻巧,无咎在床榻之上昏睡数载,若不是你那族兄严沐做出如此丧尽天良之事,他完全可以走科举的路子。

到时候一路安安稳稳,哪里需要加入御龙卫,如今更是远征北疆?

堂堂大秦第一学府的浑河学宫教习,竟然如此贪赃枉法、苛待族中子弟,真是令人作呕。

无咎此战无事也就罢了,若有个三长两短,我和你没完!”

严杵被噎的哑口无言,严沐所为,的确令人发指。

如今严无忌对于上学堂都打心眼里排斥。

若不是新学塾的教习和蔼可亲,且更负责任,让严无忌逐渐缓和,严杵这小神童,恐怕就要被严沐给毁了!

如今宣王倒台,一群明里暗里支持他的朝中文武,不少被清洗。

更有一些人,比如原本的户部尚书李邦彦,更是惭愧无比,写下悔过书后选择自裁。

身为大秦重臣,却被奸细蒙蔽,差一点便将敌人送上皇帝宝座。

如此奇耻大辱,许多臣子纷纷选择自首,以求小皇帝和太后宽恕。

这也是为什么严杵能进入吏部的原因,虽然正七品到从六品,不过晋升一级,但九部之中,吏部掌握着其余各部官员升迁、任职、考评等重要权限,能量可不是区区县令可以相提并论的。

不过对于这一战,严杵心里也一直打鼓。

不为别的,杨开俜作为此次出征的主帅,但在后方筹集了这么久的粮草,居然都无法维持超过一个月的数量。

这让整个大秦朝廷上下,都对这场战争充满着不确定。

户部之中的蛀虫虽然被清除,但被暗中走私出去的粮食,却不可能这么快追回。

而此次葛罗汗国,听说是可汗博尔术亲征,大军百万,人数众多。

再加上北海港被攻陷,驰道一端被占,严无咎和赵辰的先锋军,不过区区数万人马!

连续数日,严杵在吏部就职之后,街头巷尾听到的都是忧心忡忡的舆论。

就连太后也都一筹莫展,虽然四处调集粮草,但想要熬到秋收时节,那还得再等上几个月的时间!

一旦博尔术大军顺利突破秦军先锋军的阻击,长驱直入,镇胡城,就成为了雍京北面最后一道防线!

这一日早朝,严杵忧心忡忡的上朝。

一名清流文臣突然出列道:

“陛下,太后,如今葛罗人势大,既然后方粮草紧缺,难以出击,不如就派遣精锐坐镇镇胡城。

如此一来,可以避免拉长战线,节省粮草,也能为雍京守住门户!”

这话一出,作为父亲的严杵再也按捺不住,完全不顾最初入京时想的韬光养晦,悍然出列、勃然大怒道:

“你这话岂不是说要让陛下和太后放弃大秦先锋军,甚至放弃禹州全境?

如今胜负未分,便想着丢弃在外征战的将士,放弃始皇帝龙兴之地,如此怯懦无胆之辈,臣请陛下将其斩立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