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八岁小娃,开局渔村赶海把全家宠上天 > 第208章 人挤人看春晚的壮观景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8章 人挤人看春晚的壮观景象

房子就这么被宋海建租了。

对于这桩买卖,方姐很满意,宋海建也很满意。

可丽丽不满意。

她几次想阻拦双方签合同,拉着方姐到一旁咬耳朵,说什么这人见都没见过,人家万一拿不出钱,岂不是白白让他住了?

结果方姐直接说,人是王良领来的,出什么事找王良就行。

宋海建呢,更是当场掏钱,先交了半年的房租。

离开的时候,宋海建觉得那个叫“丽丽”的女同志,看他的眼神都要冒出火了。

宋海建也挺莫名其妙的。

你自己不租了,还不让别人租了吗?

不过为了避免纷争,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快。

直到宋海建走了,丽丽还在和方姐聊天,试图劝说方姐改变主意。

方姐不是傻子,这个时候也看出来丽丽不对劲。

“丽丽,你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你反悔不租了的,现在我把房子租给别人,你又有一大堆意见?这房子是我的,不是你的,你没有忘记吧?”

方姐这番不客气的话,让丽丽有些讪讪地住了嘴。

过了一会儿,丽丽转移话题:“方姐,你们什么时候搬走?”

看在以往都是同事的份儿上,方姐回答了她:“按照我们合同上签的,年后我们就得搬了。”

距离过年也没多久,所以他们其实没太多时间准备搬家的事宜。

在市里住了一晚,第二天宋海建带着好消息回到村里。

加工厂还在修建当中,可这边宋海建又铺展开了一个市海产店。

“海建啊,步子迈太大容易扯着蛋!你可得悠着点啊!”

蒲勇华是个保守的老人,他觉得宋海建这么干太过冒险,一下子投资大半身家进去,也不知道最后能不能收回本?

“放心吧勇华伯,我心里有数的。”宋海建微微一笑,“今天厂子的修建进度怎么样了?”

这段时间一直是蒲勇华在监管着修建厂子的建筑队。

这个建筑队是县城来的,听说是有什么关系的,能弄到别人都弄不来的材料,因此要价也最高。

作为大队长,蒲勇华自然不放心将这么大的工程,完全交给外来的建筑队。

偏偏宋海建事儿稠,没那闲工夫来盯梢,他只好亲出马。

“还成,确实是照着计划的进度在赶。海建啊,你这厂子修好以后,我们大伙儿都要感谢你呐。”

蒲勇华真心实意地说道。

“没事,一个大队的,就得互帮互助,这还是您教我的。”宋海建对勇华伯是很敬重的,一个真正大义无私、公平公正的领袖,自然会获得大家的爱戴。

将这个消息带回家中,十三高兴地扑到他怀里。

小福慢了一步,等她小短腿走过来的时候,妈妈把爸爸抱得严严实实的,都没有她插进去的地方了。

小福急得不停拉妈妈的裤脚,“麻麻,麻麻!”

蒲十三这才弯下腰,把闺女也抱起来,小福挤在爸爸妈妈中间,一只手搭着一个人的后颈,这才心满意足了。

“阿建,现在我们在市里开了店,那海鲜是不是就更好卖了?”

宋海建笑着点头,“这是当然了,市里的人经济条件比较好,又因为离我们海边比较远,就算吃海鲜也是吃的干货,我直接把新鲜海鲜运到市里去,销量自是差不了。”

前世他也走过这个路子,只不过这辈子的时间提前了十来年呢。

上辈子他加入市里的市场分一杯羹时,市里已经有三家海产店了。

所以前期宋海建干的还是蛮艰难的,最后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心态,撑到最后,把另外三家都熬垮了,这才一飞冲天。

现在捕鱼对他来说不成问题,做到前世那个高度,也就易如反掌了。

接下来,就是研究改装的事情。

在蒲十三的出谋划策下,夫妻俩设计好了这家分店的装修。

具体的运营方式,在宋海建脑子里有现成的,根本不需要多想。

这个冬天气温稍微下降了,似乎比往年还冷。

可在宋海建一家的心里,始终烧着一团火,每个人都在为了未来努力打拼,各自奋斗。

也就小福一个小宝宝无忧无虑的——哦,也不能说全然无忧无虑吧!

她每天最烦恼的事情,就是爸爸妈妈去工作了,只有外公外婆陪着自己。

“小福啊,你身上这衣服真好看,是你妈给你做的吧?”

外公带着小福到村里四处闲逛,路上遇到了村民,就有爷爷或者奶奶问她。

小福低头看自己的小肚子,衣服上面绣了个小鸭子,非常的漂亮。

小福嘴巴咧了咧,重重地点头,小脸上满是骄傲地:“嗯!麻麻!”

“你妈的手艺确实不错,不愧是出过国的大学生嘞!小福啊,能不能把你这件衣服送给我啊?”奶奶故意打趣她。

小福马上紧张地用两只小手护住自己的衣服,小身子侧过去,“不嘛!”

“哈哈——”

小福的反应逗笑了周围的大人们。

小福不能理解大人为什么笑,她是很认真地说不,他们不是应该生气吗?

外公走过来,把小福抱起,笑呵呵地说:“小福别怕,奶奶只是逗你玩的,她不会抢你的衣服。”

小福似懂非懂,什么是逗?

多亏了蒲长征和陈桂兰天天帮忙带娃,否则宋海建一家也不可能全心全意地搞事业。

这也让冯玉芬心里对孙女十分愧疚,但如果她不去管县城的店,儿子也没人帮他啊!

手心手背都是肉,实在是难哟!

直到腊月十五过后,海兰海生都回家了,小福才终于多了玩伴。

海生是要去县城帮忙的,因为每年临近过年,店里都会特别忙。

而海兰就留在家里,和陈桂兰一起照顾小福,蒲长征便能抽出手去做其他事。

宋海建这一个月都是在海上漂着的。

每次凌晨刚回来,到家睡一觉洗个澡吃个饭,又出海去了。

夫妻俩一个月里也没见上几次面,更别说是夜晚同床共枕了。

就算晚上宋海建在家睡,可蒲十三看他那么疲惫,也会避开他。

正是在这样忙碌的生活中,人们迎来了1984年的春节。

从去年开始,电视上的中央电视台,就推出了“春节联欢晚会”这一节目。

如此一来,人们过年的时候总算有了娱乐。

一家人吃过晚饭后,就聚在一起,一边嗑瓜子花生,一边看春晚。

而在海洋大队里,由于全村就宋海建家里、蒲大金家里有电视机,因此这一天晚上,几乎全村的人都挤到了这两家。

宋海建家里还有,新修的房子,客厅还算大,外面的院坝也宽敞。

可蒲大金家完全是老旧的平房。

为了让大伙儿都能看上电视,他们把电视机搬到了外面,人们或坐在地上,或坐在凳子上、或站在人群后方以及两侧。

总之是将这台电视机围得严严实实的。

小孩儿们在旁边嬉笑打闹,时不时就要挨上一句骂:“看不看电视了?不看就回家去,别在这里吵得都听不见里面说什么了!”

宋海建家里,小福坐在妈妈的腿上,旁边坐着姑姑,还有小叔。

他们家四口人把最佳的位置占了,齐刷刷地坐在沙发上。

宋海建和母亲,则是忙着招呼大伙儿,给大家端茶倒水的。

蒲十三回头看了眼,心里隐隐有点不舒服。

因为这电视机明明是自家的,可她男人和婆婆居然都没地方坐了。

虽然家里来了人,端茶倒水招待客人是基本的礼貌。

可这……

想着今天是大年夜,她强行压下了这股不舒服。

但坐了一会儿后,蒲十三把小福放到沙发上坐好,叮嘱海兰海生看好小福,便起身挤出了人群。

等她找过去时,发现阿建在和大队长和阿爸聊天。

蒲十三便拐了个弯,去找婆婆。

冯玉芬在给马淑兰倒水,还拿了瓜子花生给她吃。

旁边一个婶子眼睛盯着电视机转都不带转的,就吩咐似的对冯玉芬说:“玉芬啊,我这碗没水了,麻烦你给我倒点水啊。”

蒲十三走来刚好听到这句话。

她眉头皱了皱。

婆婆好性子,笑呵呵地刚要应,蒲十三赶紧抢先说道:“妈!你怎么在这儿啊!”

冯玉芬闻声扭头,“十三啊,怎么了?”

蒲十三一脸不高兴:“平时你那么忙,都没什么时间陪陪小福,小福现在都快忘记阿奶了!今天大过年的,好不容易有个闲的时候,你又来这儿伺候别人,你心里还有没有你孙女啦?”

蒲十三这话一出,冯玉芬顿时搓了搓手,有些懊悔和自责:“对不住啊十三,我不是心里没有小福,这不是看家里来了那么多人,怕招待不周吗?”

“哎呀,他们是来蹭电视看的呀!又不是来做客的!他们自己会照顾自己的了!”蒲十三伸手去拉她,“快去小福那里,你看我们家被挤得站都没地儿站了,光是要你招待的话,你招待得过来吗?如果不能自己动手的话,那就别来看电视了。”

最后这句话明显是带着私人情绪的。

刚刚那个一边嗑瓜子看电视,一边理所当然让冯玉芬倒水的妇女同志,脸上立马有了尴尬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