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就这么被宋海建租了。
对于这桩买卖,方姐很满意,宋海建也很满意。
可丽丽不满意。
她几次想阻拦双方签合同,拉着方姐到一旁咬耳朵,说什么这人见都没见过,人家万一拿不出钱,岂不是白白让他住了?
结果方姐直接说,人是王良领来的,出什么事找王良就行。
宋海建呢,更是当场掏钱,先交了半年的房租。
离开的时候,宋海建觉得那个叫“丽丽”的女同志,看他的眼神都要冒出火了。
宋海建也挺莫名其妙的。
你自己不租了,还不让别人租了吗?
不过为了避免纷争,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快。
直到宋海建走了,丽丽还在和方姐聊天,试图劝说方姐改变主意。
方姐不是傻子,这个时候也看出来丽丽不对劲。
“丽丽,你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你反悔不租了的,现在我把房子租给别人,你又有一大堆意见?这房子是我的,不是你的,你没有忘记吧?”
方姐这番不客气的话,让丽丽有些讪讪地住了嘴。
过了一会儿,丽丽转移话题:“方姐,你们什么时候搬走?”
看在以往都是同事的份儿上,方姐回答了她:“按照我们合同上签的,年后我们就得搬了。”
距离过年也没多久,所以他们其实没太多时间准备搬家的事宜。
在市里住了一晚,第二天宋海建带着好消息回到村里。
加工厂还在修建当中,可这边宋海建又铺展开了一个市海产店。
“海建啊,步子迈太大容易扯着蛋!你可得悠着点啊!”
蒲勇华是个保守的老人,他觉得宋海建这么干太过冒险,一下子投资大半身家进去,也不知道最后能不能收回本?
“放心吧勇华伯,我心里有数的。”宋海建微微一笑,“今天厂子的修建进度怎么样了?”
这段时间一直是蒲勇华在监管着修建厂子的建筑队。
这个建筑队是县城来的,听说是有什么关系的,能弄到别人都弄不来的材料,因此要价也最高。
作为大队长,蒲勇华自然不放心将这么大的工程,完全交给外来的建筑队。
偏偏宋海建事儿稠,没那闲工夫来盯梢,他只好亲出马。
“还成,确实是照着计划的进度在赶。海建啊,你这厂子修好以后,我们大伙儿都要感谢你呐。”
蒲勇华真心实意地说道。
“没事,一个大队的,就得互帮互助,这还是您教我的。”宋海建对勇华伯是很敬重的,一个真正大义无私、公平公正的领袖,自然会获得大家的爱戴。
将这个消息带回家中,十三高兴地扑到他怀里。
小福慢了一步,等她小短腿走过来的时候,妈妈把爸爸抱得严严实实的,都没有她插进去的地方了。
小福急得不停拉妈妈的裤脚,“麻麻,麻麻!”
蒲十三这才弯下腰,把闺女也抱起来,小福挤在爸爸妈妈中间,一只手搭着一个人的后颈,这才心满意足了。
“阿建,现在我们在市里开了店,那海鲜是不是就更好卖了?”
宋海建笑着点头,“这是当然了,市里的人经济条件比较好,又因为离我们海边比较远,就算吃海鲜也是吃的干货,我直接把新鲜海鲜运到市里去,销量自是差不了。”
前世他也走过这个路子,只不过这辈子的时间提前了十来年呢。
上辈子他加入市里的市场分一杯羹时,市里已经有三家海产店了。
所以前期宋海建干的还是蛮艰难的,最后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心态,撑到最后,把另外三家都熬垮了,这才一飞冲天。
现在捕鱼对他来说不成问题,做到前世那个高度,也就易如反掌了。
接下来,就是研究改装的事情。
在蒲十三的出谋划策下,夫妻俩设计好了这家分店的装修。
具体的运营方式,在宋海建脑子里有现成的,根本不需要多想。
这个冬天气温稍微下降了,似乎比往年还冷。
可在宋海建一家的心里,始终烧着一团火,每个人都在为了未来努力打拼,各自奋斗。
也就小福一个小宝宝无忧无虑的——哦,也不能说全然无忧无虑吧!
她每天最烦恼的事情,就是爸爸妈妈去工作了,只有外公外婆陪着自己。
“小福啊,你身上这衣服真好看,是你妈给你做的吧?”
外公带着小福到村里四处闲逛,路上遇到了村民,就有爷爷或者奶奶问她。
小福低头看自己的小肚子,衣服上面绣了个小鸭子,非常的漂亮。
小福嘴巴咧了咧,重重地点头,小脸上满是骄傲地:“嗯!麻麻!”
“你妈的手艺确实不错,不愧是出过国的大学生嘞!小福啊,能不能把你这件衣服送给我啊?”奶奶故意打趣她。
小福马上紧张地用两只小手护住自己的衣服,小身子侧过去,“不嘛!”
“哈哈——”
小福的反应逗笑了周围的大人们。
小福不能理解大人为什么笑,她是很认真地说不,他们不是应该生气吗?
外公走过来,把小福抱起,笑呵呵地说:“小福别怕,奶奶只是逗你玩的,她不会抢你的衣服。”
小福似懂非懂,什么是逗?
多亏了蒲长征和陈桂兰天天帮忙带娃,否则宋海建一家也不可能全心全意地搞事业。
这也让冯玉芬心里对孙女十分愧疚,但如果她不去管县城的店,儿子也没人帮他啊!
手心手背都是肉,实在是难哟!
直到腊月十五过后,海兰海生都回家了,小福才终于多了玩伴。
海生是要去县城帮忙的,因为每年临近过年,店里都会特别忙。
而海兰就留在家里,和陈桂兰一起照顾小福,蒲长征便能抽出手去做其他事。
宋海建这一个月都是在海上漂着的。
每次凌晨刚回来,到家睡一觉洗个澡吃个饭,又出海去了。
夫妻俩一个月里也没见上几次面,更别说是夜晚同床共枕了。
就算晚上宋海建在家睡,可蒲十三看他那么疲惫,也会避开他。
正是在这样忙碌的生活中,人们迎来了1984年的春节。
从去年开始,电视上的中央电视台,就推出了“春节联欢晚会”这一节目。
如此一来,人们过年的时候总算有了娱乐。
一家人吃过晚饭后,就聚在一起,一边嗑瓜子花生,一边看春晚。
而在海洋大队里,由于全村就宋海建家里、蒲大金家里有电视机,因此这一天晚上,几乎全村的人都挤到了这两家。
宋海建家里还有,新修的房子,客厅还算大,外面的院坝也宽敞。
可蒲大金家完全是老旧的平房。
为了让大伙儿都能看上电视,他们把电视机搬到了外面,人们或坐在地上,或坐在凳子上、或站在人群后方以及两侧。
总之是将这台电视机围得严严实实的。
小孩儿们在旁边嬉笑打闹,时不时就要挨上一句骂:“看不看电视了?不看就回家去,别在这里吵得都听不见里面说什么了!”
宋海建家里,小福坐在妈妈的腿上,旁边坐着姑姑,还有小叔。
他们家四口人把最佳的位置占了,齐刷刷地坐在沙发上。
宋海建和母亲,则是忙着招呼大伙儿,给大家端茶倒水的。
蒲十三回头看了眼,心里隐隐有点不舒服。
因为这电视机明明是自家的,可她男人和婆婆居然都没地方坐了。
虽然家里来了人,端茶倒水招待客人是基本的礼貌。
可这……
想着今天是大年夜,她强行压下了这股不舒服。
但坐了一会儿后,蒲十三把小福放到沙发上坐好,叮嘱海兰海生看好小福,便起身挤出了人群。
等她找过去时,发现阿建在和大队长和阿爸聊天。
蒲十三便拐了个弯,去找婆婆。
冯玉芬在给马淑兰倒水,还拿了瓜子花生给她吃。
旁边一个婶子眼睛盯着电视机转都不带转的,就吩咐似的对冯玉芬说:“玉芬啊,我这碗没水了,麻烦你给我倒点水啊。”
蒲十三走来刚好听到这句话。
她眉头皱了皱。
婆婆好性子,笑呵呵地刚要应,蒲十三赶紧抢先说道:“妈!你怎么在这儿啊!”
冯玉芬闻声扭头,“十三啊,怎么了?”
蒲十三一脸不高兴:“平时你那么忙,都没什么时间陪陪小福,小福现在都快忘记阿奶了!今天大过年的,好不容易有个闲的时候,你又来这儿伺候别人,你心里还有没有你孙女啦?”
蒲十三这话一出,冯玉芬顿时搓了搓手,有些懊悔和自责:“对不住啊十三,我不是心里没有小福,这不是看家里来了那么多人,怕招待不周吗?”
“哎呀,他们是来蹭电视看的呀!又不是来做客的!他们自己会照顾自己的了!”蒲十三伸手去拉她,“快去小福那里,你看我们家被挤得站都没地儿站了,光是要你招待的话,你招待得过来吗?如果不能自己动手的话,那就别来看电视了。”
最后这句话明显是带着私人情绪的。
刚刚那个一边嗑瓜子看电视,一边理所当然让冯玉芬倒水的妇女同志,脸上立马有了尴尬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