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中年女人还是开口争取道:
“孩子,我知道你对我们比较陌生。
但你年纪也不小了,应该懂得,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对一个孩子来说非常的重要,足以改变她的人生。
回到我们家,至少,你以后买房买车,事业婚姻,都会顺利许多。
这些我们都能给你,而你的养父母,他们却什么都给不了。”
看了眼神色瞬间黯淡下来的养父母,林夕月摇摇头,坚定拒绝。
“不,你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女儿,你们才是一家四口。
而且你儿子都说了,他只认可那个妹妹,那我为什么还要舔着脸去你们家呢?”
烫发妇女有些不满,觉得林夕月小肚鸡肠。
“你哥哥说的只是一时气话,哪有兄妹不吵架的,你这孩子怎么还当真了?”
林夕月的态度却更加坚定,头一扭道,“你们走吧,这亲我不认。”
眼看多说无益,那对夫妻只能无奈的离开了。
林夕月也转身,一手揽着养母,一手拉着养父,回到了有些逼仄的家中。
“月月,你怎么没走,你不是回你亲生父母家里了吗?”
一间只有十平方左右的卧室内,一张用木板搭建的单人床上,躺着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年轻男子。
他五官硬朗,面容坚毅,看着林夕月的目光,带着疼爱和不解。
“月月,他们是不是欺负你了?”
“谈不上欺负,就是他们家已经有一个女儿了,我再过去也是不讨喜。
我还是更想留在咱家,这里才是我的家。”
男人看了眼面色不好的叔叔婶婶,又看了眼自己的腿,苦笑一声。
若他是健康的,又怎么会,眼睁睁看着妹妹被那家人嫌弃?
“好了哥,我没事的,安心。”
林夕月转身回到自己的小屋,她得赶快接收剧情。
这是个年代位面,现在是1987年。
原主是沈家丢失的小女儿,今年17岁。
当年,沈家夫妻都是下乡知青,两人在乡下相识相爱,而后结婚生子。
后来,沈父上了工农兵大学,便先回了城,只留沈母一人在乡下照顾孩子。
三年后,沈父大学毕业,工作也安定下来。
沈母便带着三岁的女儿,和六岁的儿子,去投奔丈夫。
火车上,儿子闹着肚子疼,要上厕所,她便把女儿放在座位上,让旁边的人帮忙看着。
没成想,那人和人聊天聊嗨了,忘记这茬了,等沈母回来,才发现孩子不见了。
此后的日子里,沈母十分自责,甚至一度卧床不起。
直到丈夫领回来一个小姑娘,与原主差不多的年纪,面容也有几分相似。
听着女孩儿软软糯糯的喊着“妈妈”,沈母嚎啕大哭,一把抱住了她。
自此,沈家人再不提原主,只把那女孩儿当做亲生女儿来疼,甚至名字也用了女儿的名字,宜宁。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几个月前,沈母去菜场买菜,看到原主正在搬一箱蔬菜。
当时正是炎炎夏日,女孩儿扎着高高的马尾,穿着单薄的短袖衬衫,弯腰之际,脖颈上桃心形的胎记一览无遗。
沈母瞬间辨认出,这是自己亲生女儿的胎记。
于是她装作上前买菜,一直在旁敲侧击,询问原主的家世。
原主没有回答,菜场老板却大咧咧的全都说了。
女孩儿是附近村子的。
她家一直给这家店供应蔬菜,平时都是女孩父亲来送货,这次父亲有事,女孩才过来的。
此时的沈父,前几年下海开了间服装店,攒下了一笔资金。
后来他用这笔钱,又开了间服装厂,成为当地有名的企业家。
沈家有人脉有能力,想要调查真相,自然很容易。
上个月,沈家人终于查到真相。
十六年前,林家村一户人家,因女主人不能生育,便从孤儿院领养回了原主,孩子当时三岁。
再一调查当年,原主被找到时的衣着,头型,妥妥就是自家在火车上丢掉的孩子。
当年,原主是被人贩子抱走的,只是没过几天,那群人就被公安抓了。
原主年纪太小,口齿不清,火车上又人员杂乱,无法寻找到她的亲生父母,便被送到了孤儿院。
原主的养父母对其视若亲生,一家人的生活虽不富裕却也温馨安定。
原主六岁时,养父的哥嫂生病去世,养父便收养了侄子林平舟,于是,一家三口变成了四口。
去年,林平舟送货时,被一辆疾驰的汽车给撞了。
肇事汽车逃逸,林平舟双腿被撞断,粉碎性骨折,从此只能躺在床上。
为给侄子做手术,林家只能卖房卖地,经济状况一落千丈。
现在,就连给原主读书的钱都拿不出来了。
因此,在原主亲生父母找上门时,一家人才决定让原主回家,至少这样还能继续读书。
只是,原主回去不到两个月,就香消玉殒。
某次晚自习放学的路上,一个陌生男人一直在尾随她。
在一条无人的巷子,那人对原主死缠烂打,甚至动手动脚,想要强迫她,原主在反抗过程中,咬伤了对方。
那人暴怒之下,一拳打中原主太阳穴,原主直接毙命,幸好当时有路人路过,此人才没有逃脱。
事后,那人因家里极有背景,开出诱人的条件,便顺利与原主的亲生父母达成和解,什么惩罚都没受到。
养父得知噩耗后,疯狂的找到那人,将对方连捅了十多刀,人虽没死,但却变成了植物人。
养父无权无势,最后以蓄意伤人罪吃了枪子。
养母同时失去了丈夫和女儿,怨恨和委屈无处发泄,不久便抑郁自杀。
一家四口,眨眼间只剩一个残疾的林平舟。
他默默卖掉了田地,用这笔钱为原主一家修了豪华的坟墓,然后赶在封墓前,喝下一瓶农药。
就这样,一家四口,齐齐整整的在豪华新宅子团聚。
原主的愿望很简单,不回沈家,治好哥哥,给父母买大房子,让他们安度晚年。
林夕月穿越过来的节点,正是亲生父母来认亲时,此时,原主家里已无力再供她读书。
钱呀钱,当务之急就是钱,否则明天的饭都可能吃不上了。
看着空间里成堆的金银珠宝,系统忧愁的叹口气。
“宿主,不然你去山上挖一颗人参来卖?”
现在才是1987年啊,来钱的路子实在不多。
林夕月翻找记忆后,一口否定。
“你想啥呢?村里的山,前几年不是承包给个人了?你觉得我能上的去吗?”
系统苦恼极了,“那怎么办?”
林夕月笑着说道:
“怕啥?我可以做生意赚钱呀!现在做生意那叫赚钱吗?那是捡钱好吧,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那你还考大学吗?”
“不考,原主愿望里也没要求这个,我觉得还是赚钱养家最要紧。”
原主家已家徒四壁,说干就干吧,不然过几天林平舟连药都没得吃。
林夕月走出自己的房间。
林家原本住的是带院子的农家小院,家里房子有五,六间,很是宽敞。
这几年,为了给林平舟治病,林家把房子卖了,然后在村里租了三间小屋住下。
这还是当年,知青们自己出钱盖的房子,每一间都不到十平方。
院子里,林母正在做饭,林父已下地干活去了。
八七年,村里好多人都已经家有余钱,不说大鱼大肉,至少偶尔也能吃上大白馒头。
只有林家,还是吃的玉米野菜窝窝,稀的能照出人影的稀饭。
所以,穷人最怕啥?最怕家里有人生病,那真的是生生能拖垮一个家。
看到女儿走过来,林母慈爱的问道,“闺女,咋的了,饿了?”
林夕月坐在小板凳上,帮着林母烧火,“妈,我给你说个事,我想做生意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