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百姓都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 ,秋收后的税交的都麻溜了 ,要是以前的并州和翼州 ,赶上灾年涉及到活命那得武力威胁才能老实交粮 。
大王虽嘴里说的肯定 ,但只要有了空闲他还是频频打开全地形图放大查看境内的情况 ,好在一直没发现什么大的异常 。
这货去凤凰集摆摊都积极了 ,他在积极变现换粮食 , 没人询问价格的时候就看看地图 。
大王以前白天查看的都是大城 ,那里才有士族生活 ,看大家都算老实他还挺满意 。但他摆摊一般是晚上 ,这天晚上他看并州地图的时候 ,发现雁门郡城外山间居然有灯火?
大王顾不得卖货了 ,放大仔细查看 ,这一放大好家伙 ,远离城郭一处三面环山的山谷里 ,居然建了个不小的坞堡!
就和当年他从昌州回来 ,路上看到的一样!
问题是 ,他自认北境太平稳定 ,就连他自己都没打算扩军 ,毕竟贵精不贵多 。
境内居然有人跟着南边学搞这一套 ,大王就不太乐意了 。躲在这里远离人烟 ,缴税了吗你们?!
大王把这里重点标记 ,打算等白天视线好的时候重点观察一下 。晚上回去还和白泽吐槽 ,“你看看 ,这地理位置好的很 ,风水上都是上上选 ,山谷也够大 ,藏个两万人轻轻松松 !”
白泽瞟了一眼 ,“这不是小工程 ,看来有点实力?”
“关键是他们居然在本王眼皮子底下折腾出这种东西了 ,他们最好没私自畜兵 。”
至此 ,大王觉得目光也不能只放在边关 ,内部起火也挺丢人 。
第二天 ,他就提了要派骑兵在除辽东郡外的其他四州进行日常巡视 ,非常时期大意不得 。此举得到了董扶的大力支持 ,大王指定赵川直接负责 。
大王白日花了半个时辰就确定了 ,那坞堡规模宏大 ,更是拥有远超过普通士族家用奴仆的人数 ,也就是说肯定私自畜兵了 。只是他还不能确定这些人是这个坞堡主人买的 ,还是在当地圈的百姓 。
大王默默给雁门郡守记了一笔 ,随即召见赵川给他安排了巡视第一站 -并州雁门郡外 ,令他迅速带人去查 。
“只要拿到违反北境律法的证据 ,直接抄了!”其实他已经看见了山谷内巡逻人所配的武器 ,私藏兵器在北境重典里 ,已经是死罪了 。
第二天朝会,大王感叹:“真没想到本王的玄甲骑兵在北境震慑力这么一般啊!
怎么还有人敢搞特殊养私兵呢?!
怎么还有士族躺在大晋旧梦里不肯醒来呢?真觉得本王不会对他们怎么样?
士族在北境和农人一样 ,并没有什么特别 ,都是北境的百姓 ,犯法也是同罪。他们这么折腾 ,是一点不怕本王亲签的北境新律法啊!”
下面全体士族出身的大臣:……
唯一例外的董扶开始频频朝大王眨眼,这话就不用直接说出来了吧?!大王见了淡定回眨,没错!我就是说给他们听的,养私兵那个又不在……
董扶:……
谢渊:……就当我们忽然瞎了吧。
。
大王差点后院起火消停了两天 ,没事就猫在兰台殿看他的地图 。好在再没发现这种幺蛾子 ,倒是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
一些个老实的西域小国和东鲜卑把岁贡送了过来 ,他们是第一批大王毫不意外 。
匈奴和秃发鲜卑、西鲜卑负隅顽抗不意外;乌孙,龟兹没来也不意外,他们还在等匈奴的动作,毕竟数目不小。
西域小国是被玉门关外那三个被光速灭了倒霉蛋吓得 ,东鲜卑就更好理解了 ,王城一战后他们暂时没什么信心对上大王 ,那二王子还是大王亲自扶上的王位 。
只要有人听话的来了 ,没动作的就更显眼了 。
正好大王心情不怎么样 ,西域小国送来的岁贡还缺斤少两 。
大王一听大司农回报岁贡只送来了八成 ,就知道这些家伙这是在试探他的底线 。
岁贡哪是那么好要的 ,换他也不会全给 。这次给了 ,下次再涨了可怎么办?胃口这东西 ,只会越喂越大 。
但理解归理解 ,现在大王是债主 。“缺多少算出来给他们回一个明确数目的条子 ,按日计算利息 ,有本事就拖吧!”
大王的钱也不是好欠的,谁让他们赶上了好时候,大王穷的都想挠墙了。
北境欠收,洛水关每天都有逃过来的难民,数目比之前的大多了。这些人刚到北境就即将迎来冬天,农耕为主的社会大冬天不但创造不出什么价值,大王还得花钱保住他们的性命活到来年开春,大王压力也很大。
承光殿都沉默了 ,要不怎么说大王经营有方呢!大王可是背靠空空如也的国库 ,养了二十多万大军 。
“跟他们讲清楚 ,本王也不容易 。北境干旱 ,南边大乱 ,本王的骑兵也要吃饭的 。要是南边哪个势力胜了士气大涨挥师北上 ,本王靠什么抵抗?邻居们也不能干看着不是?!”
大司农:“……臣明白 ,臣会跟诸国使者说清楚利害关系 。”
大王点点头 ,“至于匈奴和鲜卑二部 ,传本王旨意 ,陈兵边境!”
众臣:……
跟大王当邻居,岂是一般的福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