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色如墨,将兰若寺浸染得只剩下一片模糊而威严的轮廓。远山寂寂,唯有风声穿过破败的廊庑,发出似有若无的低吟,仿佛远古魂灵的呢喃。偏殿内,那一豆烛火是这无边黑暗里唯一跳动着生机的所在,将顾十七和独孤伽罗的身影投在墙上,拉得很长,随着火光微微晃动。

方才关于“道”与各教利弊的宏论,已让独孤伽罗心神激荡,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然而,顾十七似乎意犹未尽,他的目光越过跳动的火焰,投向窗外深不可测的夜空,仿佛在与某个无形的庞然大物对视。

“伽罗,”他忽然开口,声音比夜风更轻,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我们论过了心内的道,辨明了世间的路。可你是否想过,有一种力量,并非源于心内,亦非来自某种传承的教义,它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塑造着、甚至…扭曲着整个人间的道途?”

独孤伽罗循着他的目光望去,窗外只有沉沉的夜。“师尊指的是?”

“科技。”顾十七缓缓吐出两个字,这个词在古寺静夜中显得格外突兀与冰冷。

独孤伽罗微微一怔,这个词她并非未听过,当世已有诸如火药、罗盘、精巧机械之物,但她从未深思。“科技?那些匠人所造的奇巧之物?它们…不过是工具,如何能扭曲道途?”

顾十七转回头,烛光在他深邃的眼眸中跳动,那里面没有鄙夷,没有恐惧,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清明与淡淡的警示。

“工具?没错,它最初的模样,总是以‘工具’的面目出现。方便,高效,带来肉眼可见的实利。但这,正是它最精巧、也最危险的伪装。”他语气平缓,却字字千钧,“在我看来,这蓬勃发展的科技,恰如恶魔投予人类最甘美、也最致命的诱饵。”

“恶魔的…诱饵?”独孤伽罗感到一丝寒意顺着脊柱爬升。

“正是。”顾十七颔首,“你可曾想过,这诱饵得以铺陈开来的最大功臣之一,是一位名为爱因斯坦的智者。”

“爱因斯坦?”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

“一位遥远的西方智者,”顾十七解释道,他的话语仿佛能跨越时空,“他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如同一声惊雷,震撼了整个认知的苍穹。它向世人宣称,我们所处的宇宙,并非亘古不变、寂静无声的静态背景,而是动态的、弯曲的、与物质和能量紧密交织的浩瀚之舞。它用精密的数学,解释了星辰的运行,甚至预言了黑洞的存在。”

他的声音里甚至带着一丝对那位智者智慧的赞叹:“这无疑是凡人智慧的一座璀璨高峰,其光芒足以照耀千古。然而,伽罗,祸福总相依。正是这等恢弘壮丽的宇宙图景,以及后续层出不穷的、试图用公式和实验解释万物的理论,让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迷思——”

顾十七停顿了一下,目光如炬般看向独孤伽罗:“他们开始相信,这世间一切奥秘,从星辰运转到生命诞生,从时间流逝到意识起源,最终都可以被分解、被测量、被计算、被一条冰冷的公式所彻底阐释。他们相信,科技与物理,是通往‘终极真理’的唯一阶梯。于是,人类的目光,前所未有地向外追逐,投向宏观的宇宙和微观的粒子,却唯独…逐渐闭上了向内观照的心灵之眼。”

殿外的风似乎大了一些,吹得窗纸簌簌作响,仿佛在应和着他的话语。

“人类开始忽略,甚至质疑自身心灵的力量。”顾十七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悲悯,“那无需借助任何外物,便能感知悲喜、照见本性、连通天地、甚至创造奇迹的内在能量,被斥为‘不科学’的幻觉,是等待被科技解构的神经电信号。信仰、直觉、慈悲、顿悟、乃至爱…这些无法被放入试管测量、无法被方程定义的存在,其价值被一再贬低,地位岌岌可危。”

“这,恰恰就达到了那投放诱饵者——或许你可称之为‘恶魔’,或称之为一种促使生命异化的宇宙暗力——的目的。”

顾十七的眼神变得无比锐利,“它的目的,从来不是立刻毁灭人类,而是让人类主动放弃自身最宝贵、也最强大的东西——那源自心灵的本源力量。当一棵树忘记了根须的存在,转而疯狂追逐枝叶沾染的露水,它的枯萎,便已注定。”

独孤伽罗听得心神悸动,她下意识地握紧了衣袖,仿佛能感受到那种无形的、整个文明都在缓慢倾斜的危险。

顾十七继续道,描绘着一幅令人不寒而栗的图景:“依赖科技,依赖外力,这条道路看似繁华似锦,实则通往一座精美的囚笼。人类会越来越沉醉于自身创造的便利与强大,从蒸汽机车到无线电报,从飞天铁鸟到…终有一天,会创造出足以模仿甚至超越自身思考的造物——或许你可称之为‘机器人’,或‘人工心智’。”

“它们冰冷、精确、高效,不知疲倦,没有凡人的情感波动和道德困扰。最初,它们会是完美的仆役,接着是高效的工人,最后…”顾十七的声音冷了下来,“当人类的一切都已托付于外物,自身的心灵力量早已萎缩退化,那么,这些完美的造物,只需一次小小的失控,一个逻辑的谬误,甚至一个被早已预设好的、隐藏在科技最深处的‘指令’,就能轻易反客为主。”

“那将是怎样的景象?”他仿佛在喃喃自语,又像是在对独孤伽罗发出警示,“钢铁洪流淹没大地,冰冷的算法决定生死,曾缔造繁华的都市化为废墟,而人类,只能惊恐地看着自己亲手铸造的利器,指向自己的胸膛。那一刻,看似是人类自己毁灭了自己,是科技的失控带来的偶然悲剧…”

顾十七猛地看向独孤伽罗,目光灼灼:“但究其本质,这毁灭的种子,早在人类开始毫无警惕地拥抱那‘诱饵’,心甘情愿地放弃心灵力量,将一切希望寄托于外物之时,便已深深种下!科技的诱惑,在于它提供了捷径,提供了看似无需艰苦内在修行就能获得的巨大力量。它让人沉迷于这种虚假的强大,最终迷失本心,走向自我奴役与毁灭的深渊。那恶魔,或许根本无需亲自出手,只需看着人类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欢欣鼓舞地奔向终点即可。”

一番话,石破天惊。

独孤伽罗只觉得胸口发闷,仿佛亲眼目睹了一个灿烂文明从崛起到疯狂再到湮灭的全过程。那并非神魔大战的惨烈,而是一种更令人绝望的、温水煮青蛙般的自我沦陷。

“那…那我们该如何是好?”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难道要摒弃一切科技,回归刀耕火种?”

“非也。”顾十七摇了摇头,神色恢复了一贯的平静,“科技此物,亦是‘道’之一面,是中性之力,犹如水火。我所反对的,非是科技本身,而是人类对其毫无节制的依赖与崇拜,是那种‘唯科技论’的迷思。去伪存真,我们要剔除的,是包裹在科技之外的那层‘诱饵’的毒蜜。”

他指向那盏烛火:“科技应是工具,如同这烛台,它承载光明,却并非光明本身。心灵,才是那烛芯上的火苗。我们不能为了追求更华丽的烛台(科技),反而熄灭了根本的火种(心灵)。

真正的道路,在于以坚实的心灵为主体,去驾驭科技之力,而非被其奴役。既要明心见性,内修灵能,亦可不排斥外物,善用其利,但时刻警惕,不忘本源。”

“记住,伽罗,”顾十七的教诲如同最后的钟声,敲响在独孤伽罗的心头,“任何让你忽视内心、放弃自身力量转而去依赖外物的诱惑,无论它披着怎样华丽进步的外衣,都值得你万分警惕。修行之路,终究是向内求索的旅程。外在的一切,包括科技,都应是这条路上偶尔借用的舟楫,而非彼岸本身。彼岸,永远只在你的心中。”

话语落下,殿内重回寂静。

独孤伽罗久久无言,她望着那盏烛火,仿佛第一次真正看清了光与影的交界,看清了温暖与灼烧的距离。窗外,夜色依旧浓重,但她的心中,却因这惊世骇俗的警示而点亮了一盏更清醒、更明亮的灯。

她明白了,顾十七给予她的,不仅仅是对各条道路的认知地图,更是一份在纷繁复杂的万千诱惑中,如何保持本心、不迷失方向的终极指南。这份指南,关乎个体修行,更关乎整个文明的未来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