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陶华如和连正瑛连忙带着她们进了里屋。

看见煊煊就让他叫人。

煊煊奶声奶气地叫了人,还贴着搂过他的裴大伯母。

惹得裴大伯母心花怒放。

两个龙凤胎也不甘示弱,虽然还不太会叫人,只会蹦字,可是姥姥和奶奶带进来的,两个宝宝一点儿都不认生。

谁抱都笑咯咯的,还会伸手搂脖子。

逗得大家开心不已。

结果就是,三个宝宝手里又是一堆红包。

三位伯母婶婶很给力,干货可真是没少买。

什么种类都要了一点儿,散称的是自家吃的,礼盒的也买了不少,这是送礼,人情往来用的。

送什么不是送?

这个干货的好处她们是知道的,送礼很拿得出手。

再者,要支持一下安喜的生意。

三人出手的豪迈气势,看呆了旁边的顾客。

大家再看着这些干货,都换上了审视的目光,这东西看来应该是不错的呀。

不然这三个气质不俗的女人出手这么大方。

当然,乔安喜也是给了伯母婶婶们最大的优惠。

不管怎么样,有些本来只是看看的人,还都忍不住买了一些回去尝鲜。

买完东西的三位伯母婶婶,也没有多停留,每人家里都还有一堆的事情,于是再喝了几口茶,就离开了。

乔安喜让温铁军和她们带过来的司机一起把东西给拿去车上。

没过多久,裴简宁也过来了,她还带了几个朋友一起。

这几个都是裴简宁的好姐妹,自然也知道裴简呈。

第一次看见闻名已久的乔安喜,她们都有点兴奋。

“简宁,果然像你说的那么漂亮能干。”几人拉着乔安喜,眼里的欣赏也是藏不住。

“那当然。”裴简宁一脸骄傲。

乔安喜大方笑着,“姐姐们,有喜欢的,给你们最优惠。”

“嗯,简宁给我们拿过,很好吃,我们家老太太特喜欢,我得给她买点儿。”

“我家孩子喜欢。”

几人都笑着过去挑选,还都没少买。

“姐,怎么没带芳芳和明明?”乔安喜没有看见两个小外甥。

裴简宁笑道:“今天不带他们,我们一会儿还得逛会儿街。”

今天好不容易约了几个好姐妹,又来到南城这边,她们准备好好逛逛。

那边买完东西,她们还要去逛街,也同样没有多停留。

跟裴远山和陶华如打完招呼就走了。

裴老爷子安排的工作人员也是如约而至,他们一来真是大采购。

各种产品都是没少买。

散装和礼盒的都要了不少,库房里的货,一下子就下去了不少。

到了中午,乔应怀和连正瑛要带裴远山他们出去吃饭。

温铁军他们两口子要留在店里看店,他们在店里随便做点儿吃的就行。

“你们别做,我一会儿给你们打包一点儿回来。”乔安喜道。

这顾客进进出出的都忙不过来,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再去做饭。

田秀芳和张姨得跟着出去带宝宝们。

他们在附近找了一家老字号吃完午饭,田秀芳和乔安喜她们带着宝宝们回了店里。

还给温铁军两口子打包了饭菜。

乔应怀和连正瑛带着裴远山和陶华如溜达着去附近逛他们那字画店和笔墨纸砚店。

中午以后,外面逛街的人越来越多。

相应的,进店来的人也是不少。

看到有新店开门,大多数人还都是会进来一看。

乔安喜有点儿感慨,要不人家都说刚刚放开这会儿,随便摆个地摊都能发财呢。

头些年物资过于匮乏,又限制交易。

这一放开,市场是真的非常活跃,甭管卖什么,似乎都能卖出去。

经过这一天,温铁军两口子是越来越娴熟。

不管是介绍和卖货都很是熟练。

*

南城铺子终于是开完业,琅城那边的干货生意也是进行得有条不紊。

一切都在乔安喜的计划之中按部就班着。

看着一切按着她的计划进展着,她也就不用再像前期那样投入那么多的心思。

她的精力又更多地转去和连正瑛一起翻译和编辑英文书籍。

“最近来书店接翻译稿的好像也不是很多。”乔安喜看着手中的工作台账。

“嗯。”连正瑛表情有点凝重,“一二年级的现在暂时水平还达不到,之前的都是推荐上的大学,基础和学习能力上又是差了一点儿,简单的资料能接,复杂一点的还是不太行。”

不是没人去接活,这个翻译很挣钱,也能学到东西,不少人都去接活。

只是最后合格的太少。

书店开业不久,他们就贴出了能兼职翻译文件的告示。

不少学生,不管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觉得自己水平可以的,很多人都去领了资料。

但最后合格的是真不太多。

“你们宿舍那几个,学得怎么样了?”连正瑛问。

“不错呀,系里要是成立学习小组,她们当个小组长的也都没问题。”

乔安喜一个人是帮不了那么多人的,但是她可以先把宿舍里的几人带出来,然后再由着她们去带其他同学。

这样互帮互助的,效果很快就能出来。

果然没多久,系里就开始针对专业,成立了学习互助小组。

乔安喜宿舍的几个人,在前一阵乔安喜的带领下,进步很是神速。

本来能考上京城大学的,都是聪明人,学习也都够努力刻苦,一但方法用对,就是事半功倍。

她们的成绩都明显地往前窜。

而且,就算学生们以前基础很差,或者根本就没有基础。

但是进入京城大学以后,给他们授课的都是顶尖优秀的老师教授。

只要够努力,进步还是会很快。

学习小组成立后,她们中好几个都成了小组长,用着乔安喜教过她们的方法再去教其他的同学。

整个系里的学习氛围很是浓厚。

乔安喜和连正瑛也在不断地加速编辑和整理各种相关的学习资料。

她们是迫切地希望更多的人能接手翻译的工作。

从连正瑛源源不断带回来的一摞摞厚厚的资料,就知道现在翻译人才有多稀缺。

尤其现在对外开放,需求只会越来越大。

如今那些复杂又带点机密的翻译工作,还是几乎落在乔安喜一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