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回2010:从高中起不留遗憾 > 第171章 谁还不是个天才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1章 谁还不是个天才呢?

吃完午饭,才刚过十二点。

结果公布是在下午两点,在百年讲堂。

“时间还早。”叶绅放下筷子,抽出纸巾擦了擦嘴。目光扫过陈默和叶妍,又看向不远处其他几张桌子旁坐着的年轻孩子们,“妍妍,陈默,你们年轻人多交流交流。马主任,我们去和老李、老王他们几位老师打个招呼?” 他口中的老李、老王显然是其他省份教育厅或名校的领导。

马东立刻会意,点头起身,“好,是该去聊聊。陈默,叶妍,你们和同学们聊聊,放松一下,两点前到百年讲堂门口集合就行。”

叶绅和马东离开后,陈默和叶妍对视一眼。叶妍小声问:“我们...过去?”

“嗯,认识一下也好。”陈默点头,神色平静。

两人起身,走向旁边一桌。

那一桌坐着三人,正是来自鹏城的张辰以及苏城的双胞胎姐妹,林雅欣和林雅黎。

看到他们过来,张辰率先笑着招呼,“嗨,你们好,我记得你们两个,青川一中的是吧?请坐!”

说着,他还往旁边挪了挪位置,让陈默和叶妍坐下。

见气氛有点拘谨,陈默笑了笑,起了个话头,“你们好,刚刚参观完,感觉北大怎么样?”

“我觉得图书馆是真牛,那落地窗,那藏书量,啧啧...”张辰姿态放松,口中虽然满是惊叹,但却没有一丝局促。

“未名湖结冰的样子好特别!”林雅欣接口道,眼睛亮晶晶的,“我们那边冬天湖都不结冰的,感觉好神奇。就是...有点冷。”她缩了缩脖子。

“嘿嘿,那你们有空来哈市,我们那旮旯湖面还能跑车呢!”赵志强哈哈一笑,带着东北的豪爽从一旁挤了过来,“不过北大的历史是真厚重,那华表,有气势!”

...

陈默起了话头之后就开始安静地听着,偶尔点点头,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带着观察的意味。

这次来参加作文竞赛的,除了他们这一桌之外其实还有好几桌,只不过其中有两桌的人数比有些悬殊。一桌挤得满满的,而另外一桌却又只有一个穿着朴素的女孩在。

说话期间,张辰还去邀请了那个女孩,但片刻后却是无奈摇头而回。

很明显,人家不愿意来。

这让众人都有些诧异,只不过谁还不是个天才呢?短暂的惊讶后,几人也都不在意,各自围着北大的话题聊起天来。

“哎,大伙觉得北大和你们想象中的大学有很不一样吗?或者说,差别大吗?”赵志强忽然提出一个问题。

场面变得有些安静,大家都在思考。

“确实很不一样。”陈默开口,声音平和,“尤其是那种...沉淀下来的感觉,不说别的,光是静园那些老房子,就让人觉得很有底蕴。”

“底蕴?”张辰挑了挑眉,“我觉得还是活力重要,北大吸引人的是前沿的学术资源和机会。”他看向陈默,带着点考较的意味,“对了,陈默,听说你高二就来参加决赛了?厉害。”

“运气好。”陈默淡淡一笑,没多解释。

“才不是运气呢!”叶妍忍不住小声替陈默辩解了一句,说完又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微微低头。

“高二?那确实牛!”赵志强竖起大拇指,“我都没注意到这一点,我们这次来参赛的基本上都是高三的吧?”

“那没有,我也是高二的。”张辰得意一笑。

“我和我姐姐也是高二的...”林雅欣举起小手,嘿嘿一笑。

“......”

话题渐渐打开,大家聊起了各自的学校、家乡的风物,以及对这次比赛的感受。

张辰显然对自己的鹏城背景很自豪,他身体微微后仰,带着一种优越感说道:“我们学校,那教学模式真是没得说,特别注重和国际接轨。就说一点,我们高二就开始搞‘分层走班制’,物理、数学这些课,完全按你水平来,想挑战高难度的去A层,想稳扎稳打的在b层,效率高得很!不像有些地方,一个班水平参差不齐,老师教起来也费劲。” 他说这话时,眼神有意无意地扫过陈默。

陈默安静地听着,等张辰说完,才不紧不慢地接口,语气平和却带着洞察力,“‘分层走班’确实能精准定位,因材施教,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快提升,这是它的核心优势。”

他先肯定了张辰的说法,让张辰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但随即话锋一转,“不过,这种模式在操作上也有难点。一是容易给学生‘贴标签’,进了b层的可能心理上就松懈了,甚至产生自我怀疑;二是对学校师资和管理要求极高,需要非常精细化的课程安排和强大的教师团队来支撑不同层次的教学,否则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反而拉大差距。” 他顿了顿,补充道,“尤其是在生源和师资本就差异巨大的情况下,这种模式的公平性问题也需要考虑。”

陈默的话条理清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分层走班”这种此时在国内还属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的双刃剑特性。

2012年,国内基础教育改革正在进行中,“分层教学”、“走班制”在部分发达城市的顶尖中学开始试点和探索。作为与国际接轨的鹏城自然会首先采取尝试,这对于来自小城市的人来说,确实是比较新鲜甚至高级的概念,如果是一般人可能还真被张辰唬住了。

但可惜,这对陈默来说并不算什么新鲜事,尽管他也是来自小城市,可后世随着短视频的兴起,教育讨论已经深入到每个人。所以对于“分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局限,陈默自然是看的一清二楚。

张辰脸上的得意僵住了,他显然没想到一个来自青川这种小地方的高二学生,能如此冷静地分析出他引以为豪模式的潜在弊端,而且说得句句在理。

他愣了几秒,随即收起了那份轻慢,眼神变得认真起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这么说,好像也有些道理。”

张辰自认为是天才,尽管性格骄傲,但并不头铁。

陈默这份超越地域的见识和对教育模式的深刻理解,让他不由得重新审视眼前这个看似平静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