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主任您好!我是《华夏青年报》教育版的记者,能简单采访一下这位新科特等奖得主吗?” 一位戴着眼镜、语速很快的女记者率先发问。
“陈默同学你好!我是教育在线的记者,祝贺你获得唯一特等奖!能谈谈你此刻的感受吗?” 另一位男记者将话筒递到了陈默面前。
“陈默同学,我是京城电视台教育频道的,作为本次大赛唯一一个特等奖获得者,而且是高二学生,你觉得最难的是什么?” 第三位记者的问题更加聚焦。
媒体的突然介入,瞬间将这个小圈子的热度再次提升。
闪光灯不断闪烁,镜头齐刷刷对准了陈默年轻却异常沉稳的脸庞。这阵仗让旁边的马东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叶绅则微微颔首,对这种关注表示理解。毕竟,这一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的规格和分量,与往届截然不同。
要知道,虽然上一届大赛也评出了好几位特等奖得主,但没有任何一人能直接获得像京北大学和华清大学这样国内顶尖学府的保送资格。而这一届赛制改革后,竞争空前激烈,经过层层严格筛选,最终也只评选出一个特等奖。
作为全国最高规格中学生作文赛事的最高荣誉得主,唯一的特等奖所赢得的北大保送资格,其分量之重,那自然是不一样的。
李主任被打断,但并未不悦,反而笑着对陈默说:“看来流程要后面再说了。陈默,简单回答一下记者朋友们的问题吧,这也是荣誉的一部分。” 他的语气带着鼓励,也暗示陈默可以借机为北大“代言”。
面对突然怼到面前的话筒和刺眼的闪光灯,陈默的心跳快了一拍,但很快镇定下来。
他深吸一口气,看向那位问感受的记者:“谢谢。感受...就是努力有了回报,很开心,也很感激评委会的认可,还有学校和老师的培养。” 回答得中规中矩,但语气真诚。
那位《华夏青年报》的女记者显然更关注深度:“陈默同学,据我所知,这次全国总决赛是从去年南北半区赛总共不到百位顶尖选手中再次选拔。能在这样高强度的终极对决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的特等奖,你觉得你的《门之界》胜在哪里?”
这个问题本身就点明了竞争的残酷性和奖项的稀缺性——全国顶尖中学层层选拔的精英,最后只有一个人能站上最高领奖台。
陈默思索了一下,认真回答:“我想,可能是...我找到了一扇属于自己的‘门’,并努力把推开它的意义和背后的思考表达清楚了吧,然后,评委老师们也认可了这种表达。” 他没有夸夸其谈,回答依旧谦逊而紧扣主题。
京城电视台的记者紧跟着问:“你才高二!很多高三学生甚至大学生都未必能写出《门之界》这样的深度。高二就拿下了全国唯一特等奖和北大保送资格,这在赛事历史上也不多见吧?你觉得天赋和努力,哪个更重要?”
陈默微微摇头:“我觉得努力更重要。没有持续的阅读、思考和练笔,再好的想法也无法变成打动人的文字。这次获奖,是对过去努力的肯定,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他巧妙地将焦点从“天才”引向了“耕耘”,赢得了旁边李主任和叶绅赞许的目光。
趁着记者们记录的空档,李主任笑着补充了一句,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记者耳中:“陈默同学的文章,思想深度、文化底蕴和语言驾驭能力都远超同龄人,甚至超越了许多更高年级的学生。他获得唯一的特等奖,实至名归,北大非常高兴能招收到这样优秀的苗子。”
这既是给陈默解围,也是借媒体之口为北大“背书”,更坐实了陈默文章的超高水准和无可争议性。
记者们又抓紧时间问了几个关于写作习惯、未来规划的问题,陈默都一一得体作答。最后,记者们满意地拿到了素材,才纷纷道谢离开,去寻找其他获奖者或评委。
这段小插曲虽然短暂,却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陈默所获荣誉的极高含金量。
全国顶尖选手中的唯一胜出者、高二即折桂的历史性表现、文章思想深度获得评委和北大招生办的高度评价、引发多家重量级媒体争相报道......这一切,都无声地宣告着这个奖项的重量级地位。
媒体散去,李主任才得以继续刚才被打断的流程说明。
“高中成绩单要按时交。” 李主任看向马东,“学校这边,每个学期末,或者学年结束,把陈默的完整成绩单寄一份给我们备案就行。主要是看看学业保持稳定,别大起大落就好。” 马东立刻保证:“放心!陈默成绩一向拔尖,绝对没问题!”
李主任笑着点点头,然后转头拍了拍陈默的肩膀,“还有就是你明年高三上学期的时候,我们会通知你来北大参加一个简单的保送生复审。”
陈默眨了眨眼。
“别紧张,就是跟招生办老师聊聊天,确认一下身份,了解一下你的近况和想法,非常轻松,就当提前来熟悉下校园。”
陈默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觉得确实没什么压力。
“虽然你是可以不用参加高考,但高考报名也别落下。”李主任特意强调,“到了高三上学期末,你们学校组织高考报名的时候,你也需要报名。当然这些是流程要求,主要是为了给你生成一个正式的考生号,方便后续的录取系统操作和资格公示。你就跟着班里同学一起填个表就行,不用复习,也不用去考试。”
说到这,他的表情稍微严肃了一点,“等到高三下学期,大概是三四月份,按照教育部的规定,你的保送生资格会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以及你们省的教育考试院官网上进行公示。这是全国统一的程序,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公示期通常十天左右,只要没人提出有依据的异议,就算顺利通过了。这个阶段,你安心上学就好,我们会盯着。”
“最后,”李主任总结道,语气带着美好的期许,“等这一切都妥当了,今年夏天,哦不,是明年夏天,你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印着你名字的北京大学正式录取通知书,就会稳稳当当地送到你手上!未名湖,博雅塔,就等着迎接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