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寒门逆袭全靠狠 > 第370章 一分厂这个丑媳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88年3月7日,农历正月二十,星期一。

宜:破屋、坏垣。

忌:诸事不宜。

清晨的阳光洒进窗户,徐大志和高丽莹她们围坐在食堂餐桌前有说有笑地吃着豆浆油条。

吃饱喝足后,他抹了抹嘴,像往常一样又准备逃课了。

\"今天又要去哪儿忙啊?\"高丽莹抬头问道。

\"先去办事处转转,再去厂里看看。\"徐大志笑嘻嘻地抓起外套就往外跑。

办事处里,丁霞她们早就到岗了。徐大志把大伙儿叫到会议室,敲着桌子说:\"国强电子批发市场那边还得盯紧点,服务一定要跟上。对了,兴州市那些电子厂、大企业都多跑跑,问问人家需不需要营销策划,这可都是潜在客户啊!\"

开完会,丁霞就带着营销员们风风火火出门跑业务去了。办公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徐招娣和新来的会计丁瑛、吴婷三个人守着电话机。

\"你们可得把电话看好了,千万别漏接客户电话。\"徐大志临走前叮嘱道。其实他心里门儿清,营销员在不在办公室无所谓,关键是要能拉来单子赚钱。

离开办事处,徐大志直奔一分厂。厂区里热热闹闹的,工人们三三两两地穿梭着,看见徐大志还热情打着招呼。

今天可是个大日子——徐大志布置的技改方案要上会讨论了。

一进总裁办公室,徐大志就看见陆军愁眉苦脸地坐在那儿,看来压力不小。

\"徐总您来啦!\"邹英抱着一摞资料迎上来,把文件整整齐齐地摆在办公桌上,又麻利地倒了杯温水递过来。

徐大志翻开资料仔细看起来。这些技术工人的档案收集得很齐全,毕竟是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厂子。原东方酒厂当年可是风光无限,在省内那是响当当的招牌。最早是酿黄酒起家的,产品主要销往南方各地,那时候生意红火得很呢。

陆军有这样那样的担忧很正常。毕竟他当厂长这么多年,好不容易调回老厂子,肯定想干出点成绩给徐大志看看,证明自己的努力。

徐大志笑呵呵地问陆军:\"陆厂啊,这几天琢磨出什么门道没有?\"

陆军皱着眉头,有些迟疑地说:\"徐总,您说的那个方案——把陈年原酒勾兑稀释,分不同年份来生产新酒,消费者能接受这种做法吗?\"

其实陆军心里直打鼓。虽说黄酒在南方一直有市场,可这生意是真不好做。价格卖不上去,销量又有限。除了当时徐大志搞营销那阵子,厂里生产多少就能卖多少,其他时候市场竞争那叫一个惨烈。

他们这家老字号酒厂,硬是被新兴酒厂挤兑得够呛。想当年最风光的时候,那可是区里的明星企业,工资待遇全区最高,多少人挤破头都想进来。那时候厂里保卫科都是配真枪实弹的,威风得很。

全厂最鼎盛时有一千五百多号人,厂长坐的还是进口的尼桑轿车,那派头,啧啧。可看看现在,连后勤带一线工人全算上,也就剩下八九百人了。但凡有点门路的,早就想办法调走了。

前段时间要不是徐大志做了成功的营销,厂里连发工资都成问题。工人们长期只领到一半工资,这情况已经持续两年多了。

其实不是不能生产,关键是生产出来也卖不动。黄酒这行当本来利润就薄,再加上镜湖酒厂这些竞争对手的挤压,原东方酒厂是真难啊,每走一步都跟踩在刀尖上似的。

东方酒厂以前可是区里的香饽饽,谁见了都得竖大拇指。可谁能想到,这才没几年啊,它就变成了二轻系统里人见人愁的拖油瓶。这变化快得跟坐过山车似的,大伙儿还没回过神来呢,厂子就已经混到这份上了。

现在市里头也嫌它是个烫手山芋,赶紧甩给了世界通集团接手。为啥这么着急甩出去?这厂子早就不赚钱了,可几百号工人总得吃饭啊。

这一二年来,工人的工资都是市里掏腰包垫着的,后来实在扛不住了,又跑去银行借钱发工资。不过银行也不是傻子,要不是有二轻局给担保,谁肯把钱借给这么个赔钱货?

其实厂子里的人也不是没想过办法。前阵子徐大志来搞营销策划时候还雄心勃勃地搞了个翻身计划,专门申请了一笔资金,进了大批原材料,想着重新杀回市场。

工人们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黄酒,现在堆在仓库里都快积灰了。商场超市的货架上早就看不见\"东方黄酒\"的牌子了,也就是乡镇小卖部还能卖出去几瓶。

这就是原先的东方酒厂——曾经风光无限的国有集体企业,如今成了谁都不想要的烂摊子。仓库里堆着卖不出去的黄酒,账本上记着还不清的债务,工人们天天愁眉苦脸地等着发工资。要说这厂子还能不能起死回生,怕是连最乐观的人都要摇头叹气了。

徐大志翻着手里的资料,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这家厂子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设备老化、订单短缺、资金链断裂,简直就是个烂摊子。

不过好在技术骨干那几个老师傅都还在,车间里也有不少跟了厂子十来年的老工人。只要能有笔启动资金,好歹还能快速扩大生产起来的。

可问题就出在这钱上。厂里欠着老员工二三年的一半工资近百万,工人们不时来厂长办公室门口转悠,眼巴巴地等着发这钱。就算暂时补不上全款,至少得先给大伙儿多发点生活费吧?更别提银行那边还有两百多万的贷款压着,光是每个月的利息就让人喘不过气。

徐大志揉了揉太阳穴,感觉脑袋嗡嗡作响。可转念一想,要不是这厂子快倒闭了,哪轮得到自己这个原本要钱没钱、要人脉没人脉的毛头小子来接手?那些有背景的老板们早就像饿狼扑食一样抢走了。

\"得,就当娶了个丑媳妇吧。\"徐大志自嘲地笑了笑,朝门外喊了声:\"邹英……\"

话刚出口,他突然瞥见墙上的挂钟,时针已经快指到九点了。\"哦哟……\"他猛地站起来,文件差点撒一地,\"陆厂,我们暂时不讨论具体细节问题了,先去会议室吧……我们边开会边讨论,赶紧的,会议要迟到了!\"